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联社报道,特朗普宣布对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加征10%至49%的关税。这一决策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国际经济与政治舞台上掀起惊涛骇浪,仅仅48小时,后果便迅速显现,而美国民众也首当其冲,承受着巨大代价,愤怒情绪在3亿美国人中不断蔓延。
特朗普政府给出的加征关税理由,是试图解决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问题,期望借此推动制造业回流,重振美国经济。然而,现实却远非如此简单。从经济基本原理来看,贸易逆差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包括各国不同的经济结构、消费偏好、储蓄率以及汇率等,绝非单纯依靠关税手段就能轻易扭转。
特朗普(资料图)
在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的消息传出后,全球金融市场瞬间陷入恐慌。美股市场率先遭受重挫,短短48小时内,美股三大指数接连打破近四年来的单日下跌纪录。其中,纳斯达克指数累计跌幅超过9%,标普500指数狂泻近6%,道琼斯指数也下跌了5.5%。道琼斯更是创下历史上第四次单日暴跌超2000点的“糟糕成绩”。仅仅两天时间,美国股市总市值累计蒸发接近6.5万亿美元,如此巨额的财富瞬间消失,相当于英国两年的GDP总量,这对美国资本市场无疑是一场“大屠杀”。
以科技行业巨头苹果公司为例,由于其高度依赖中国制造供应链所带来的成本优势,并且中国市场是其极为重要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地。在中国宣布对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后,苹果公司股价在两日内大幅重挫20%,数千亿美元的市值瞬间化为泡影。同样,波音、通用电气、耐克等众多行业龙头企业,也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面临着市场需求萎缩与生产成本飙升的双重困境。
资本市场的动荡只是一个方面,美国普通消费者也切实感受到了压力。随着关税政策的出台,美国国内物价迅速上涨。中国是美国重要的商品进口来源国,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丰富且价格实惠的选择。然而,随着关税增加,这些商品的成本大幅提高,最终这些成本转嫁到了美国消费者身上。从日常的生活用品如牙膏、肥皂,到电子产品等,价格纷纷上涨。美国消费者为了避免未来支付更高价格,开始出现恐慌性抢购潮,超市里的货物被一扫而空,甚至连美国本土制造的商品也未能幸免。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的中小企业在这场关税竞争中同样深受其害。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限制,在市场中缺乏强大的议价能力。面对原材料价格因关税而上涨的压力,它们难以将增加的成本完全转嫁给终端消费者,导致企业利润率被严重压缩。许多中小企业不得不面临减产甚至破产的风险,大量员工面临失业危机。据相关数据预测,如果关税战持续升级,美国将可能失去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这无疑将给美国社会带来沉重打击。
在国际上,美国的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众怒。中国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迅速做出回应。4月4日,中国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同时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起诉美方相关做法,并采取了如将多家美国实体或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或不可靠实体清单、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等一系列反制措施。
美国的传统盟友们也纷纷表达不满。欧盟对美国的关税政策表示强烈谴责,警告称这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可怕后果”,并威胁采取反制措施;加拿大总理宣布对美国汽车对等征收25%关税;法国敦促欧盟通过数字服务税瞄准美国大型科技公司;英国也在起草可能征收报复性关税的美国对象产品清单。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也纷纷站出来反对美国的关税政策。
面对国内民众的愤怒、经济的动荡以及国际社会的反对,特朗普政府却似乎并未改变其强硬立场。特朗普仍然宣称关税政策是保护美国国内经济的有效方式,是为美国争取更好贸易条款的有力谈判筹码。然而,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认识到,这场关税竞争带来的并非胜利,而是无尽的痛苦与损失。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国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人舒默估计,美国一个家庭平均每年将自掏腰包多支付5000美元来承担这些关税。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于3月31日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约六成受访美国人不赞成本届美国政府处理关税和贸易谈判的方式。
这场由特朗普发起的全球关税战,在短短48小时内就已让美国付出了惨痛代价。股市暴跌、消费者恐慌、中小企业艰难求生、国际形象受损,美国民众的愤怒情绪也在不断累积。而这一切,或许仅仅只是开始。如果特朗普政府不能及时调整政策,寻求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贸易争端的途径,那么美国经济和社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也将越发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