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曹操几乎每一场重要战役都亲自上阵,即便年近花甲,他依然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
这看似疯狂的举动,背后却藏着一个血淋淋的历史真相: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不亲自带兵打仗的开国君主,最后都沦为了傀儡,甚至横尸街头。
连唐朝开国皇帝李渊都因为不亲征,最终被自己的儿子李世民逼宫退位。
李渊
第一章:不上战场的皇帝,都死得很惨楚怀王熊心做梦都没想到,他这个楚国的君主,最后会死在自己的臣子手里。
楚怀王熊心(义帝)
想当年,项梁带着他起兵反秦时,熊心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项梁一路打仗拼杀,熊心就在后方坐享其成。他以为,这样的好日子会一直过下去。
可项梁战死的消息传来,一切都变了。此时的熊心手里有兵权,完全可以像其他开国君王一样亲自带兵。但他偏偏不愿意吃这个苦,而是把大权交给了宋义。
宋义没掌权多久,就被项羽杀了。项羽夺了兵权,直接成了楚军的实际掌控者。熊心这个楚怀王,反而成了个空架子。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项羽灭了秦朝,就派人把熊心给杀了。
更惨的是更始帝刘玄。绿林军造反成功后,军中诸将推他当皇帝。刘玄整天躲在后方享乐,把打仗的事情全权交给手下。结果没过多久,他就被赤眉军给宰了。就算不死,他这辈子也只能是绿林军手中的傀儡。
这些人的教训还不够惨?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例子更能说明问题。
李渊建立唐朝后,把打仗的重任交给了儿子李世民。他自己在长安城享清福,以为这样就能高枕无忧。哪知道,这一招反而坏了事。
李渊
李世民打了胜仗,军队都跟着他。连李渊身边的禁军,都偷偷听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才发现自己连个靠得住的兵都没有。
最后的结果如何?李世民成了太宗皇帝,李渊这个老子反倒被儿子逼着让位。这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是头一遭。
李渊最后在太极宫里,看着儿子李世民穿着自己的龙袍,坐在自己的龙椅上,不知心里作何感想。
李世民
这样的教训还少吗?东汉末年的董卓,他带兵打仗的时候,天下无人能敌。后来他当上了相国,整天就知道吃喝享乐,把军权交给了手下。结果怎么样?被心腹吕布一把火烧死在了凤翔。
古人常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但这话说得不全面。在乱世之中,守住自己的小命才是最难的。那些不愿意自己带兵打仗的君主,一个个都落得个悲惨下场。
你要问,他们为什么不学曹操那样事事亲力亲为?说白了,还不是图享受、怕吃苦。可在乱世,享受就是最危险的事。你不去战场上拼命,就等于把自己的命交给了别人。
这就好比你开了一家公司,自己整天游山玩水,把一切都交给经理人打理。到头来,这经理人怕是要坐上你的位置。在乱世,这种事情更容易发生。
李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以为自己是皇帝,就高枕无忧了。哪知道,正是因为当了皇帝才更危险。儿子手握重兵,他却只能在宫里看着龙椅被人夺走。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在乱世,不想当炮灰,就得自己上战场。曹操深谙此道,所以宁可累死在马背上,也要亲自带兵。
这种选择,不是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形势逼着他不得不这么做。乱世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根本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第二章:兵权比江山更重要曹操的《述志令》写得很直白:"吾所以不拱手而守府城者,将欲以此自保也。"说白了,就是不想交出兵权。这话听着刺耳,但道出了权力游戏最真实的一面。
韩信的例子就在眼前。当年他跟着刘邦打天下,战功赫赫。可后来刘邦让他交出兵权,韩信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交了。结果怎样?被吕后骗去参加鸿门宴,一刀毙命。
韩信临死前才明白,他最大的错误不是去赴宴,而是交出了兵权。一个将军没了兵权,就像老虎没了爪牙。这个道理,曹操早就明白。
韩信
有意思的是,曹操对待手下大将的态度。许褚、典韦这样的猛将,看似是曹操的亲信,但从来没有掌握过独立的兵权。张辽、徐晃这样的名将,也只能带领偏师作战。这哪是什么用人不疑,分明是不敢给他们做大的机会。
荀彧算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了。可曹操把政务交给他处理,军权却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荀彧再有才能,也只能在后方处理政务,从来没有带过兵。
这种做法看似多疑,实则明智。东汉末年的教训还少吗?董卓信任吕布,结果让吕布抱着美人喝酒的时候,一把火烧死在凤翔。袁绍信任审配,结果让审配掌握了大权,最后连自己的儿子都控制不了兵权。
有人说曹操多疑,可你换个角度想想:在那个人命如草芥的年代,不多疑的人能活到最后吗?
