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发展历程一直伴随着自然的演变,当人类从古代演变为现代人的时候,就已经有意识地选择了与自然脱轨的发展方式。可是随着近代的工业化和科技发展,人们却渐渐地忘记了我们也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快,利用资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各种动物的灭绝就是人类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最好例证。建国以来,这几种野生动物在我国永久消失了,它们只留下了照片,谁又能想到我们消失的同胞们有一天也会只留下照片呢?
第一章:水中的大熊猫——白鳍豚
白鳍豚的学名是“长江江豚”,它是我国的特有物种,主要栖息在爱清澈的长江水系,不仅外形萌萌哒,还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不过白鳍豚的生存环境却遭遇了破坏,数量也逐渐减少,消失在我们眼前的只是时间问题。
【白鳍豚已经灭绝,人们还在寻找它的身影】
如今白鳍豚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了“灭绝”物种名录。科学家们曾经在长江流域寻找白鳍豚的踪迹,但是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如今白鳍豚只剩下了图片,在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见到它的身影。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白鳍豚灭绝?】
白鳍豚的灭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类的捕捞,白鳍豚属于淡水豚, 通常栖息在湖泊和水域中,也会在江河的入海口休息,它们也属于比较温和的物种,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也不会主动袭击其他动物。
所以很多人出于好奇,会捕捞白鳍豚作为食物, 这直接导致白鳍豚的数量逐渐减少,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再加上长江水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也直接导致白鳍豚的栖息地也会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第二章:云南鲴消失于人间30年
云南鲴属于斑点鲑科的淡水溯游性鱼类。云南鲴和白鳍豚一样,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云南鲴分布在我国滇池及其上游的澜沧江和金沙江流域,云南鲴的体长可达1米,最大可重达30千克!
【云南鲴被列入灭绝物种名录】
云南鲴也面临着和白鳍豚一样的问题,栖息地的破坏导致它们的繁殖场所也遭到破坏,生存空间也遭到压缩,饲养殖文化的发展也导致了野生的云南鲴数量不断减少,如今已经近30年没人在野外发现过云南鲴了。
【云南鲴的栖息地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由于滇池水域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云南鲴的栖息地也遭到了污染, 加上滇池周围的环境遭到了破坏,森林砍伐越来越严重,云南鲴的繁殖场所也因此遭到了影响,导致云南鲴的繁殖数量变得很少。
第三章:日月潭羊耳蒜,深藏在台湾的记忆里
日月潭羊耳蒜曾经是生活在我国日月潭地区的一种植物,也是台湾地区一种特有的物种,在日本统治下,日月潭羊耳蒜的栖息地被破坏,如今日月潭羊耳蒜已经灭绝,至今也未见它的踪影。
【日月潭羊耳蒜的生存空间被影响】
日月潭羊耳蒜的灭绝,和人类的乱砍乱伐也有很大的关系。为了发展当地的经济,很多地方开始发展旅游业,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导致日月潭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影响,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所以导致日月潭羊耳蒜也因此灭绝。
第四章:滇螈,推测在上世纪70,80年代就已经消失
滇螈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分布区域也主要集中在云南这个省份,滇螈和普通的蝾螈长得很像,有着三角形的脑袋,皮肤湿润,身体光滑,滇螈也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属于极度濒危物种,主要生活在山地森林中的溪边。
【滇螈生存环境的破坏导致灭绝】
由于土地开垦使得滇螈栖息环境遭到了破坏,加上滇螈属于陆栖性动物,不喜欢在水中生活,所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由于栖息地的减少,滇螈可能早就在七八十年代就已经完全消失了。
第五章:森林砍伐影响的小齿狸,不留痕迹的消失了
小齿狸,它是一种小型的食肉动物,外形长得像狸猫,属于素食性动物,主要以植物,树叶为食,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者和食物链的关键一环, 可是小齿狸的栖息地主要在森林中,当森林遭到破坏,无法适应新的环境,小齿狸也只能消失了。
第六章:因旅游业开发而灭绝的海南管螺
海南管螺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沿海地区的海螺,外形美丽独特,壳呈长管状,它虽然看似坚硬的壳还能用来做成首饰,但是海南管螺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濒临灭绝物种。
由于过度捕捞,破坏了海南管螺的栖息地,如今早已经在我国境内消失了,如果你在海南旅游,是绝对见不到海南管螺的身影的。
第七章:失踪于中国的欧洲白鹳
欧洲白鹳为我国特有的物种,主要喜爱栖息在湿地和沼泽,是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捕食者,环保志愿者也曾在新疆拍摄到过欧洲白鹳的身影,但是由于新疆人口激增,环境遭到了破坏,在上个世纪初,欧洲白鹳也在我国消失了。
在我国境内已经有很多特有物种灭绝了,也有很多濒临灭绝的物种,在这其中有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也许在未来就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消失在我们的记忆里。
为了不让这些在灭绝的物种消失在我们眼前,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尽量不破坏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