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号,LG电子香港官网在客户支持公告栏发了个通知,说要全面停止手机软件升级、更新中心,还有LGBridge这些服务。还提醒用户,要是想软件升级,得在6月30号服务终止前搞定。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说,这就是LG手机业务彻底退出市场了,那些还在用LG手机的人,以后手机就没官方软件更新和服务支持了,慢慢就只能被淘汰遗忘。

想当年,智能手机还没流行的时候,LG靠着大胆的设计和先进的技术,在功能机市场混得不错。那时候LG可会创新了,给手机发展带来不少重要突破。像LG在工业设计上特别有想法,LGKE850Prada的旋转屏幕,LGChocolate系列的滑盖设计,都特别吸引人。2006年出的LGPrada,比苹果iPhone早几个月用上电容触控屏幕,能看出LG在触控技术上眼光超前。LGChocolate系列靠着钢琴黑的机身和触控红键,卖了500多万台,成了好多人心里的时尚记忆。

在手机影像技术上,LG也走在前面。2007年的LGViewty,装了500万像素施耐德镜头和氙气闪光灯,还能拍120fps的慢动作视频。2008年的LGRenoir更厉害,是第一款有800万像素触摸屏的手机,还有GPS地理标签这些专业功能,让大家拍照体验更好。


后来iPhone出来,手机进入智能时代,LG赶紧加入安卓阵营,想用一些创新技术和设计在市场上分杯羹,可最后还是没抓住机会。LG很早就推出安卓手机,像2009年的LGW620,用的是滑盖全键盘设计,想照顾那些习惯传统操作的用户。2011年又发布全球第一款双核智能手机Optimus2X,用的英伟达Tegra2芯片,在硬件上很有实力。

LG的G系列是旗舰产品线,有不少创新想法。2013年的LGG2首创背部按键设计,屏占比提高了,性能和拍照也不错;2014年的G3是全球第一款2K屏手机,还加了激光对焦;2016年的G5试了模块化设计,可惜生态没搞好,市场反应一般。
除了G系列,LG还在柔性屏、高屏占比和Hi-Fi音频这些方面做了尝试。2013年就能量产柔性OLED屏幕,还用到一些机型上。G6用了18:9比例的全视屏设计,引领了屏幕比例新潮流。有些旗舰机型还配了四核DAC音频芯片,音质达到Hi-Fi级别。但LG因为供应链整合不好,软件生态跟不上,这些创新技术没形成长久竞争力,研发和生产成本还特别高,给公司带来很大财务压力。

到了2010年代后期,LG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少,从以前最多5%跌到不到2%。这主要是因为LG的安卓系统更新慢,应用生态也不行,影响用户体验,也吸引不了开发者和用户。而且LG虽然在硬件创新上花了不少力气,像模块化、双屏这些设计,但成本高还没抓住用户需求,市场反应不好,高成本和低销量恶性循环,LG就慢慢不行了。
在一直亏钱和市场份额不停下降的压力下,LG手机2016年退出中国市场,2021年4月5号正式宣布不干手机业务了,6月1号全面停产,这个曾经在手机行业很有名的品牌,就这么无奈地退出了市场竞争。

回头看LG手机的发展,它对手机行业还是有贡献的。它推动了触控屏幕普及,在影像技术上不断进步,还研究柔性显示这些前沿技术,像G2的背部按键设计,别的厂商都借鉴过。但LG的失败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光追求硬件创新,不重视用户体验和生态协同,是不行的。技术好固然重要,但得把技术变成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还要建立完善的软件生态系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只靠硬件创新远远不够,软硬件一起发展,准确把握用户需求,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现在LG电子宣布终止所有手机相关服务,它就跟锤子、诺基亚这些品牌一样,彻底凉凉,落下帷幕。留给市场的,除了那些被淘汰的旧手机,更多的是对一个时代的回忆,还有对行业发展的思考。LG手机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提醒后来的企业,要平衡好创新与务实、硬件与软件、技术与生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