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留下一烂尾工程,荒废2000年,仍被联合国评为“天下第一”

小彭的灿烂 2024-12-15 07:22:58

文|小彭的灿烂笔记

编辑|小彭的灿烂笔记

声明:本文陈述内容参考的“官方信息来源”,均赘述在文章末尾,感谢支持。

【前言】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杜牧的《阿房宫赋》让无数人对秦始皇时期的阿房宫,充满了无尽的想象。

这座宏伟的宫殿,承载着秦始皇的雄心壮志,却最终成为了烂尾工程,在历史的长河中荒废了两千多年……

可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烂尾工程,却被联合国评为了“天下第一”。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阿房宫又有哪些传奇故事呢?

【阿房宫的兴建背景】

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 221 年统一六国后,咸阳人口急剧增多,原有的王宫显得拥挤不堪。

为了满足自己对宏伟宫殿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展现秦朝的强大实力和彰显自己的权威,秦始皇决定修建一座史无前例的宫殿 —— 阿房宫。

阿房宫的选址也经过了精心的考虑,它位于渭水南岸的上林苑中,地势开阔,风景秀丽,同时这里距离咸阳不远,便于秦始皇对国家的管理和统治。

为了建造阿房宫,秦始皇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参与阿房宫建设的劳工多达七十万人,这一数字足以显示出工程规模之宏大。

要知道在古代生产力相当低下、没有机器助力的情况下,如此众多的人力投入,足见秦始皇对阿房宫建设的重视程度。

阿房宫的设计也非常宏伟壮观,它分为前殿、后宫、楼阁、亭台等多个部分,宫殿之间有宽阔的道路和桥梁相连。

整个宫殿的建筑面积达到了数百万平方米,堪称古代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当时秦始皇下令从北山挖掘石料,从蜀国和荆楚砍伐木材,只为保障工程所需的建筑材料。

尽管阿房宫工程浩大,面临诸多困难,但在秦始皇的坚持驱使下,建设工作依旧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其占地面积已达六十万平方米,即便仅进行了两年多,也能看出倘若建成,将会是何等壮观的一座宫殿。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倾注秦始皇如此多心血的宫殿,竟然有朝一日会“烂尾”……

【阿房宫缘何 “烂尾”】

秦始皇嬴政在公元前 210 年东巡途中突然驾崩,这一事件对当时诸多正在进行的大型工程,都产生了极大影响,阿房宫的修建工程便是其中之一。

要知道,秦始皇陵从嬴政继位之初便开始修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秦始皇驾崩之时,皇陵尚未完全竣工。

出于让这位千古一帝尽快入土为安的考量,同时皇陵后续工程也急需大量人力来完成,于是朝廷决定将原本参与阿房宫建设的众多劳工抽调到骊山,去继续修建秦始皇陵。

就这样,阿房宫工程在人力大量流失的情况下,被迫无奈停工,原本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戛然而止,只留下了未完成的部分建筑基础,静静等待后续的命运安排。

秦二世胡亥继位后,一开始是有意继续修建阿房宫的,毕竟这是先帝生前规划的重要工程,若能建成,也可彰显秦朝的国威与实力。

所以,他从秦始皇陵墓工程中调出了一部分人力,重新启动阿房宫的修建工作。

而当时秦朝的社会矛盾已经极为尖锐,秦始皇在位期间的大规模建设以及严苛的律法等,早已让百姓不堪重负。

秦二世不仅没有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来缓和矛盾,反而变本加厉,继续加重对农民的压迫与剥削,使得民怨沸腾。

终于在秦二世元年(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发动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天下各地纷纷响应,秦朝的统治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之中。

面对如此汹涌的起义浪潮,秦朝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镇压起义、维持统治上,根本无暇顾及阿房宫的修建工程。

而且,随着局势的愈发严峻,秦朝内部对于是否还要继续修建阿房宫也产生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等人都曾劝阻秦二世停建阿房宫,可却被问罪处死。

到了秦二世三年(公元前 207 年),赵高作乱,将秦二世劫持并逼迫其自杀,秦朝的统治至此摇摇欲坠,阿房宫的修建工程彻底失去了继续下去的可能,最终彻底沦为了 “烂尾工程”,只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想象……

