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频繁渲染俄军或将使用核武,梅德韦杰夫终于回应:这是妄想

锐智谈国际 2023-01-11 06:02:05

对于西方再次渲染的俄罗斯核武威胁论,莫斯科终于做出回应。

据塔斯社、《消息报》等多家俄媒报道: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10月13日表示,对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所谓的“如果俄罗斯发动核打击,西方就会作出‘强有力的回应’,且会歼灭俄军”的言论做出回应,称其是“妄想”。

梅德韦杰夫还表示:“西方国家并不在乎乌克兰和基辅政权,他们不想全面干涉。”

最近一段时间,西方媒体和政客频繁渲染俄罗斯会在俄乌冲突上使用核武器的论调,而克宫除表示遗憾外,确实没什么强有力的回应。

其实不单单是西方国家,部分中立国家的舆论也在担忧莫斯科会不会在冲突中使用核武。毕竟俄军屡屡受挫的现状是事实,而战败的后果也十分明显,所以并不排除莫斯科走投无路被迫使用核武减少战争代价。

相关评论分析,俄军最有可能动用的就是战术核武器,类似于中子弹。

这种核武造成的辐射不会影响建筑、土地,但对人体的影响却极为致命,受到辐射的人群会在一周内相继死去。

以俄罗斯多年来对核武的深入研究,我们并不怀疑对中子弹运用的熟练度,倒是担忧一旦使用后,结果会如何?

现在有不少国家趁俄乌冲突的乱子,从中谋取政治和经济上的“蛋糕”。

比如印度和沙特开始倒卖俄罗斯的石油,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运回国内使用,再以远高于市场价出售到世界各地。

还有土耳其,一边充当俄乌冲突的和事佬,一边又大批出口无人机给乌军,还企图成为欧洲能源中转站的枢纽。

这些国家之所以能两头吃,是因为俄罗斯还在联合国与世贸组织的系统中,大家吃饭的桌子都没掀翻。

可一旦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发现有核武存在的迹象,西方必然会下死手,把俄罗斯逼到角落里。

所以潘多拉魔盒究竟要不要打开,始终掌握在普京手中。

从西方的一贯做法来看,渲染俄罗斯的核武论调,有利于巩固自己的道德立场同时丑化俄罗斯的国际形象。

从事实上看,俄乌冲突确实是以俄军的“入侵”而作为起点,所以西方对乌克兰提供源源不断的军事与经济援助是站得住脚的。

可近期欧洲经济遭遇重创,“地主家都没余粮”,对乌克兰的援助自然而然也产生些动摇。

所以西方急于在舆论上继续渲染俄乌冲突的重要性,把“危险”“恐怖”这些词都往俄罗斯身上推,甚至是普京个人。

这种事情应该各打八十大板,毕竟普京确实说过一些“核武威胁”言论,而俄军也动不动使用战略核潜艇对北约国家进行威慑。

最后我们应该更实际地看俄军有没有动用核武的必要?

俄乌冲突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莫斯科的预料,加之欧洲国家态度逐渐清晰,“北溪”被炸后,德国明确拒绝了普京愿提供廉价天然气的建议。

预计在2023年左右,大批在北约受训的乌军就可能返回到乌克兰战场上,甚至于五角大楼可能会援助上百架的F-15\16战机以及配套的防空系统。

如果连制空权的优势也丧失,或者说地面的俄军部队要遭到毁灭性的轰炸,而莫斯科又迫切地需要战争胜利,并且使用核武会成为现实。

以普京的性格肯定会想着打完以后再说,现在的俄乌冲突不就是如此吗?

只不过眼下确实没使用核武的必要,毕竟三十万的合同制兵员马上就位,再加上目前上场的二十多万,整体局势将发生显著变化。

尤其俄军对乌克兰境内的基建已经展开狂轰滥炸式的攻击,而不出所料的是三军齐上阵,海军与航空兵总算是正儿八经地参与作战行动。这意味着俄军作战指挥思想的重大改变,或许会成为里程碑式意义的转折点。

等到2023年,俄乌冲突将会是怎样的局面我们还不知分晓,所以此刻担忧普京会不会使用核武还为时尚早。

总而言之,我们自然是不希望俄军走到动用核武这一步,也不愿意看到核武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核武的作用至少局限在战略威慑是最好的结果,否则一切代价不单单是某一国家承受,而是整个人类都将为这个惨痛的教训买单。

祈祷世界和平,冲突可以早日结束,让和平的主旋律重新回到欧洲大陆上。

0 阅读:5

锐智谈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