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埃及媒体报道中国空军歼-10C战机抵达参加"文明之鹰-2025"联演。中方派出歼-10C、运油-20加油机和空警-500预警机等完整作战体系,总飞行超8000公里。
中国战机从新疆起飞,穿越多国领空,甚至飞越红海上空美军双航母战区却未被发现。此举不仅展示了远程投送能力,更标志着中国在中东地区军事存在的拓展。
中国战机如何躲过美军严密监控?中埃军演背后隐藏哪些战略图谋?
那一刻,中国空军歼-10C战机宛如一群隐形猎手,悄然穿越美军密集监控的红海战区。这片海域,美军部署着"杜鲁门"号和"卡尔·文森"号两艘核动力航母,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雷达系统和预警机,理应构筑起铁桶般的探测网。然而,这些所谓的"海上霸主",此刻竟如同睁眼瞎一般,让中国战机编队畅通无阻地飞越头顶。
更令人震撼的是,中国战机此次不是孤军深入,而是由歼-10C战斗机、运油-20加油机、空警-500预警机等多种机型组成的完整作战体系。这支空中编队从中国新疆起飞,穿越巴基斯坦、阿联酋、沙特等国领空,最终抵达埃及,全程超过8000公里。
军事专家分析,中国战机之所以能躲过美军探测,很可能采取了关闭ADS-B信号系统的战术。ADS-B是现代民航广泛使用的自动相关监视广播系统,用于实时广播飞机位置信息。军用飞机在作战或特殊任务时会关闭这一系统。此外,中国战机可能还采用了特殊的编队飞行技术,利用运-20运输机的大型机体掩护歼-10C的雷达反射特征,形成"隐身效应"。
"美军航母战斗群竟然对这么大规模的中国空军行动一无所知,这不禁让人质疑美军引以为傲的远程探测能力。
这次飞行不仅展示了中国空军的技术实力,更体现了其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执行远程任务的能力。特别是在美军密集部署的区域安然通过,显示出中国军事力量已经具备在高威胁环境下执行任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对未来可能的远程精确打击行动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中国战机如入无人之境般飞越红海上空,不仅让美军双航母颜面扫地,更为下面探讨的中国空军长距离投送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当战机穿越千山万水抵达埃及,一场前所未有的远程军事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国空军一日还当歼-10C战机编队从埃及上空呼啸而过的那一刻,八千公里的天涯咫尺,仿佛在一日之间被中国空军轻松跨越。这一壮举不亚于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展现出中华民族跨越千年而不变的探索精神与如今翱翔蓝天的雄心壮志完美融合。
歼-10C战斗机单次飞行续航能力约3300公里,而此次任务距离超过8000公里,这意味着必须进行多次空中加油。运油-20加油机在此次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能够携带超过40吨航空燃油,为歼-10C提供伴随式空中加油服务。这种空中加油技术的成熟应用,彻底打破了中国空军作战半径的传统限制。
"中国空军能够派出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执行如此远距离的飞行任务,这在十年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此次远程飞行的技术难度不容小觑。除了需要精确的飞行计划和油料计算外,还需要克服跨越多个时区、多种气候条件的挑战。特别是穿越中东地区复杂的空域,需要精确的导航和飞行协调。中国空军能够完成如此复杂的任务,充分证明了其体系作战能力已达到新高度。
去年,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曾展示过类似能力,7架歼-10战机直飞沙特,全程约10小时不落地。但此次任务规模更大、距离更远,任务性质也从表演转为实战化联合演习,难度和意义都大幅提升。
从技术角度看,此次行动中的歼-10C战机已实现国产化飞跃。最新型的歼-10C装备了国产太行发动机,彻底摆脱了对俄罗斯AL-31FN发动机的依赖。同时,其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先进电子系统,也使其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化战机。
随着中国空军跨越万里的壮举,我们不禁要问:这支能够远程奔袭的现代化空军,将在全球战略格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这场中埃军演,又隐藏着怎样的深远战略意图?让我们进一步揭开这场引人注目的军事行动背后的战略棋局。
一石三鸟,中东棋局再添变数中埃"文明之鹰-2025"联合军演,表面看是一场普通的双边军事交流,实则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精心布局的战略落子。这枚落子,一石激起千层浪,至少达成了三重战略目标,在中东这盘大棋局上掀起新一轮变数。
首先,此次军演是中国军事存在向中东地区的首次大规模拓展。中国虽然在吉布提建有海外保障基地,但一直未在中东地区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而此次动用包括战斗机、加油机、预警机在内的完整作战体系远赴埃及,标志着中国军事力量投射范围的显著扩大,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保护海外利益的决心与能力。
其次,与埃及这个苏伊士运河守护者加强军事合作,对保障中国海上贸易通道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苏伊士运河是连接亚欧的咽喉要道,年通航量占全球海运贸易的12%。近年来,红海地区局势动荡,多国商船遭到袭击。通过与埃及深化军事合作,中国不仅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商船安全,还能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海上通道提供安全保障。
