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能挡住以色列?公开威胁胡塞武装高层:下一个斩首的就是你

军志方略 2024-12-27 11:28:16

距离哈马斯前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被暗杀,已经过去了快半年。12月23日,以色列防长卡茨突然打破沉默,高调承认了这一事件。这一迟到的“认领”,并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以色列的军事能力,而更像是一种警告——这一次,以色列的目标瞄准了也门的胡塞武装。

卡茨的表态直接而凌厉:“我们将摧毁胡塞武装的战略设施,斩首他们的领导人,就像我们对哈尼亚、辛瓦尔和纳斯鲁拉做的那样。”这番话等于明牌告诉胡塞武装:你们的高层,已经被列入我们的猎杀名单。

这场迟来的承认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意图?以色列的“斩首行动”又是如何展开的?胡塞武装面对这场公开威胁,又该如何自保?

哈尼亚的死并非偶然,而是以色列精密情报与执行能力的再次展现。他当时正在德黑兰参加伊朗新总统的就职典礼,现场安保极为严格,但以色列仍能精准锁定目标并实施刺杀。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加沙的辛瓦尔在重重围剿中被清除,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则在空袭中丧命。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以色列的“斩首行动”有两个关键特点:精准无误和出其不意。

首先,是对目标动向的精准掌握。从哈尼亚到纳斯鲁拉,每一场行动的执行,似乎都建立在对时间、地点的精准把控之上。无论目标身处怎样的保护之中,都逃不过以色列的天罗地网。

其次,是高效的情报支持。外界普遍认为,以色列的情报来源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先进的监听技术,二是内部的“内鬼”。监听设备能够截获通信信息,而“内鬼”则可以提供具体行踪。纳斯鲁拉的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据传伊朗圣城旅指挥官卡尼当天前往黎巴嫩与纳斯鲁拉会面,没想到这场会面直接暴露了纳斯鲁拉的位置,最终招致了以色列空军的轰炸。

这样的战术不仅让敌人胆寒,也将胡塞武装推到了悬崖边缘。

胡塞武装能否逃过以色列的“猎杀”?以色列这次高调发声,无疑是对胡塞武装发出的明确威胁。而胡塞武装要想躲过以色列的“斩首行动”,恐怕得做好两件事。

第一件事:清理内鬼。无论多么隐秘的藏身之地,只要情报被泄露,就等于把生死交到了敌人的手里。以色列对哈尼亚和纳斯鲁拉的精准打击,离不开内线的情报支持。黎巴嫩的真主党曾因为高层接连遭到斩首,指挥系统一度陷入混乱,战斗力大幅下降。这种惨痛教训,足以让胡塞武装引以为戒。

第二件事:升级通讯防御。以色列在情报战中,技术手段同样堪称一绝。例如,今年9月,以色列通过引爆黎巴嫩境内的通讯设备,导致数千人伤亡。胡塞武装如果忽视这一点,很可能会成为下一次技术打击的目标。他们需要全面排查现有的通讯设备,及时更换可能被植入后门或监控漏洞的工具,同时尽量减少重要信息通过电子设备传递,以此降低被监听和定位的风险。

除了以色列,胡塞武装还要警惕美国的介入。以色列与美国情报部门的合作向来紧密,比如辛瓦尔被暗杀后,以色列曾公开感谢白宫提供的信息。这表明,以色列的情报体系早已与美国深度绑定。

以色列为何对胡塞武装穷追不舍?答案显而易见。胡塞武装不仅是也门战场的重要势力,更被认为是伊朗在该地区的重要代理人。如果能够瓦解胡塞武装,不仅可以削弱伊朗在也门的影响力,也能间接打击伊朗支持的其他武装力量。

更重要的是,胡塞武装近年来频频对以色列发起挑衅。今年12月24日,以色列军方宣布,在境外拦截并击落了一枚从也门飞向以色列的发射物。这一事件无疑加剧了双方的敌对情绪,而以色列的报复行动恐怕已经在路上。

但问题在于,这种“斩首行动”真的能一劳永逸吗?从历史经验来看,军事打击往往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无法根本改变局势。即便以色列成功清除了胡塞武装的高层,也未必能彻底瓦解这一组织,反而可能激化冲突,引发更激烈的报复。
0 阅读:14

军志方略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