曹操打仗亲征,看似是在拼命,其实是在保命。你别看他整天在马背上颠簸,但这样反而最安全。打了胜仗,功劳是他的。就算打了败仗,也没人敢动他,因为兵权在他手里。
这就像现在的公司老板,自己不管事,全权交给职业经理人。等到公司做大了,这职业经理人怕是要坐上你的位置。在乱世,这种事情更容易发生。
曹操深谙此道。他不但自己紧握兵权,连儿子曹丕都没让掌握过大规模军队。这哪是什么父子情深,分明是把权力看得比亲情还重。
后来的历史证明,曹操这种做法是对的。他死后,曹丕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因为没有军权,很快就被司马家族控制。到曹奕时,曹家的天下就完了。
这让人想起一句老话:枪杆子里出政权。在乱世,军权就是命根子。你把军权交给别人,就等于把自己的命交给别人。这种事,曹操才不会干。
所以当有人劝曹操交出兵权时,他写下了那篇著名的《述志令》。表面上是在解释,实际上是在宣誓:别想让我放手。
有趣的是,曹操对儿子们的态度。他让曹丕留在后方处理政务,却带着曹彰、曹植四处征战。这哪是什么偏心,分明是不想让储君掌握兵权。在他看来,江山可以传给儿子,但兵权必须握在自己手里。
看透这一点,你就明白为什么曹操总是亲征了。不是他非要当将军,而是不当将军就得当炮灰。在那个你死我活的年代,这种选择,根本就不是选择。
第三章:打江山要趁早 - 开国皇帝的血泪史刘邦从沛县起兵那天起,就没想过当个甩手掌柜。项羽在背后笑他是"沛公",可刘邦根本不在乎。他整天骑着马,带着韩信、萧何这帮兄弟四处征战。
等打进关中时,有人劝他:"您现在是诸侯了,该享享福了。"刘邦笑了笑,继续带兵打仗。别看他五十多岁了,该冲锋的时候一点不含糊。
荥阳之战最能说明问题。当时项羽猛攻不断,刘邦的兵马死伤惨重。有人劝他撤退,刘邦却说:"我就是死,也要死在阵前。"就是这股劲头,让他的将士们死心塌地跟着他。
有意思的是,刘邦得了重病还要打英布。大臣们都劝他:"您都这样了,让将军们去打就行了。"刘邦却说:"打仗这种事,我不亲眼看着不放心。"
再看看光武帝刘秀。昆阳之战的时候,他才起兵不久,手下就几千人。王莽的大军压境,二十万对三千,谁能想到他会亲自上阵?
当时的场面很惨烈。敌军的箭雨像下雨一样密集,刘秀的贴身侍卫都死了好几个。可刘秀不但没退,反而冲在最前面。结果怎样?二十万大军被他打得落花流水。
打赢这一仗后,刘秀的名声彻底打出来了。各路诸侯都说:"这人是真有种,跟着他干没错。"
这就是高明之处。你上阵杀敌,士兵们自然把你当成自家兄弟。你整天在后方享福,士兵们凭什么为你卖命?
