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科技史上,钱学森钱老的名字如雷贯耳,这位航天之父不仅为中国科技添砖加瓦,更是与夫人蒋英相濡以沫60余载,育有一双儿女:长子钱永刚和次女钱永真。
都说虎父无犬子,钱家的两个孩子也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钱永真选择定居美国,在音乐领域发展;钱永刚则留在国内,培养了数百名博士和硕士······
老一辈的爱情
钱学森与蒋英的爱情故事可以说平常但又不平凡,两人的家庭背景门当户对,钱家父亲是教育界翘楚,母亲出身书香门第。
蒋家父亲是国防事业的奠基人,母亲虽为日本人,却在抗日战争期间投身医护工作,将自己视为中国人。
缘分的种子早已埋下,两家世交让年幼的钱学森和蒋英有过短暂同住的经历。
1936年,蒋英随父亲赴欧洲深造,在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学习声乐,她天赋异禀,在匈牙利女高音比赛中一举夺魁,成为东亚地区首位获奖者,为中国争得了荣誉。
蒋英则成为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和世界闻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期间,培养了姜咏、傅海静等多名杰出学生。
他们的婚姻不仅是才子佳人的结合,更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两人育有一子一女,虽然子女没有直接继承父亲的科学事业,但也各自成才,为家族增光添彩。
钱永刚选择参军锻炼,虽然经历挫折但始终坚持不懈,钱永真则因年幼受到母亲启发,也走上了音乐之路。
钱永刚教授
儿子钱永刚的人生轨迹颇具戏剧性,1955年,年幼的他随父母从美国回到中国生活,1966年,18岁的钱永刚本该步入大学校园,却因特殊时期而无法如愿。
1969年,钱永刚正式入伍成为技术助理员,他在部队的经历充满了挑战和磨砺,1977年,当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时,钱永刚抓住机会,成功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
有趣的是,1978年钱永刚入校时,他的年龄在全系同年级中排第三,班上最小的同学竟比他小10岁!年龄差异给他的大学生活增添了几分独特的色彩。
毕业后,钱永刚的求学之路并未止步,1986年,38岁的他来到父亲曾经求学、亦曾执教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以自费公派的身份攻读硕士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他父亲钱学森在这个年纪已经是该学院的教授和喷气推进中心主任了。
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后,钱永刚毅然选择回国,投身计算机研究与教育事业,在国内,钱永刚先后在多所知名高校任教,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中国的计算机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教学工作,钱永刚还出版了《重读钱学森》一书,致力于传承父亲的精神,他努力的将钱学森的智慧和精神传递给新一代年轻人。
钱永刚的儿子钱磊也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30岁就已经是少校参谋,令人钦佩的是,钱磊强调独立奋斗,不借用祖父的名声,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担当和自信。
钱永真
女儿钱永真的人生轨迹则与哥哥有所不同,她出生于美国加州,自幼对音乐怀有浓厚兴趣。
在母亲蒋英的指导下,钱永真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音乐教育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选择回到美国定居,继续在音乐领域发展,传承母亲的艺术事业。
2024年10月12日至13日,为纪念蒋英教授诞辰105周年,一系列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园举行。
座谈会现场,钱永刚作为钱学森图书馆馆长出席,与妹妹钱永真一同讲述母亲蒋英的事迹、音乐成就与精神品格。
蒋英的学生代表祝爱兰、吴晓路、多吉次仁,以及曾受她指导的学生章亚伦、龚园等,也纷纷现身分享回忆,他们的讲述将蒋英教授的音乐人生娓娓道来。
钱学森家族的故事,就像一部跨越几代人的史诗,钱学森不仅在科学领域有卓越贡献,他的家族成员亦各自优秀,为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钱永刚通过教学和传播父亲精神继续影响下一代;钱永真在音乐领域发展传承母亲的艺术事业,他们的努力将钱学森精神代代相传。
钱学森精神是中国建设的重要精神财富,需要世世代代传承和发扬,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结语
从钱学森、蒋英到钱永刚、钱永真,再到钱磊,每一代人都在不同的领域为国家做出贡献,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钱学森夫妇的爱情故事,子女的成长经历,以及孙辈的独立奋斗,构成了一幅多彩的家族画卷。
在这个家族中,我们看到了科学与艺术的交融,看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更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担当。
参考:
温州医科大学《“迷弟迷妹”聆听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讲述科技报国的故事》
上观新闻《科学家妻子身份之外,蒋英的“爱的咏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