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防汛这件事上,中国一直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和积极的行动,年年进行防汛工作,形成了一套完善且高效的防汛体系。然而,欧美国家在这方面的表现似乎与中国大相径庭。近期西班牙的一场暴雨,更是深刻地揭露了其中的真相。

中国地域辽阔,拥有众多的大江大河,如长江、黄河等,这些河流的流域面积广、水流量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严重的洪涝灾害。因此,防汛对于中国来说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再到普通民众,都对防汛工作高度关注。每当汛期来临,政府会提前发布大量的预警信息,组织专业的防汛队伍,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并且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在一些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还会进行大规模的防洪工程建设,如修建堤坝、加固河道、建设排水系统等。民众也会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到防汛工作中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在防汛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明显不足。一方面,欧美国家的河流长度和流域面积普遍较小,面临的防汛挑战在规模和复杂性上不及中国。这使得他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像中国这样强烈的防汛意识和完善的防汛体系。另一方面,欧美国家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也影响了他们对防汛工作的重视程度。一些欧美国家强调“小政府主义”,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角色相对较弱,对于大规模的防汛工程建设和资源投入缺乏足够的动力和能力。

2024 年 10 月 29 日,西班牙东南部开始了强降雨,这场暴雨让世界各国看到了欧美国家在防汛方面的短板。在巴伦西亚的部分地区,8 个小时的降水量相当于当地一年的降雨量,如此猛烈的洪水给当地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破坏。桥梁倒塌、农田被淹、村庄被淤泥覆盖,人们的家园在瞬间被摧毁。许多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洪水冲走,大量的私家车和家具家电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堵塞了街道。据不完全统计,这场洪灾至少导致二百多人死亡,还有很多人失联。

这场悲剧的发生,并非完全是不可避免的天灾。首先,西班牙政府在预警方面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西班牙气象局虽然提前收到了风暴预警并发出了警告,但负责管理紧急情况的地方政府直到晚上八点才发出紧急警告,此时洪水已经开始泛滥,很多民众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其次,西班牙长期遭受干旱,使得各级政府和民众对于防洪的意识严重不足。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抗干旱和沙漠化上,忽视了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再者,西班牙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防洪方面存在缺陷。城市的排水系统、堤坝等设施无法承受如此大规模的洪水冲击,导致洪水迅速蔓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西班牙的这场暴雨洪灾,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它让人们看到,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国家,在面对极端天气灾害时,如果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准备,也会遭受巨大的损失。而中国年年防汛的做法,正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负责。通过不断地加强防汛工程建设、提高预警能力、增强民众的防汛意识,中国在应对洪涝灾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也提醒其他国家,应该借鉴中国的经验,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