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及下辖的几个县,改回古称,会不会提高旅游经济和知名度?

熙来攘去世界 2025-04-12 04:00:50

山南市史称“雅砻”,也被称为“洛卡”。以下是山南市下辖县区的古称及历史信息:

乃东区

乃东区在历史上长期是山南地区的重要区域。吐蕃时期,乃东县昌珠乡是约茹的统治中心。元朝时期,帕竹万户兴起,其统治范围包括今乃东等地。后来帕竹政权创建宗溪制度,不过乃东范围内未建宗,而是以溪卡作为基层行政管理机构。1751年,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执政时期,噶厦(西藏地方政府)在山南设基巧辖10余个宗,乃东由驻藏大臣直接监管。

扎囊县

吐蕃时期,扎囊县属于约茹管辖。元朝时期,为帕竹万户府所辖。西藏噶厦政府时期,设立洛喀(山南)基巧,辖区内有札当宗、桑耶宗等宗。1959年,札当宗、桑耶宗、扎溪合并设扎囊县,归属山南地区管辖。

贡嘎县

贡嘎县历史上其汉文名称曾译为布嘎尔、公哥儿寨、日嘎贡嘎尔等。公元14世纪初,元朝授权帕木竹巴接管西藏地方政权,大司徒绛曲坚赞执政后,始设贡嘎宗。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地方政府保持贡嘎宗建制。1959年5月5日,将原贡嘎宗和杰德秀堆溪合并成立贡嘎县。

桑日县

桑日县在历史上与吐蕃王朝关系密切。吐蕃时期,这里是重要的区域,松赞干布等赞普经常在雅砻一带举行重大活动,桑日县沃卡村曾是帕竹政权时期的沃卡达孜宗所在地。格鲁派兴起后,其统治范围扩展到沃卡达孜宗一带。

琼结县

琼结在历史上是雅砻部落早期的都城所在地。从第九代赞普布德贡杰到第十五代赞普意肖烈,在雅砻河流域的青域(今山南琼结县),先后兴建了达孜、桂孜等六宫。吐蕃王朝时期,琼结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元朝时期,唐布切万户领地在今琼结县境内。后来在西藏地方政权的发展过程中,琼结达孜宗成为重要的宗之一。

曲松县

曲松县原名拉加里,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后裔拉加“里法王”(亦称山南王)独立的自管区。吐蕃王朝崩溃后,雅隆河谷地带原吐蕃王室一分支建立了雅隆觉卧的地方政权,拉加里地区在当时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元朝时,拉加里同整个西藏正式加入中国,成为元朝的属地。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拉加里地区虽历经不同政权的更迭,但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特殊性,直到1965年11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拉加里县更名为曲松县。

措美县

措美县在帕竹政权时期设有加孜哲古宗。历史上,这里是山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藏地方政权的统治下,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当地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特点,使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周边地区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洛扎县

洛扎县历史悠久,在吐蕃时期就已存在。这里曾是吐蕃王朝的边境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洛扎县经历了多个政权的统治,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洛扎县被层层高山包围,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其南方大峡谷更是闻名遐迩。

加查县

加查县在历史上是拉加里法王统治地区的一部分。在吐蕃王朝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随着历史的发展,加查县逐渐成为山南地区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区之一,同时也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

隆子县

隆子县在元朝时期是嘉域万户领地。在历史上,隆子县是山南地区重要的军事和经济要地。这里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错那县

错那县在历史上是门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这里地处边境,与印度、不丹接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吐蕃王朝时期,错那县就已纳入吐蕃的版图。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错那县的文化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门巴族文化与藏族文化等相互交融。

浪卡子县

浪卡子县在元朝时期是羊卓万户领地。境内的羊卓雍措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在藏族的宗教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浪卡子县是山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紧密相连。

0 阅读:0

熙来攘去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