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碰撞:巴巴罗萨计划

芝兰学摄 2024-11-11 11:15:49

波兰、挪威、南斯拉夫、法国,比荷卢三国、希腊……这些欧洲大陆上的著名国家,在1941年时以尽皆沦为德国的仆从国或占领区;与此同时,苏联已用武力强占波罗的海三国,夺取了芬兰的卡累利阿与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还与远东的日本签下了中立条约以保障其安全。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的两年时间里,除去苏芬战争的“小插曲”外,苏德两国可以算作是“无往而不利”。看起来,欧洲只剩下孤悬于欧陆之外的英国,苏德的“欧亚战线”看起来是非常的稳固。

但真的是这样吗?

“生存空间”与苏德关系

1897年,德国地理学家弗里德里希·拉采尔,通过当时所流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以及生物学家奥斯卡·佩舍尔的学说论调,以“国家有机体”的观点研究国际政治,并催生出了一个新的政治名词:生存空间(Lebensraum)。拉采尔认为,国家与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极为相似;有机体需要养分才能生存,而国家内的民族应当尽可能地扩张自己的生存领域,即扩张领土来增加生存空间是必然的现象。

尽管追求“阳光下的土地”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已在本国革命当中彻底瓦解,但是“生存空间”的思想却并没有一同消失。

1925年,因啤酒馆政变而被捕入狱的阿道夫·希特勒所创作的《我的奋斗》里,就已表示德国人民必须追求所谓的“生存空间”:庞大的领土以及工农业所需的宝贵原料。希特勒认为东欧地区广阔的资源与德国所需的“生存空间”所匹配,如若攻占东欧地区则先驱逐杀害东欧其他民族(根据纳粹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斯拉夫人被认为是“下等人”),进而将德国人移居进所获得的“生存空间”。德国的意识形态理论家阿尔弗雷德·罗森堡甚至提出了占领苏联后设立辖区的观点(如包含波罗的海三国与白俄罗斯的“东方总督辖区”等)。可以说,纳粹德国进攻东欧地区尤其是苏联,是与其“扩大生存空间”相匹配的。

虽然自纳粹党上台以来,苏德关系便表现出紧张态势。但由于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加上慕尼黑会议的影响,使得苏德两国开始出现秘密接触。1939年8月23日,在苏联与英法仍举行公开谈判之时,德国就已与苏联签订了极具争议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又称“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

这一条约泄露之后,全球哗然,德国的对手英法,乃至于德国的法西斯盟友日本都对该条约表示惊讶与愕然(日本认为这与德国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相矛盾,时人戏称为“斯大林加入了《反共产国际协定》”)。在条约当中,苏德不仅承诺任何一方政府都不会与另一方结盟或援助另一方敌人外,还设定了波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的势力范围;同时还确定了苏德间工业原料与高科技武器装备的交换。在协议签订后的1939年9月1日,德国便开启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帷幕——闪击波兰,波兰被瓜分之后,苏德两国还在波兰境内进行联合阅兵;随后的11月30日,苏联在交涉领土无果后,便迅速入侵只有三百万人口的小国芬兰,并在三个多月后迫使芬兰割让出了11%的领土;在这期间,苏联还吞并了波罗的海三国;而到了1940年6月,除了孤悬于大陆外的英国与伊比利亚的西葡两国外,西欧的主要国家都已被德国所攻占,在这一时期,苏德的“同盟战线”可谓是异常强大。(图为苏德联合阅兵)

然而在1940年的春季,随着战事的逐步扩大,德国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出现问题。其中资源缺乏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给两国带来大量好处,但苏德两国仍然对彼此的一举一动产生猜疑心理。在西欧战事逐步平息后,作为“欧洲火药桶”的巴尔干地区又成为了苏德利益的冲突区域。虽然苏联获得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但德国显然是巴尔干地区的最大获利者:1940年9月-1941年3月,匈牙利、保加利亚与罗马尼亚,以及后来的南斯拉夫通过《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加入轴心国;5月,德军占领希腊本土与克里特岛。

