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再来看戊戌变法的内容,不由得一声叹息

饺子历史迷 2024-12-19 18:34:19

19世纪末的清王朝摇摇欲坠,外面好多列强都在虎视眈眈,内部呢,各种势力混杂在一起,都盼着清政府倒台。

就在这个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几个进步人士看到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于是也想通过维新变法让国家变得富强起来。

但没料到这维新变法最后竟以他们的死和逃亡收场了。

后世有不少人觉得,要是当年戊戌变法成功了的话,中国就会跟日本一样,不再是半殖民地,变得富强起来。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现在再看戊戌变法的内容,真让人忍不住一阵唏嘘。

光绪是那时清王朝的皇帝,可有名无实,整个国家的实权都被慈禧一人掌控着。即便如此,在这样的状况下,光绪身为国君,对权力也是极为渴望的。

甲午战争失败了,光绪这才彻底明白,光靠洋务运动,去买西方的坚船利炮根本不顶用,在日本人跟前还是像纸老虎似的。他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完全不认可了,觉得这也没法让中国自立自强。

要想彻底解决中国当下遇到的困境,就得从中国最基本的体制入手。有这种想法的不只是光绪帝,民间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很多知识分子也盼望国家能进行改革。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进宫秘密劝谏光绪帝,还把信里有关从国民教育到国家政治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内容告诉了光绪帝。

在教育上,他们觉得应该废除八股取士,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开办新式学堂,培养那种既懂中学又通西学的人才。在经济方面呢,他们主张设立农工商总局,发展实业,鼓动民间投资,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在军事上,提出要改革军制,打造现代化军队,强化海军建设。

康有为与梁启超觉得,当年的中国只有来一场“大换血”,把老祖宗的思想都扔掉,才能获得新生。

可能是看到洋务运动失败了,变法的事儿传到慈禧那儿后,慈禧既没阻拦,也没口头应允,而是默许了。

就是说,你们该干啥干啥去,我就当啥都没瞧见。

眼瞅着慈禧这边都点头了,光绪在戊戌六君子的辅助下就开始大力改革了。

文教和经济方面进展得还算顺利,可在政治方面却老是受挫。

光绪只要想干点啥,守旧派就会整出各种各样的说辞,指责光绪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所以在那个时候,光绪首先得做的事儿,就是把朝堂里那些阻拦自己改革的守旧派,就像李鸿章、敬信这样的人给清除掉,撤了他们的官职。

可这些人都是慈禧跟前的红人,一瞅光绪这小皇帝想把自己给罢免了,马上就跑到慈禧那儿告状去了。这时候,慈禧对光绪干的那些事儿早就有好多不满了。

她默认变法是有前提的,就是不能碰自己的利益。看着光绪在朝中一个一个把自己的人除掉,她明显就坐不住了。

这个时候,正好是慈禧要把权力放给光绪的关键当口,可慈禧好像察觉到光绪有把自己弄下台的心思。

其实,光绪当时就有这样的想法。他心里明白,要彻底改革就不能有阻碍,而当时最大的阻碍就是慈禧,于是就产生了废黜慈禧的想法。

谁能想到这事竟被袁世凯出卖了呢。慈禧一知道光绪想对自己动手,马上起兵搞了政变,把光绪手里的权力都给没收了,然后就把他关在瀛台。光绪到死都没再从瀛台出来过,最后就在瀛台去世了。

你存在信息错误,戊戌六君子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并不包括梁启超和康有为。按照正确信息改写为:对于谭嗣同、康广仁等戊戌六君子,更是直接下达了追杀的命令。戊戌变法最后不到一百天就草草结束了。

看到这儿,肯定有很多人会想,要是没有慈禧从中作梗阻拦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就会成为中国版的明治维新了,中国也就能够翻身了。

可事实当真如此吗?

光绪以及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人太天真,想法太理想化了。先说说康有为和梁启超吧,他们俩本就是满怀着一腔爱国抱负的知识分子,可连个县官都没做过,根本就不了解朝堂上的实际状况。

维新派没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这道理,他们连自己的军事力量都没有,光指望一个没实权的皇帝,戊戌变法注定失败。

光绪帝呢,这么多年来,他身上争议可不少。有人觉得光绪是有本事的,可就跟明朝最后那个崇祯皇帝似的,想把国家好好整治一下,却发现国家早就病得不行了,干啥都不顺利,到处都有阻碍。

但当时的实际情形是,就算没有慈禧从中作梗,光绪也很难成功变法。这和日本当时的状况不一样,清朝在那时已经被很多列强视作肥肉了,列强每年能从清朝轻易获取大量好处,说什么也不会让清朝变法成功从而走向富强的。

一百年之后,以现在的视角去看,戊戌变法到底还是一场空欢喜。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