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姜子牙身世,姜子牙到底活了多少岁?

桠沙看情感文案 2025-03-28 04:01:14

姜子牙,姓姜,名“望”或“牙”,字“尚”。所以,姜太公也被称为姜尚、姜牙、吕尚、吕牙。唐代文献以后,还有“吕尚父”之名。因周文王称之为“太公望”,故又有姜望、吕望之称。民间流传姜太公字子牙,“姜子牙”这一称呼,最早出现于南朝梁代学者阮孝绪所撰《七录》,《吕氏春秋》等少部分典籍中还称其为“吕太公”。在中国明代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中,姜太公名为姜子牙,号飞熊,东海许州人。

他的祖先曾做四岳之官,在辅佐大禹治水的伟大工程中功勋卓著,因而获封并赐姓为吕。可到了商朝末年,家道中落。为了谋求生计,姜子牙做过杀肉的屠夫,也开过卖酒的小铺子。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姜子牙曾经是赘入妇家的女婿,后因不善生计被妻子逐出家门,这在小说、影视剧中有体现。

他酷爱读书,对天文地理等知识苦心钻研,即便在忙碌于生计之时,也从未放弃对治国之道的探索。只是,命运似乎在与他开玩笑,直到他七十多岁,依旧闲居在家,未能寻得施展抱负的机会。公元前 1046 年,72 岁的姜子牙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遇到了西伯侯姬昌,历史上著名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事件讲的就是这个事。

当时,商朝纣王暴虐无道,沉溺于酒池肉林,只顾饮酒作乐与美人嬉戏,将天下搅得大乱。周文王姬昌决心推翻暴政,当他见到姜子牙奇特的钓鱼方式,顿感此人绝非寻常之辈,遂上前结交。一番交谈后,周文王发现姜子牙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便将他奉为上师,邀请他出山相助。就这样,姜子牙终于结束了漫长的蛰伏期,开启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在当时,以血缘为选拔标准的用人制度盛行,姜子牙却打破了这一传统。他吸纳了一批东夷土著的人才,让他们为周朝的建设贡献力量。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周文王积极发展势力,天下三分之二的诸侯都归心向周。周文王去世后,武王即位,姜子牙被尊为 “师尚父”。公元前 1046 年,在牧野之战中,姜子牙协助周武王率领三万大军击溃商军,纣王在鹿台自焚,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武王灭商后,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在灭商大业中作出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都被允许建都立国,即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由于姜太公在兴周灭商中功勋卓著,被首封于齐地,建立齐国。姜太公建立齐国后,遇到了内部“顽民”的阻扰,在平定大局之后,立即着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他不分亲疏,选拔有才能的人做官,吸收大批当地东夷土著中的人才加入到齐国统治阶层,让他们在国家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从俗简礼,且务实地创造了既让齐民乐于接受,又不太悖周礼的新制,推行“因其俗,简其礼”的开明政策。在他的指导下,齐国制造的冠带衣履畅销天下,鱼盐流通列国,诸侯纷纷前来朝拜,齐国逐步由偏僻荒凉的小国穷国发展为雄居于东方的大国富国

他历经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关于他的年龄,史书上记载“康王六年,齐太公望卒”,“太公之卒百有馀年,子丁公吕伋立”,姜子牙究竟活了多达年岁,史书上没有准确的记载。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推算,他的生卒年大致为公元前 1128 年 — 公元前 1015 年,约 113 岁;也有说法称他卒于周首都镐京时,岁寿 139 岁。更为奇特的是,姜子牙死后,各地都出现了姜太公墓,如丰京、镐京、咸阳等地都有相关记载。这些谜团为他的传奇人生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随着时间的推移,姜子牙的故事经过后代不断演绎,他逐渐由人变成了一个受人膜拜的神,其故事被编入《封神演义》等小说,成为妇孺皆知的传说。尽管其中有很多夸张和附会的成分,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姜子牙身上所体现的精神。他年轻时苦读奇门遁甲之术,精通兵法,洞察世事,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耐得住前半生的寂寞与不得志,最终抓住机遇,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激励着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0 阅读:28

桠沙看情感文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