此前苏联也表示希望成为轴心国的一部分,并在1940年的最后两个月向德国提出商议与修正案,但在此后未得到回复。随着苏联加入轴心国的前景越来越小,加上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矛盾与利益分配不均,苏德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战争准备德国方面:考虑到苏德之间迟早会因为利益问题或领土争端而互相开战,德军为此在半年以前就已积极准备对苏战备。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签下了“21号指导”,命令德军最高统帅部准备“快速的击倒苏联”。为了准备发起攻击,希特勒将320万人调遣至德苏边界;到了1941年2月,德军已在罗马尼亚和苏联边界部署了约70万人。同时,为欺骗苏联战略,德军还在1941年4月发起了一连串佯装进攻英国的作战,造成大肆进攻英国的假象。至1941年6月,德军对苏作战部队已陆续集结完毕,主要部队如下:1.北方集团军群(由威廉·里特尔·冯·里布元帅指挥)总兵力为3个集团军与1个直属军,共计8个军、29个师,约71万人左右。主要作战方案为沿波罗的海国家北上苏联,并最终攻占列宁格勒。2.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总兵力为4个集团军,共计16个军、50个师,数量达到了庞大的130万人左右。主要作战方案为进攻苏联重镇斯摩棱斯克,穿越现今的白俄罗斯地区,最终目标为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3.南方集团军群(由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总兵力为4个集团军,共计9个军、35个师,约101万人左右。主要作战方案为占领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地区,并继续向“俄罗斯的母亲河”——伏尔加河推进,直到占领蕴含丰富战略资源的高加索地区。

在主要部队之外,另有包括23个步兵师在内的近30个师,作为德军大本营预备队跟随行动;驻扎挪威的第20集团军也将配合作战;在冬季战争后,芬兰便于德国达成了一系列的军事合作,导致部分德军已驻扎在芬兰境内,并会与芬兰军队一同进攻苏联。

苏联方面:相比于整装待发的德国来说,苏联的情况则尤为复杂。尽管苏联情报部门已经多次发出战争逼近的警告,但直到战争爆发前,斯大林都没有认真准备应付德军的可能入侵。同期的德军佯攻英国也给了斯大林错觉,即德军并不会进攻苏联。

其次,则是影响苏联深远的“大清洗”。1936年-1938年的“大清洗”不仅清洗了大量政治干部,对于军队也产生了消极影响:苏军当中,包括3名元帅在内的3万名军事成员被“清洗”,富有作战经验的将领的损失,带来的结果就是大量年轻但无训练技能的将领进入苏军,苏军集团军司令员的平均年龄甚至比德军集团军司令员小了12岁,至1941年,75%的苏军军官尚未任职1年。

在军事装备方面也是极为复杂的情况。一方面,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的两个五年计划中,建设了苏联本国的军工产业,至1941年,苏军总人数已超过500万人,而且苏联大规模的军事动员使得苏军的人数一直稳定增加;苏军还拥有11万门火炮,2.5万辆坦克以及近2万架战机,仅在苏德边境上,苏军就部署了包括1.4万辆坦克,9000架战机在内的近300万人。实力不可谓弱小。

然而,大多数苏军单位在战争爆发时都保持和平时期的状态,受互不侵犯条约影响,苏联空军一直到战争爆发前都被禁止攻击德国的侦查飞机,而任由大量德军侦查飞机进入苏联领空勘测,在德军勘测当中还发现苏联空军的战机都紧密排列在跑道旁,这使得苏联空军一旦遭遇空袭,将难以起飞多数飞机;不只是空军如此,纵使苏联拥有不逊于德国的坦克与火炮部队,但由于部队联系、保养维护、通讯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其部署能力较差,武器也缺少必要维护。

苏军内部的问题已不是第一次被德国人所察觉,早在冬季战争中,面对人口稀少,武器装备悬殊的芬兰,兵力(投入超过45万人)、坦克、飞机都高于芬军的苏军,却因上文的种种缺陷而造成了大量伤亡,至冬季战争结束时,苏军已在这个北欧小国上付出了12.6万人阵亡、18.8万人负伤,5500人被俘的高昂代价(苏联:芬兰伤亡比高达5:1)。苏军内部的腐化和战斗力的低下,使得希特勒认为仅用数月便可击败苏联,并留下了那句“经典名言”:

“苏联就像一栋破房子,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栋屋子就会倒下来”

开战!

