伊犁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4-11 03:59:08

伊犁,这个位于中国新疆西部的美丽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文化交融的宝地。其得名源于伊犁河,意为“光明显达”,形容河水在太阳照耀下碧波粼粼。

伊犁及下辖的县区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古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古称及其历史信息。

伊犁的古称与历史

伊犁得名于伊犁河,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史称伊列、伊丽、伊里等名。清乾隆年间定名伊犁,其中“伊”字系沿袭古称,“犁”字则出自成语“犁庭扫闾”,寓意平定准噶尔功盖千秋,西陲从此永保安宁。

历史上,伊犁地区曾是多个民族的聚居地。早在西汉初年,匈奴崛起,迫使大月氏西迁伊犁河谷。后元四年(前160年)前后,乌孙西迁伊犁河谷等地,建乌孙国。元封元年(前110年)前后,汉朝与乌孙结盟。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乌孙等国,伊犁等地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此后,伊犁地区又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民族融合。5世纪初,草原霸主柔然崛起,将乌孙驱逐出伊犁河谷。6世纪中叶,突厥取代柔然,占领了伊犁河谷。唐显庆三年(658年),唐灭西突厥,伊犁等地归于唐,置昆陵都护府,治所在弓月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之后,伊犁地区又先后被喀喇汗国和西辽占据。

1219年,成吉思汗灭西辽,伊犁地区归蒙元。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伊犁河流域等地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封地,以阿力麻里为都(今霍城县西北)。自1346年合赞算端汗被杀后,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后分别形成东察合台汗国和帖木儿帝国,伊犁地区属于东察合台汗国。

1418年,察合台后王歪思汗在伊犁河流域建牙帐,立首府于亦力把里,因此《明史》称其国号为亦力把里,也称益离城、亦刺八里。十五世纪,东察合台汗国再次分裂,之后伊犁地区逐渐被从瓦剌中分化出来的准噶尔部占据。

明末清初,准噶尔部建准噶尔地方政权,政治中心由塔城移驻伊犁河谷。十八世纪中叶,清朝出兵新疆地区平定准噶尔叛乱。清军于1755年占领伊犁。1762年,清政府设伊犁将军,将军府起初设在绥定城(今霍城县惠远镇),后因绥定城规模较小,难以容纳众多的衙署和驻兵,遂于1765年移驻惠远城,并以惠远城为中心,相继在其周围建起宁远城(今伊宁)、惠宁城(今伊宁市巴彦岱镇)等城驻军,史称“伊犁九城”。

光绪十年(1884),左宗棠收复新疆地区后建省,省会也由伊犁迁至迪化城(今乌鲁木齐市)。1888年5月25日设宁远县,隶属伊塔道伊犁府,管辖伊犁府除绥定县以外的广大地区。民国3年(1914),宁远县改称伊宁县。

1954年11月29日设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改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伊犁、塔城、阿勒泰3专区。1950年设伊犁专区,专署驻伊宁县。辖伊宁(驻宁远)、绥定、霍城、温泉、博乐、精河、巩哈、新源、巩留、特克斯、昭苏、伊宁等12县。1952年由伊宁县析置伊宁市,属伊犁专署领导。伊犁专署驻伊宁市。辖1市、12县。1953年巩哈县改名为倪利克县。1954年原倪利克县改名为尼勒克县。1954年3月25日宁西县改称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区。将温泉、博乐、精河3县划归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区。1954年11月29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后,伊犁专区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领导。1955年撤销伊犁专区,原伊犁专区所属伊宁、绥定、霍城、新源、巩留、尼勒克、特克斯、昭苏等8县和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原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区改设)改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

伊犁下辖县区的古称与历史

伊宁市

伊宁市,是伊犁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位于祖国新疆西北边陲,地处伊犁河谷盆地中央。伊宁市古称宁远,始建于1762年,为清代伊犁九城之一。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城市,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奎屯市

奎屯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奎屯市名是和硕特蒙古语“寒冷”的意思,是中国西北部一座新兴的工商业城市,也是新疆主要农牧区和粮油棉基地。

霍尔果斯市

霍尔果斯,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中国西部边陲,与哈萨克斯坦接壤。2006年,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共同设立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成为全球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

伊宁县

伊宁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宁县原名“宁远县”,始建于1888年,因县治“宁远”而得名。伊宁县历史悠久,自建县以来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

霍城县

霍城县,隶属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位于伊犁河谷西北部。霍城县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北道重镇。在清代,霍城县是伊犁九城之一,有着重要的军事和战略地位。

巩留县

巩留地处伊犁河谷中部,伊犁河上游南侧。巩留县名似因巩乃斯河而得名,全县总面积4528平方公里。巩留县在历史上也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新源县

新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巩乃斯河河谷地带。县名因处巩乃斯河上游,另取“新源”,为新开垦的草原或新开拓的原野之意。哈萨克语称巩乃斯为“向阳”之意。

昭苏县

昭苏县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为中亚内陆腹地的一个群山环抱的高位山间盆地。昭苏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伊犁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克斯县

特克斯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县,地处伊犁河上游的特克斯河谷地东段。特克斯县城是中国唯一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具有独特的城市布局和历史文化价值。

尼勒克县

尼勒克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名蒙语意为“幼孩”“增长”,一说意为“凹”,因为当地的地形处于山地凹陷部分。尼勒克县在历史上也是多民族聚居地,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遗产。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钟灵毓秀、风光绮丽,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名中的“察布查尔”为锡伯语,意为“粮仓”。自治县内有着独特的锡伯族民俗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0 阅读:1

熙来攘去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