朱元璋年轻时更是个狠角色。当和尚的时候,饿得连树皮都啃。起兵后,他天天和士兵们同吃同住,一起在战场上拼命。
有一次打仗,朱元璋的马被敌人的箭射中了。他也不换马,就骑着受伤的马继续冲锋。底下的士兵看到这一幕,一个个都跟疯了似的往前冲。
这些开国皇帝,哪个不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他们深知一个道理:打江山的时候,必须趁早亲自上阵。等你坐稳了江山再想带兵,那就晚了。
就说朱元璋吧,他称帝前是出了名的猛将。可当了皇帝后,就很少亲征了。为什么?因为他已经坐稳了江山,手下的将领都是跟着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
朱元璋
但你要是一开始就当甩手掌柜,那就等着被人卖了吧。项羽不就是个例子?他称霸后就很少亲征,结果手下的将领一个个都投靠了刘邦。
最绝的是刘秀。他当了皇帝后,虽然不常打仗了,但遇到棘手的叛乱,比如董宪作乱,他还是会亲自出马。这就叫既当老板又当将军,把权力抓得死死的。
有人说这些皇帝是好战分子。这话说得不对。他们哪是喜欢打仗,分明是不打不行。在那个你死我活的年代,不是你上战场,就是别人来杀你。
这些开国皇帝都明白一个道理:打江山要趁早,现在不拼命,以后就没命拼了。所以他们宁可累死在马背上,也不愿意窝在后方等死。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为什么曹操到死都在打仗了。不是他特别勇敢,而是不勇敢就得等死。这种选择,说白了根本就不是选择。
第四章:权臣们的篡位公式东晋权臣桓温,打着北伐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打自己的江山。
桓温打进长安的时候,朝廷上下都在欢呼:"收复失地了!"只有聪明人心里明白,这哪是在收复失地,分明是在收割军功。
你看桓温的套路就知道了。他每打一仗,军功就涨一分,威望就高一截。手下的兵马越打越多,朝廷给的官职越来越大。到最后,连皇帝都不得不看他的脸色。
桓温的这套路子特别损。他打仗不是为了赢,是为了出名。打赢了固然好,就算打输了,名声照样能传出去。反正百姓们只记得他去北伐了,至于打得怎么样,谁还记得?
更绝的是刘裕。他打仗简直就是在刷声望,一仗比一仗漂亮。
刘裕先是收拾了桓玄,名声大噪。接着又灭了南燕、平了荆州,打得老百姓们都说:"这才是真英雄!"等到他北上灭了后秦,威望已经到了顶点。
刘裕
有意思的是,刘裕打仗从来不让别人出风头。哪怕是小仗,他也要亲自上阵。为什么?因为他深知军功不能给别人刷。你让别人立了大功,将来篡位的就是别人了。
李世民更是把这一套玩明白了。他打败王世充、窦建德后,不但擒获了两个伪主,还缴获了大批隋朝的宝物。回到长安后,他特意穿上黄金铠甲,带着一万铁骑,三万步兵,敲锣打鼓地进城。
这哪是在献俘,分明是在给自己造势。果然,他爹李渊看到这场面,都被吓着了。赶紧封他当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赏了他三万户食邑。
李世民打完仗后,把缴获的战利品都献给太庙。这招更绝,表面上是孝顺,实际上是在告诉天下人:这些功劳都是我的。
你看他的排场:黄金铠甲一副,专门的仪仗队,前后都有人敲锣打鼓。这阵势,比皇帝还像皇帝。难怪手下的将领都跟着他,连他爹的禁军都偷偷听他的。
等到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世民才露出真面目。他爹李渊这才明白,儿子天天打仗立功,不是为了江山社稷,是为了自己的帝位。
最有意思的是这些权臣篡位的"标准配置":先打几场漂亮仗,把名声打出去;然后慢慢收买军心,让士兵们都听自己的;最后,等到威望到了顶点,就动手夺位。
这些人都明白一个道理:要想当皇帝,得先当将军。你整天在朝廷里玩弄权术,玩得再高明也没用。真要动手的时候,还得靠刀枪。
曹操看得最透彻。他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一大把,但他从来不让他们独当一面。打仗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在场。这哪是什么爱打仗,分明是不敢不打仗。
看到这里,你就明白这些权臣为什么非要亲自打仗了。不是他们特别能打,而是不打就当不成皇帝。这种事,从来就没有便宜可占。
所以后来的皇帝看到大将立功,心里都发毛。不是他们不想用能人,而是怕这些能人学李世民和刘裕。在他们看来,将军立大功,就等于在给自己挖坑。
第五章:不打仗的例外 - 刘渊为何能善终?在一群非要亲征的开国君主中,刘渊就像个另类。他当了皇帝,却从不打仗。按理说,他应该早就被夺权了,可他偏偏善终了。这是为什么?