1941年6月22日,凌晨3:45分(一说为4;30分),320万的德军地面部队迅速投入东线攻势,罗马尼亚、匈牙利等仆从国的部队也跟随德军步伐进入苏联,芬军也在“收复冬季战争割让领土”的目标下与德军一同进攻苏联。至此,德军的巴巴罗萨计划(德语:Unternehmen Barbarossa)正式拉开帷幕。

德军的攻击速度之快使得苏军的防御计划完全瘫痪,原本苏联所预测的情况是:一旦德国对苏联发起攻击,其担任先锋的装甲部队便会被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集团军歼灭,苏联机械化集团军在消灭德军装甲部队后便会和步兵部队一同歼灭剩余的德军步兵。

但在德军的高速作战面前,苏军的作战计划顿时失灵:德军在6月22日发动进攻,北方集团军的曼施坦因即率领第56摩托化步兵师快速渡过北德维纳河,并于6月26日攻占陶格夫匹尔斯(现拉脱维亚第二大城市);7月8日,德军第4装甲集团便占领了普斯科夫,破坏了斯大林防线——这一全长2000公里的漫长防线,至此,除纳尔瓦(爱沙尼亚第三大城市)外,波罗的海三国均已被德军控制。在罗马尼亚,德军第11集团军与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群进攻苏联,并夺回苏联此前占领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而在此前的布罗迪战役中,德国陆军元帅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更是使得苏军第5、第6集团军多数部队失去战斗力。

中央集团军群进展更为顺利:6月26日,德军第18装甲师就已攻占明斯克(今白俄罗斯首都);6月27日,古德里安指挥的第2装甲集群与霍特指挥的第3装甲集群在明斯克会师,德军在取得深入苏联纵深200公里后的战绩的同时,还包围了苏军第3、第4、第10及西北方面军的第11集团军共60万人,苏军最终仅有约20万人突围,而德军在此仅伤亡约1.2万人;7月10日,德军第10装甲师渡过第聂伯河;8月24日,中央集团军向南转向乌克兰,挺进顿涅茨克及克里米亚的工业区。

从1941年6月22日开始,仅两个月的时间,苏联就已被德军快速穿插包围,门户大开。

继续深入

波罗的海三国被德军占领后,苏军第34集团军曾于8月12日在旧鲁萨(诺夫哥罗德州第三大城市)开展反攻,却因后方暴露而被德军夹击,反攻失败。至9月初,列宁格勒周边城市均已被德军占领(原芬兰重镇维堡也已被芬军占领),德军开始围攻列宁格勒,长达872天的列宁格勒围城战开始了。

1941年8月16日,德军第11集团军占领尼古拉耶夫,20日德军占领赫尔松,22日占领尼科波尔。苏军南方面军被压缩至敖德萨(今乌克兰西南部港口城市),苏军依托黑海的苏联舰队,坚强反击,造成德国-罗马尼亚联军约9万人伤亡,但最终由于德军突破彼列科普地峡并威胁克里米亚半岛,苏军不得不撤出于10月16日敖德萨。

而在此之前,9月16日,克莱斯特的第1装甲集群与古德里安的第24装甲军在基辅以东120公里的罗克费特沙会师,两军会师代表着苏联重镇基辅已被德军包围;更令苏军惊讶的是,苏军当时最强的西南方面军此刻就在包围圈当中。9月26日,德国第6、第17集团军与中央集团军群第2集团军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不断缩小包围圈,并最终围歼了超过60万苏军(其中约20万苏军伤亡,超过40万苏军被俘)。基辅围城战役,这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包围战以苏军惨败告终。

