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讲一讲中药牡蛎。
为什么牡蛎能镇心安神呢?
大家看!海里波涛汹涌,而这些贝类沉潜其中,胜似闲庭信步。如果没有这股在大风大浪中示弱等闲、沉潜内敛的本事,那牡蛎谈什么来镇心安神。常人之心若瓢在水,真人之心若珠在渊!
为什么我们这个时代用龙骨、牡蛎这么频繁,你要看到时代的特点,大家都偏于心浮气躁,神志越来越散乱。快速的生活,让人定不住神志,这时身体最需要的就是一股重镇安神的定心丸。
就像一对士兵,如果兵败后,如果仓皇而逃,统帅如果都失去主心骨,那么这群士兵很容易作鸟兽散,而且见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害怕成这样子,那想要东山再起,就不可能了。
所以你的身体就是一个大道场、大战场,你的心神如果能坐镇中州,若珠在渊,任你正邪交争多么剧烈,你的心都不会散乱。
现在很多人未病先慌,已病就大乱,听到有癌瘤肿块更大失方寸,这时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完全镇保不住身体这个场,那癌瘤邪气就乘机作乱,蜂拥而起。所以上医治神,其次治气,再次治形。
你能从神这层面上来下手,就像孙思邈在《大医精诚》所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你自己神不安,志不定,谈什么让病人安神定志。病人神不安,志不定,就像败军之将,不敢言勇,拿着锋利的武器,也四处逃跑,这样这场正邪之战,怎么可能打下去。所以说个人的心性修养,对于疾病的康复有莫大关系。
我们用牡蛎帮助病人安神定志,那是在外面用外力辅助它,而真正要令神志大安大定,还必须要病人自己去加强自身的修养,看淡名利,看淡生死,反而你能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修身如此,齐家更是这样。你看为什么一个家庭要祖孙三代同堂,这样其乐融融,家里有个老人,气场就能安镇,因为老人就像贝壳,沉稳而缓慢,小孩子就像鱼儿,浮躁而好动。这样老少相合,相得益彰。所以有智慧的家庭,老人都很平静淡定,小孩子都很活泼,惹人喜爱。
有了这个气场,就像鱼塘里有牡蛎、贝壳镇住,这个家庭就一团和气,外邪也不容易攻进来。我们由家庭再想到团队公司,进而去看到如何做事业,为什么一个单位既要有智囊团,莫定而后动的人物,也有要有开拓市场,冲锋陷阵的年轻人,这样老少共事,智勇可成。
因为老人善谋者,他的气就像牡蛎,沉潜而后动,谋定而后动,使公司的运作有条不紊。而年轻的员工,跑市场,就像鱼儿去执行命令干事业。这样阴阳老少搭配,一智一勇,一静一动,这样公司事业就会蒸蒸日上,团队就会日益壮大。
原来这里头遵循的都是阴阳互根互用的道理。
由于我们这个社会,安定谋虑者较少,浮躁打拼的年轻人较多,所以呈现一股浮躁之气,故而需要沉潜内定。这就是为何碰到很多时代杂病,我们都需要用龙骨、牡蛎帮病人心神收一收。
不要只顾着心神外散,要懂得及时收回来,身体才会好。就像珍珠发光和手电筒是不同的。珍珠发光,它的光体还会收回来,滋润自己的珠体;而手电筒发光却是一种消耗,是一种外散浮躁之光,如果过用了,又不懂得及时充电,那么很快就会暗淡下来。
我们再看桂甘龙牡汤,现在大家应该看得懂这汤方的阴阳吧!桂枝、甘草强大心阳,就像年轻人精力充沛,朝气蓬勃。龙骨、牡蛎镇心安神,收敛封藏,沉潜内定.就像老年人经多世事、气定神闲、纳气归田.不轻易受到外在干扰。
这样桂甘龙牡汤不正是一强心安神、智勇双全、老少共事、阴阳搭配的一个千古名方吗?
人如果心脏阳气动力不够.你就加大桂枝、甘草用量.就像加油一样。如果心肾不安不定,容易受到外邪干扰,你就加大龙骨、牡蛎用量,就像给车子踩踩刹车,开慢点,稳点,安定点。这汤方变化不出阴阳之理。
大家看,用这种思维来看仲景古方,你将迅速悟人阴阳之境,领略组方之大美,然后可以随机变化于无穷,应对疾病于万有。
关于汤方,我们会重点放在讲方剂时,讲《药性赋》就不能用太多的篇幅讲方子,但为什么又提到方子呢?因为药无方不活,方无药不稳。讲药不能离开方,就像讲一个人就要谈他的单位、家庭。
所以我们大家每学一味药物,必须要看到阴阳升降的秩序、动静开合搭配的规律。这样你学每一味药,都是在把握中医最精髓的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