说起刘渊,就不得不提他的特殊身份。他是匈奴贵族出身,从小在晋朝当质子。这经历让他既懂匈奴人的脾气,又明白汉人的规矩。
刘渊
有意思的是,刘渊不打仗却特别会用人。他手下的大将刘琨能征善战,但刘渊从来不怕他立功。为什么?因为他给刘琨安排了个汉人妻子,还让刘琨的孩子跟着汉人师傅读书。
这招高明在哪?刘琨再能打,他的根基也在刘渊这里。你背叛刘渊,就等于跟整个匈奴贵族作对。在那个年代,这种事情谁敢干?
石勒是刘渊手下最能打的将领,但刘渊也不怕他。为什么?因为石勒是个奴隶出身的羯人,在匈奴贵族眼里根本不够格。石勒再有本事,想当皇帝也得先过了贵族们这关。
石勒
刘渊最高明的地方,是懂得平衡各方势力。匈奴贵族不高兴了,他就说自己是汉室宗亲;汉人不服气了,他就强调自己的匈奴单于血统。就这么来回摇摆,谁都不得罪,谁都不讨好。
更绝的是,刘渊从不拿军功压人。他手下的将领立了功,他就大张旗鼓地封赏。但这些封赏都是虚的,实权还是在他手里。将领们争功劳,他就在后面看戏,时不时地调节一下。
这种手段,比曹操的霸道管用多了。你看曹操,整天得亲自带兵,累得要死。刘渊倒好,整天在后方喝酒赏月,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当然,刘渊这么玩也有个条件:他活得不长。史书上说他在位六年就死了。要是他活得再长些,这套把戏怕是玩不转。
你想啊,将领们立功了,总想往上爬。你今天能忽悠他们,明天未必行。时间一长,这些将领手里的兵马越来越多,野心也就越来越大。到时候,不造反才怪。
所以说刘渊是个例外,但这个例外也有特殊条件:一是他有特殊身份,二是他活得短。这两样缺一不可。
有意思的是,刘渊死后他儿子刘聪就不行了。刘聪也想学他爹那套,结果没几年就被手下的将领们架空了。这说明什么?刘渊那套权术,一般人学不来。
刘渊
再看看其他朝代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当了皇帝后,立马就把能打仗的将领们打发到边疆去了。为什么?他太明白这些将领的心思了。当年他就是靠打仗起家的,所以特别提防别人学他。
这么一比,你就明白刘渊有多厉害了。他不用打仗,光靠玩弄权术就把大家摆平了。但这种本事,真不是一般人能学的。
说到底,刘渊能善终,主要是运气好。他碰上了特殊的历史机遇,又没活太久。要是换个时代,换个地方,他这套把戏未必管用。
刘渊
这就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开国君主都要亲征?因为刘渊是个例外,而例外从来都不能当规律。在那个你死我活的年代,不亲征就得等死,这是铁律。
结语历史一再证明,在乱世之中,军权就是生命线。曹操深谙此道,所以宁可累死在马背上,也要牢牢掌控兵权。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曹操,面对众多能征善战的将领,你会选择放权还是亲征?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参考文献:
- 《三国志》 作者:陈寿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旧唐书》 作者:刘昫等
- 《新唐书》 作者:欧阳修、宋祁
- 《后汉书》 作者:范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