早在1941年9月6日,希特勒就发布了第35号训令,代号“台风”行动,计划先将莫斯科正面的苏军分为两个包围圈加以歼灭,然后顺势攻占莫斯科。9月30日,德军包围了苏联第50军团并突破布良斯克防线,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爆发。在德军猛烈进攻之下,10月6日,德军第7、第10装甲师占领维亚济马,第17装甲师也攻占了布良斯克。尽管台风行动歼灭了66万苏军(多数被俘),给苏联带来沉重打击,迫使朱可夫紧急重组防线;但由于苏军不计伤亡的顽强防守,迫使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推迟了两个星期,对于德军尽快占领莫斯科的行动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

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结束后,德军各部队认为攻占莫斯科已是势在必得,然而越靠近莫斯科,德军发现推进速度开始减缓:10月底,古德里安在图拉的攻势中遭到泥泞阻碍,在一周后才得以推进;11月底,德军第3装甲集群渡过莫斯科运河,却被苏军反推回原战线;莫斯科西北部的小城希姆基已被德军攻陷,然而德军却无法对莫斯科展开进一步攻势。古德里安被迫承认:“对莫斯科的进攻失败了,我们遭遇了败绩。”

11月开始的莫斯科战役,使巴巴罗萨计划达到最高潮,尽管负责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正处在秋冬泥泞的恶劣环境之中,后勤补给严重短缺,但仍被要求继续进攻;1941年12月初,德军进攻已达到极限,前锋部队已经推进至莫斯科市郊,部分德军部队甚至可以望见克里姆林宫的螺旋状尖塔。然而此时莫斯科仍有大量后备部队,这些部队拥有良好的冬季装备和补给,莫斯科地区的平民甚至于共青团员都被发动起来抵抗德军攻势,这使得逼近莫斯科的德军被全数击退,并在接下来的反击战中推回了冬季前的战线。

计划结果与后续

在苏德战争的前6个月当中,德军的闪击作战给苏军带来了极大震慑,德军在半年时间内便夺下了苏联西部的庞大领土(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以及波罗的海三国),获得领土的面积不亚于一战后期,德国与苏俄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

在军事层面,德军给苏军造成的伤亡可谓是“巨量”:根据苏联国家档案记载,在“巴巴罗萨计划”的6个月当中,苏军阵亡人数达到56.6万人,超过133万人负伤;在德军数次的围歼战中,超过300万苏军被俘。可以说,苏军在损失了大量部队与武器装备的情况下,还能在12月的莫斯科保卫战中坚守抵抗,并最终一举反推,这是对苏军以及其背后军工实力的最好肯定。

与此同时,在苏军顽强的抵抗之下,德军也付出了一定伤亡。根据德军医疗报告显示,德军付出了70万人的伤亡代价(其中约17万人阵亡),驻挪威的守备军约2.8万人阵亡,另有一万余人被俘,2000余辆德国坦克被击毁(德军一开始投入的坦克数量为4300余辆),在整场计划当中,德军的伤亡人数远低于苏军。

然而,德军却未能完成计划当中最重要的目标——攻占莫斯科。在一连串的胜利面前,德军低估了苏军的抵抗能力和意愿,却忽视了德军的战力因为补给困难,战线拉长等因素而逐渐减弱。同时,德军对于苏联的后备部队存在错误估计,在几十万几十万得苏军被围歼之后的1941年底,苏军已经重建、扩张了等同825个师级单位的苏军部队。苏军庞大的后备军力使得尚未全体动员的德国力不从心。

随着冬季的降临,补给困难、战线过长、推进速度减慢的德军已再无开战之时的“神速”,等待他们的,只有苏联军队一次更比一次猛烈的反扑……

0 阅读:1

芝兰学摄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