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丽英教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守护脑卒中患者健康

神时经 2025-01-03 20:38:35

在崔丽英教授的世界里,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对生命的深深敬畏与关怀。她的每一项研究,都饱含着对患者的深情。她深知脑卒中的残酷,潜心钻研发病机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她以无尽的热情,在脑卒中领域探寻着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患者点燃希望之火。她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医学的温度与力量。

▉ 脑卒中是危害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

崔丽英教授自幼对医学充满浓厚兴趣,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刻苦努力,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踏上了医学的征程。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深耕中,脑卒中成为了她关注的重点。“脑卒中在国外属于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极为常见且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以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以及高病死率而闻名。虽然近几年我国脑卒中的防治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但它依然是常见的重大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居民对脑卒中的知晓率,尤其是脑卒中危险因素方面的知晓率非常低。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居民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主动防控意识有所提升。然而,对于多数患者而言,脑卒中的治疗非常困难,治疗选择有限,无特效药,特别是在20年前,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崔丽英教授深知脑卒中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痛苦,她曾目睹无数令人心碎的故事:有的患者突然倒下,原本幸福的家庭瞬间陷入黑暗,家人终日以泪洗面;有的患者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却丧失了自理能力,家庭的负担沉重如山,她的内心极度渴望能为这些患者做点什么。

▉ 实事求是搞研究,在临床科研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

为了进一步推动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崔丽英教授在科研领域积极攻关,主持和组织了多个科研基金项目,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溶栓治疗、二级预防、新药研发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和实践,为脑卒中的规范化诊疗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也许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年轻的崔丽英教授认识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冯亦璞教授。当时冯亦璞教授正在进行脑卒中药物相关研究,在她的引领和指导下,崔丽英教授开始了丁苯酞在脑卒中治疗领域的探索。“丁苯酞是我国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Ⅰ类新药,是产学研结合的经典之作,亦是一项重要突破。众所周知,丁苯酞是由冯亦璞教授主导研发的,该药在上市之前我就接触了它。在持续学习的过程中,我对该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为它将来可能会成为脑血管病治疗领域一个极具前景的药物。”

后来,在李舜伟教授的带领下,崔丽英教授加入了丁苯酞的科研工作,并组织开展了丁苯酞的Ⅲ~Ⅳ期临床研究,创新性地研发了丁苯酞的新剂型——注射液剂型。崔丽英教授也牵头完成了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Ⅰ~Ⅳ期的临床研究工作,有效促进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恢复。

崔丽英教授认为,基于丁苯酞的作用机制,未来应该还有更大的研究空间。“近年来,有学者开展了丁苯酞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事实上,丁苯酞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炎、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等不同作用机制来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基于前期的研究成果,目前丁苯酞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另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难治愈的一类疾病,其中许多疾病与线粒体功能有关,丁苯酞的线粒体保护作用可能对这类患者的神经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期待未来丁苯酞能够在神经系统变性病领域开展更多研究,让此类患者能够从中获益。”

临床科研工作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丁苯酞的研究工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充满了艰辛和波折。但也正是这些难忘的经历,让崔丽英教授从一名科研小白,逐渐成长为药物临床研究的牵头人。崔丽英教授切实体会到,在科学研究面前,实事求是和严谨认真的态度,不畏艰辛、锲而不舍的精神都至关重要。

▉ 严谨做科研,见证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逐渐成熟 ▉

在丁苯酞的临床研究过程中,崔丽英教授还一同见证了我国GCP从无到有再到成熟的过程。“在20多年前,我国对GCP这一名词还比较陌生,我们医院药理中心的单渊东主任高瞻远瞩,称未来可能会有很多药物,尤其是创新药物的研究,因而要让大家认识和了解GCP,也要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崔丽英教授说。

1998年,医院有一个出国学习GCP的名额给到了神经科,当时的科主任李舜伟教授将名额给了崔丽英教授,让她有机会前往美国参加GCP的培训,学习临床药物验证相关知识。那时国内的药企对GCP的整体原则还不是特别了解,因为我国试行版GCP也仅是在1998年3月份提出的。崔丽英教授深情地说:“我非常感激我们医院的两位老师,在很早的时候就给了我出国学习GCP的机会。在我最初担任丁苯酞临床研究的牵头人时,GCP的推广并不广泛。尽管有组织开展了相关培训,但很多医院仍对GCP的内涵不是很了解。例如,我们的研究在最初纳入患者时,有2例患者由于在救护车上进行输液而无法入组。我也觉得很可惜,但依照GCP的原则,这2例患者不能入组,因此我们坚决予以排除。经由这件事,大家理解了严格把握GCP原则的重要性,按要求入组每一个病例,对后续整个研究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坚持做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好医生 ▉

做临床医生辛苦,做一个教学、科研、临床合一的医生更是艰辛。然而,多年的医疗生涯让崔丽英教授明白,一个优秀的医生应当是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医生,特别是在教学医院中。“医,意味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这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保持自己较高的医疗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教,实际上就是教学工作,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是医疗技术传承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医生的教学能力也至关重要。而科研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临床是基础,科研是后劲,能够培养医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科研并不仅仅局限于动物研究,临床药物验证、临床病例总结和观察都属于科研范畴。”崔丽英教授表示,希望每个年轻医生都能够努力成为一名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好医生,从而为中国医疗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力量。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编辑|易飞扬

审核|于丽水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