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闵阿姨最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她怎么也没想到,因为20万,自己和儿媳的关系会闹到如此地步,甚至连心爱的孙子都见不到了。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婆媳之间的矛盾又该如何化解?
事情的起因是儿媳的弟弟准备结婚,女方要求必须要有婚房。
儿媳娘家经济条件不好,无力承担购房款,儿媳便拿出了自己和丈夫的8万积蓄。
但这对买房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无奈之下,儿媳想到了向婆婆借钱。
闵阿姨和老伴手里也并不宽裕。
儿子结婚时花了不少钱,如今他们的积蓄只有20万。
这笔钱是他们的养老钱,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动的。
闵阿姨也担心,亲家经济条件不好,这钱借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
更让闵阿姨担忧的是,儿子在家里似乎没什么话语权,大小事都由儿媳说了算。
如果现在把养老钱借出去,将来自己和老伴万一有个什么需要用钱的地方,儿媳会同意吗?
思来想去,闵阿姨拒绝了儿媳的请求。
第一次,儿子来传话,闵阿姨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顾虑,拒绝了。
第二次,儿子又来,闵阿姨再次拒绝。
第三次,儿子儿媳一起来,儿媳直接开口,但闵阿姨还是坚定地拒绝了。
儿媳的情绪一下子爆发了,她指责闵阿姨不近人情,见死不救,说她弟弟好不容易找到女朋友,没有婚房就要告吹了。
闵阿姨也很委屈,她认为自己没有义务必须借钱给小舅子买房,儿媳不应该强迫她。
“将来,你们别靠我们养老了,既然你们无情,就休怪我无义了!
”儿媳丢下这句话,拽着儿子离开了。
闵阿姨没想到儿媳会说出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接下来的星期六,闵阿姨的老伴照例去儿子家接孙子,却被儿媳拒之门外。
“以后不给你们看孙子了!
”儿媳语气坚决。
老伴气呼呼地回来,把事情告诉了闵阿姨,她感到非常震惊,儿媳怎么能拿孩子来出气呢?
第二个周末,闵阿姨亲自去接孙子,结果和老伴的遭遇一样,儿媳连门都没让她进。
从那以后,闵阿姨和老伴再也没能见到孙子,连电话都被儿媳拉黑了。
闵阿姨心里非常难过,她很想念孙子,也担心孙子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
星期六,儿子儿媳都要上班,孙子只能吃外卖或者饼干面包。
想到这些,闵阿姨的心就像针扎一样疼。
闵阿姨扪心自问,自己真的错了吗?
她只是想守住养老钱,并没有恶意。
她理解儿媳想帮娘家的心情,但她认为儿媳不应该强迫婆家一起帮忙。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处,都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当初儿子和儿媳自由恋爱,闵阿姨并没有嫌弃儿媳娘家条件不好。
结婚时,娘家也没出什么钱,酒席和嫁妆都是用彩礼钱办的。
婚房也是闵阿姨家买的。
婚后,婆媳不住在一起,关系也还算过得去。
儿媳生孩子后,闵阿姨去伺候月子,后来又帮忙带孩子。
因为育儿观念不同,婆媳之间偶有摩擦,但闵阿姨一直都尽量忍让。
孙子上小学后,儿媳就不让她带了,闵阿姨便回了自己家。
虽然不住在一起,但闵阿姨对孙子非常疼爱。
每个星期六,她和老伴都会把孙子接过来,享受天伦之乐。
儿子儿媳也乐得轻松,因为他们星期六都要上班,没人带孩子。
如今,因为20万,婆媳关系彻底破裂,闵阿姨和老伴也见不到孙子了。
她不知道该如何化解这场矛盾,也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她不禁想问:在处理家庭矛盾时,亲情和经济利益该如何平衡?
我们又该如何维护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