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被称为商业奇才。

如今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却引来官方点名批评。
190亿美元!李嘉诚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这笔交易背后,是个人利益与国家战略的冲突,是经济得失与地缘政治的博弈。
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李嘉诚的选择,将如何影响中国未来的航运安全?

官方对这件事的态度很明确,也很强硬。
3月13日,港澳办第一次表态,语气严肃,暗示李嘉诚要好好想想自己站在哪边。
3月15日,《大公报》发表评论,题目是“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

用五个问题直接质疑李嘉诚的做法,问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可能带来什么坏处,逼他选择国家利益。
同一天,港澳办再次转发这篇评论,提高了批评的频率和力度,让大家意识到这件事非常严重。
官方态度转变,从开始的“提醒”变成后来的“质问”。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李嘉诚却没有说话。

他的这种态度不是突然出现的,很久以前他就说过:“我就是个生意人,别用没用的道德来要求我。”
现在看来,这句话似乎是对时代发展方向的错误判断。
也许,李嘉诚的计划很“聪明”:巴拿马港口的经营许可还有20年,趁着美国施加压力,卖个好价钱。
既能避免将来被强行收走的风险,又能让财务报表更好看。

但问题是,这种“聪明”的做法,实际上隐藏着巨大的战略隐患。
如果将来我们的货船在巴拿马运河遇到故意限流的情况,如果美国利用港口控制权进一步限制我们的航运,这些损失不是190亿美元现金就能弥补的。
更危险的是,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如果所有中国企业都学李嘉诚那样“有利就走”,中国花费三十年建立的全球港口网络,可能就会被美国资本一个个击破。

过去,企业进行“资本腾挪”,通常是指一种较为灵活的资金运作方式,目的往往是为了短期利益,例如避税或快速获取投资回报。
这种操作有时可能带有投机色彩,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
如今,资产的定义和用途发生了转变。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某些资产视为“战略资产”,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财务资源,更是企业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关键。

拥有战略意义的资产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先进的技术、独特的知识产权、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甚至是关键人才都可以被视为战略资产。
企业会将这些资产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进行长期培育和发展,为企业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过去追求短期收益的“资本腾挪”相比,将资产视为“战略资产”代表着企业经营理念的深刻变化,它体现了企业对长期价值的重视和对未来的战略思考。

十年前,李嘉诚卖掉内地的产业,大家普遍认为他“挣够钱就走人”,官方也只能看着。
因为那时候的商业行为,再大规模也只是资金转移,还不足以威胁国家根本。
这次他要卖掉巴拿马的港口,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港口不仅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还关系到国家的物流主导地位和安全保障。

巴拿马运河一直以来都是军事要地,港口表面上是装卸货物的,实际上也是美国海军控制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基地。
二战时美国用巴拿马运河打击日本,冷战时监视苏联,现在又高调“重返东亚”,运河一直是美国航母的重要通道。
李嘉诚把港口卖给和美军关系好的贝莱德,等于给美国提供了便利,这不仅仅是商业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大事。

李嘉诚声称“不涉政事”,却紧抓着国内赚钱的港口不放,比如盐田港和香港货柜码头。
同时,他专门挑选可能被美国利用的海外资产,高价卖掉,这种在中国赚钱,去海外躲避风险的做法,让大家很不满。
这种行为等于利用中国的发展获利,然后把战略弱点卖给美国,相当于向美国示好。

目前这桩买卖还没最终确定,还要通过国内的反垄断和国家安全审查。
港澳办两次发声,其实是在提醒李嘉诚:想让交易顺利通过,得先明确自己的态度。
李嘉诚现在面临三个选择:
一是坚持交易,但很可能被拒绝,损失佣金不说,还会落个“损害国家利益”的坏名声,甚至影响他在内地的其他生意。

二是主动放弃交易,虽然要赔违约金,但能保住“爱国商人”的形象,说不定还能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
三是保持沉默,赌官方不会对他怎么样,但这等于冒险,风险很大,甚至可能影响他在香港的码头经营许可。

历史上有很多企业家在重要时刻做出正确选择的例子。
比如霍英东在抗美援朝时期冒着危险为内地运输物资,任正非在美国制裁时宁愿牺牲一部分利益也不屈服。
做生意的人可以很会算计,但心中一定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如果李嘉诚还想维持他过去的声誉,现在就应该做出对国家有利的决定。
他可能忘了,当初能拿到巴拿马港口项目,是因为中国和巴拿马建交带来的好处。
现在急着卖掉资产离开,却遇到了复杂的国际局势。
现在全球生意越来越跟政治立场挂钩,生意稳不稳,不光看账面上的钱,更要看你国家是不是够强大。

港澳办两次发声,既是提醒,也是警告。
这不只是说给李嘉诚听的,也是说给那些想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耍小聪明的人听的,要知道,钱是赚不完的,你也带不走,但有些原则性的错误,一旦犯了,就很难再有翻身的机会。
“事不过三”意味着李嘉诚家族面临关键抉择,没有多次尝试的机会。
这次的选择非常明确,没有折中的余地,他们必须明确地选边站队,作出最终决定。

对于李嘉诚家族而言,这次必须做出明确选择,没有中间路线可走,情况紧急。
要美元,还是要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