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万太平军被坑杀却为何无人反抗?一个英国人说出了真相

叫绝历史 2022-02-05 19:40:15

据《让太平天国恢复本来面目》中载:不能“因为洪秀全的倒行逆施就否定太平天国方面所有的人,包括冯云山、石达开、洪仁玕等人在内。对于太平天国,笼统的肯定既不对,笼统的否定也不对,对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分别评论,应该肯定的肯定,应该否定的否定。”

太平天国的崛起与衰落

在清朝后期时,清朝的腐败不堪使得各地的农民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当属太平轮为首,农民革命军一路发展壮大,在短短几年之间,就已然占据了南方的半壁江山。

太平天国政权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建立的政权。即便清廷对太平轮愤恨不已,但此时的清朝八旗子弟兵早就没有了祖先入关时的英勇善战,根本无力阻止。

眼看着这场农民起义渐成皇权的巨大威胁,清政府便想到了一个法子。此法便是启用汉人曾国藩,而曾国藩确实也不负所望,一手组建了湘军,且自筹军资,不浪费清廷一个兵、一分钱,便大败了太平军。

当时的苏州可以说是太平军的大本营,太平军后期的军事统帅李秀成便驻扎于苏州。

因为曾国藩湘军的崛起,在全国各地,诸如安徽,江浙湖南等地,湘军与太平轮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但是这些地方的战争却都以太平军的失败而告终。

最终更导致了苏州在1863年被清军包围的场面。

人心不齐的太平军

1863年时,曾国藩调派湘军包围天京,李秀成便奉命要从苏州前去救援,因此带走了大部分的太平军,只留下部分兵力,由谭绍光带领。

然而,此时的太平军内部却人心不齐。

据《太平天国》中记载:太平天国领袖们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原来的“寝食必俱,情同骨肉”,演变成了“彼此睽隔,猜忌日生”,且宗派色彩日益明显。而天王洪秀全僻处深宫,更是将许多精力用于宗教神学的著述,无心于斗争实践,一度脱离了广大群众。

统治层面的腐败昏庸导致了,太平军中很多将领不是独立便是投降。

而当湘军带领洋枪队包围了苏州时,驻守在苏州的是慕王谭绍光,因为其年少的时候就跟着李秀成南征北战,有很多战功。

此外,还有四王。这四王分别是纳王郜永宽、康王王安钧、宁王周文嘉以及封比王伍贵。

这四个人也是很早就跟随李秀成作战过,可以说起战功卓著。还有四天将分部的张大洲、汪有为、范起发、汪怀武四人。

这八个人可以说是当时镇守在苏州的这支太平军的主要领导力量。然而,这八个人内心革命信念却是不坚定的。因为他们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权力和利益,这亦是为这支部队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对于纳王郜永宽等人的小动作,守将谭绍光无疑是有所觉察觉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八个人的降意已决,在内部会议刚召开时,汪安钧就抽出一柄短剑,把谭绍光砍倒在座前的桌子上。

紧接着郜永宽等人上前,将其首级割下,并送给敌人了,开城门降敌。

七万太平军无人反抗的真相

但是,这些企图投诚的太平军却犯了一个大错,因为清军在进城后并没有放过一个人。

当时,李秀成在苏州的七万主力,带了6000支洋枪全部投降于清军,自此,李秀成也无法再调动兵力解围天京了。

即便如此,清政府对太平军的政策仍然是一律斩杀,还违背承诺,设计杀死了四王四天将。

最终清军进城后,在城内开启了惨绝人寰的集体屠杀。七万人无一生还,更无从抵抗。

于是,太平天国最精锐的主力部队便这样被铲除了。

那么这七万人为何无人反抗呢?当时有个英国人包蜡说就了背后的真相。

包蜡在到了战争后的现场查看之后,他发现清军的军物资充足,而且各处的堡垒修筑的角度也是十分的恰当,防守的工作更是做得十分到位,就连战壕我挖掘的十分精良,所搭建的隐蔽通则与大炮相连。

在如此严密的布防下,清军想不胜利都难。因此,清军才能够不费周折地拿下了太平军,太平军的精锐部队本身就已经畏惧于湘军了。

这些放下武器的7万人可能没有想到,会遭到残忍的屠杀。而缴纳了武器的太平军又毫无反抗的能力,只能承受着被覆灭的结局

小结

七万太平军的覆灭也表明了战争的残酷,对于很多战争来说,投降是行不通的。而太平军本身的局限性就已经注定了它的失败,实在是令人可叹!

0 阅读:289

叫绝历史

简介:讲述民间历史故事,揭秘古今历史趣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