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在一处青山绿水的村庄,有一位年轻男子名叫石明。他勤劳能干,靠耕作为生。因家中人口渐多,他决定盖一座宽敞的新屋。村中有个木匠名叫鲁匠,手艺精湛,为人却脾气暴躁,稍有不顺就易生怨恨。石明虽然心知鲁匠性情难以相处,但为了盖好新屋,只得请他帮忙。
石明盖屋时,对用料极为讲究。一天,鲁匠砍下一棵高大的樟树,打算用其木料做梁。石明查看后,却摇头说道:“此木虽大,然纹理松散,恐承重不足,还需换一根。”鲁匠心中不悦,冷冷道:“我干活几十年,这木梁能不能用,我还不清楚?你小小农夫,倒敢挑剔我的手艺?”
石明见鲁匠生气,只得好言解释:“木匠师傅技艺高超,我自是信得过。只是这房子将承我一家安身,须得谨慎些。”鲁匠不愿多争,但心中已种下不满。
接下来数日,石明总因小事指出鲁匠的工艺问题。一次梁柱安置时,他更是直接改动鲁匠的设计。鲁匠面露不快,最终忍无可忍地怒道:“既然你处处挑剔,不如自己来盖这房子吧!”说罢,甩袖而去。
鲁匠离去后,石明无奈,只得请别的木匠接手。新屋建成,全家人喜气洋洋地搬入。然而,一到夜间,屋中却怪事频生。梁柱时而发出奇怪的响声,仿佛有人低语,甚至屋顶无风自响,似有幽影闪动。石明心生恐惧,找来邻居查看,却一无所获。
渐渐地,村里传出风言风语,说石明的房屋被“恶灵”缠上了。石明听闻后更觉心悸,夜不能寐,身形也消瘦了许多。
一天,邻里张大叔悄悄对他说:“石明,这事多半是鲁匠在作祟。木匠技艺不止是造屋,有时也能用些阴邪手段。你莫不是得罪了他?”石明恍然大悟,回想起盖屋时的种种不快,不禁又怒又怕。
无计可施的石明,四处求助,最终找到一位在附近云游的道士。道士一身灰袍,手持拂尘,年逾花甲却精神矍铄。他听完石明的遭遇,微微一笑道:“这并非鬼祟,而是人为。木匠常在屋梁中藏针或暗刻符文,用以作祟。这些手段虽不致命,却可扰人安宁。”
道士随后来到石明家中,环视片刻,指着主梁道:“此梁必藏玄机。”他取出一把小刀,小心地剖开梁木,果然发现里面插着一枚铜针,并刻有奇怪的符号。道士将针拔出,符文以朱砂掩盖,随后点燃一张黄符,念念有词。顷刻间,屋中阴冷之感散去,仿佛阳光重新洒满每个角落。
石明见此,大喜过望,连忙叩谢。然而,道士却缓缓说道:“此事虽解,然你可知鲁匠为何报复于你?”石明低头不语,心中也隐隐明白自己确有不当之处。
道士抚须而笑,道:“做人当以宽厚为本。木匠虽手艺不及你心中所愿,但你多次言辞苛责,岂不伤人自尊?他以恶报之,虽不可取,然若你能以和气待人,此事本可化解于无形。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可记住了?”
石明羞愧难当,连声称是。第二日,他亲自备了厚礼,登门向鲁匠道歉。鲁匠起初冷眼相对,但听到石明诚恳的致歉,脸色逐渐缓和,最终大度地一笑道:“既然你知错,那便揭过此事吧。”
自此,石明与鲁匠重归于好,两家交情日深,再未生怨。
几年后,石明的房屋屹立如初,村人常赞其稳固美观。他也因与人和善、慷慨助人而声名远扬。而鲁匠也因手艺精湛、为人改过而备受尊敬。人们都说:“宽厚之人,必得好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