【阿房宫名字由来】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动人的传说,秦王嬴政小时候曾在邯郸城生活,在那里,他爱上了一个邯郸女子,名为阿房女,原名夏玉房,大家都亲切地叫她阿房。

据说这阿房女可是赵国神医夏无启的女儿,生得极为美丽,用吕不韦的话说那便是 “好一个绝色美女啊”,就连韩非认识她以后都沉醉于她的美貌,做那美丽的 “郑州之梦”,名将蒙恬也对她念念不忘呢。

秦始皇见她时,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好美”,可见其对阿房女的钟情程度。

后来嬴政回到秦国登基,统一了六国,建立起伟大的秦王朝,这时他想起了还在赵国的旧爱阿房女,便想立她为大秦的皇后。

可这一想法却遭到了大臣们的全体反对,大臣们觉得一个赵国女子是无法匹配秦始皇的尊贵身份的。

阿房女夹在秦始皇和众位大臣中间,她心里也是深爱着秦始皇的,不愿看到秦始皇因为自己的事和大臣们产生嫌隙,最后竟选择上吊自尽,香消玉殒在了秦始皇的怀里。

秦始皇悲痛万分,为了纪念这位自己深爱过却没能在一起的女子,便下令修建了一座繁华壮观的宫殿,还以阿房女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宫殿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阿房宫。

这个爱情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以至于人们一提起阿房宫,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秦始皇与阿房女之间这段凄美又遗憾的爱恋。

但这却只是流传于民间的故事,在正史记载中,关于阿房宫名字的由来也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

一种说法是 “阿,近也,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意思是这座宫殿位于渭水南岸,距离秦朝的京城咸阳很近,所以才被叫做阿房宫。

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解释名字的由来,也体现出当时在都城周边进行大规模宫殿建设的布局考量。

还有一种观点是从宫殿的形状上来解释,认为阿房宫 “四阿旁广”,“阿” 在古代的字义里有曲曲折折、弯弯绕绕的意思。

而阿房宫有着诸多回廊,整体建筑结构盘结旋绕、廊腰缦回、屈曲簇拥,呈现出这种曲处繁多的风格特点,所以依据其形状取名为阿房宫。

另外,也有说法称阿房宫起初只是一个类似小名的称呼,秦始皇一开始并没有想好要给这座正在修建的宫殿取什么正式的名字,恰好宫殿靠近山脉,就暂时取名为阿房宫。

本想着等宫殿正式修建好后再给它起一个更契合其恢宏气势、配得上它规模的名字。

但没料到秦始皇在阿房宫建成以前就驾崩了,于是也就没人再来给它重新取名,“阿房宫” 这个名字便这样沿袭下来,一代代传至后世。

【“天下第一宫”】

后世对于阿房宫的关注从未停止过,诸多文人墨客都曾通过诗词文章等形式,对其进行描述与反思。

其中,杜牧的《阿房宫赋》可以说是影响深远,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他将阿房宫的宏伟奢华展现在世人眼前,同时又借古讽今,指出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揭示出秦朝灭亡的教训,警醒着后世之人。

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地考察后,确认秦阿房宫遗址建筑规模和保存完整程度,在世界古建筑中名列第一,属世界奇迹和著名遗址之一,进而将阿房宫誉为 “天下第一宫”。

这一评定让阿房宫在历史文化层面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去了解它背后的故事、探究它所承载的历史价值。

【结语】

现如今,阿房宫已然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无论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还是世人对于它宏伟的称赞,都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可以说,阿房宫就是古代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我们应该加强对阿房宫遗址的保护和研究,让这座 “天下第一宫” 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上。

参考资料:

镇坪县人民检察院在 2024-06-17关于《秦始皇留下的烂尾工程,荒废2000年,却被联合国评为“天下第一”》的报道

北青网在 2023-11-08关于《被项羽火烧的阿房宫其实是个烂尾楼》的报道

阿房宫遗址

0 阅读:1

小彭的灿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