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18反舰导弹-弹群协同突击

扇歌 2024-11-23 16:16:36

鹰击-18反舰导弹是东大海军最先进的亚超音速结合反舰导弹,其射程可达660公里,能够在距离水平面5到10米的高度掠海飞行,巡航速度为亚音速,但末端突防速度能达到3马赫。

鹰击-18反舰导弹在攻击的末端可以分离出一枚独立的超音速导弹,该导弹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可以将速度快速提升至3马赫,整体动能较鹰击-83反舰导弹有了显著提升。

鹰击-18反舰导弹具备多枚导弹同时命中一个目标的能力,有消息称,进行了一次鹰击-18打靶实验,5枚导弹同时命中目标。鹰击-18反舰导弹已经发展了多个型号,包括舰舰、潜舰,甚至可能还有岸舰型,这表明我国海军会以鹰击-18为基型,发展系列化型号,替代现有的反舰导弹,提高通用性。

为了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避免被敌方舰载武器系统拦截,鹰击18反舰导弹采用了跃升、蛇行和螺旋等末端机动弹道的设计方法。这些机动弹道能够在导弹接近目标时突然改变飞行轨迹,增加敌方预测难度,从而提高突防效率。

鹰击18反舰导弹先进的制导技术,包括精确制导和智能化制导等。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在线弹道规划与重规划、智能规避与主动突防、复杂环境下自主目标识别、精确协同探测与攻击等。

鹰击18的“亚超结合”技术是其制导技术和控制系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技术结合了亚音速巡航和超音速攻击的优点,提高了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据报道,鹰击18在发射后利用其尾部的燃气舵迅速转向,固体助推段完成助推任务后被抛离,紧接着弹体后部的涡喷发动机点火,使导弹进入匀速巡航阶段,以0.8倍音速进行飞行。这种独特的攻击方式显著提高了鹰击18的突防效率和生存能力。

鹰击18反舰导弹的弹道末端机动设计中的跃升、蛇行和螺旋机动控制方法主要通过采用过载控制技术和质心控制技术来实现。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导弹能够在末端阶段进行复杂的机动,以提高其突防能力,避开敌方的拦截。

跃升机动:跃升机动是通过增加导弹的垂直速度来实现的,这通常涉及到过载控制技术的应用。通过调整导弹的过载,可以实现快速的垂直上升,从而避开低空防御系统的拦截。

蛇行机动:蛇行机动是通过改变导弹的航向和速度来模拟蛇类的运动模式,从而实现复杂的侧向和纵向移动。这种机动方式可以通过加速度控制方案来实现,其中加速度控制指令是基于能量最优控制方法计算得到的。此外,蛇行机动还可以通过姿态角控制方式和框架式自由陀螺仪的进动特性来实现。

螺旋机动:螺旋机动是通过在三维空间内进行旋转运动来实现的,这种机动方式可以有效地混淆敌方的跟踪系统并增加拦截难度。螺旋机动的控制可以通过质心控制指令设计来实现,这些指令在增益调度PID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实现了侧向平面、纵向平面与斜平面内的螺旋机动。

反舰导弹弹群协同突击

现有反舰导弹突防除了高速度外,可以组织弹群密集突击,通过反舰导弹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降低对方的拦截效率,从而有效突防。这种协同作战模式不仅弥补了单枚反舰导弹毁伤效果不足的缺陷,还扩展了执行任务的能力。

在反舰导弹弹群协同突击中,通常会将导弹群分为不同的阶段进行任务划分,包括协同飞行阶段、协同突防阶段和目标毁伤评估阶段。

协同飞行是指多型导弹在执行对海突击任务时,根据各自平台和导弹的性能特点,进行航路规划和时间规划,以实现最优的火力分配和作战效能。这种协同飞行需要综合考虑各平台与导弹的性能特点,确保在执行任务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型导弹的优势。

协同突防是指在多平台反舰导弹协同对海突击中,通过平台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导弹的突防概率。例如,两弹协同作战时,选择合适的夹角形成方向上的协同突击,可以提升导弹对目标的捕捉概率,进而增大对典型目标的突防概率。

智能化技术通过指挥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目标情报消息选择合适的反舰导弹武器系统,并确定基准攻击协调时刻。

弹载数据链,可以在空中构成一个飞行中的反舰导弹攻击网络群,实现导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制导,利用多弹分布的位置优势扩大目标搜索区域,提高目标发现概率,并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反舰导弹弹群协同突击通过智能化、信息化和多平台协同作战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的转变,提升了导弹武器系统的整体作战能力.

通过反舰导弹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降低对方的拦截效率,从而有效突防。这种协同作战模式不仅弥补了单枚反舰导弹毁伤效果不足的缺陷,还扩展了执行任务的能力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