第三,此次军演向美国主导的中东地区安全格局发出了挑战。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海空军力量在中东地区建立了主导地位。而中国此次在美军"后院"展示军事存在,特别是在未被美军察觉的情况下完成远程机动,无疑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优势构成心理冲击。这也向地区国家传递信号:中国已成为中东安全的重要参与者和力量均衡器。
"此次军演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中东问题专家马晓霖表示,"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全球战略格局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传统美国势力范围的渗透能力。埃及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友,却与中国开展如此高级别的军事合作,这本身就具有深远的地缘政治象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埃及并非孤例。近年来,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传统亲美国家也在军事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这种趋势反映了中东地区国家寻求战略平衡,减少对单一大国依赖的普遍愿望。在美国战略收缩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大背景下,中东正迎来一个多极化的新时代。
当中国的战鹰展翅埃及上空,一个更加自信的大国形象正在全球舞台上徐徐展开。更令人玩味的是,这场军演是否会成为中国与埃及未来军贸合作的序章?歼-10C战机能否像当年的苏-27一样,打开中国先进武器装备出口的大门?让我们进入下一章,一探究竟。
军贸新图景,歼-10C解埃及之渴当歼-10C战机在埃及蓝天下划出优美弧线时,地面上的埃及军方高层目光如炬,他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演习,更是一次难得的实装评估机会。对埃及这个曾在军事装备上受制于西方国家的中东强国来说,歼-10C恰似久旱逢甘霖。
埃及长期面临着一个尴尬局面:虽拥有F-16战机,却被美国拒绝提供AIM-120中程空空导弹;尽管购买了法国阵风战机,却无法获得"流星"远程空空导弹。这使埃及空军在中远程空中拦截能力上存在明显短板。在这一背景下,装备了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的歼-10C无疑成为弥补这一缺陷的理想选择。
歼-10C性能全面而均衡,堪称性价比之王。它装备了先进的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探测距离可达160公里;搭载的霹雳-15空空导弹射程超过145公里,足以满足远程拦截需求;而其4-5千万美元的单价,仅为同级别西方战机的一半左右。这样的配置与价格,对预算有限又渴望提升空军实力的埃及来说极具吸引力。
埃及与中国的军工合作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埃及曾向中国提供米格-21战机,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此次军演或为双方军贸合作开辟新篇章。虽然埃及军方尚未正式宣布采购计划,但军事专家普遍认为,此次演习是歼-10CE(出口型号)军贸前奏的可能性极大。
尽管前景光明,歼-10CE出口埃及仍面临挑战。首先是美国因素,美国每年向埃及提供约13亿美元军事援助,可能会对埃及购买中国武器施压。其次是系统整合问题,埃及空军装备来源多样,新增中国战机可能带来后勤复杂性。此外,埃及可能担心影响与以色列的关系,因为以色列一直试图阻止先进武器流向中东邻国。
然而,随着中国军工整体实力提升和国际形势变化,这些挑战或许并非不可逾越。巴基斯坦已于2022年成为歼-10CE的首个海外用户,采购36架,为埃及提供了可参考的先例。如果埃及成为第二个用户,将进一步提升歼-10CE的国际声誉,有望带动更多中东与非洲国家跟进采购。
从战略层面看,中国武器出口不仅是简单的商业行为,更是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随着越来越多国家装备中国武器,这些国家在军事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与中国的依存度将增强,为中国在全球军事合作网络中赢得更多发言权。
当歼-10C战机的引擎逐渐冷却,中埃军演画上句点,但中国军事力量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却永不停歇。无论是跨越红海的远程奔袭,还是与埃及的深度军事合作,都彰显着一个日益自信的中国正以全新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总结中国空军远程投送能力与国际影响力提升的现实意义,这次中埃军演展示了中国军队已具备远程机动、跨洲际投送作战能力,标志着中国军事力量投射范围的显著扩大。同时,与埃及这个苏伊士运河守护者加强军事合作,对保障中国海上贸易通道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此次军演所展示的和平共赢理念值得关注。中国通过军事合作帮助埃及等国增强自主防卫能力,同时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打破传统大国在军事领域的垄断,为世界安全合作提供了新模式。
面对中国军事存在的全球化趋势,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和平的积极因素,还是将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的触发点?这恐怕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如果说美军航母曾是世界海洋的"霸主",那么中国空军这次"隐身飞行"似乎给这位霸主戴了一副"眼镜"——只可惜这副眼镜度数不太够。
如果是真的,那就太有说服力了[点赞][点赞]
咋回来?埃及内鬼已经24小时盯着埃及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