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月27 日,商务部对进口牛肉启动了保障措施调查。据商务部最新消息,近期中国畜牧业协会会同 9 个主产区协会提交保障措施调查申请,指出近年来中国牛肉进口数量急剧增长,对国内产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相关证据表明,2019 年至 2023 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增长 65%,2024 年上半年进口数量更是达到 2019 年上半年的两倍以上,在进口产品冲击下,国内产业遭受严重损害。
在全球美食领域,牛肉地位显著,然而中国市场上牛肉价格常令人望而却步,相比许多其他国家显得格外高昂。中国地大物博,牧场广阔,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按常理牛肉生产应具成本优势,可现实却是牛肉价格居高不下,这究竟为何?

先看中国的牧场资源,从内蒙古大草原到新疆天然牧场,丰富的天然草场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理论上,丰富牧场应能养殖大量牛群,增加牛肉供给从而压低价格,但现实并非如此简单。
中国的牧场虽多,但优质牧场占比有限。受气候、环境等因素影响,不少牧场的牧草质量和产量不稳定,难以保障牛群的充足优质饲料供应。这使得养殖成本增加,牛肉价格难以下降。

再者,养殖技术相对落后也是关键因素。与一些牛肉生产大国相比,我国在牛种选育、养殖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存在差距。先进的养殖技术能够提高牛肉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降低成本,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不足导致牛肉生产效率不高,价格缺乏竞争力。
此外,产业链不完善也是重要原因。从养殖到屠宰、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协同不够紧密,中间环节成本过高。同时,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完善,也增加了牛肉的流通成本,最终反映在价格上。

国内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不断增长,尤其对高品质牛肉的需求更为旺盛。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牛肉价格的上涨。
中国牛肉价格居高不下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提升牧场质量、改进养殖技术、完善产业链等多方面入手,才能让中国的牛肉价格更加合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促进国内牛肉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