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春村,坐落于海拔500米至1000米的大明山半山腰上,是一个典型的“靠山吃山”的村庄。全村共有8个自然庄,738户,2174人,全村皆为山林,没有耕地,林地面积3.2万亩,全部纳入国家生态公益林保护区。然而,正是这片没有耕地的山林,孕育出了东春村乡村振兴的独特之路,将生态好水变成了文旅活水。
整治环境,引凤筑巢近年来,东春村积极开展了风貌提升全域整治工作,对全村8个自然庄进行了全面的环境整治,确保“三清三拆”工作的彻底落实。同时,作为全县饮用水以及多个水源项目的取水点,东春村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每个月都会组织人员对水源河道垃圾进行清理,以实际行动践行“保护母亲河”的行动。
正是这样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为东春村赢得了农夫山泉的青睐。农夫山泉上林生产基地项目成功签约入驻上林,为东春村带来了经济效益,更为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依托资源,突破瓶颈东春村坐落在大明山半山腰上,依托大明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近几年乡村旅游已成为东春村产业扩展的新亮点。然而,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村民没有耕地,产业方面主要依赖茶叶种植加工和民宿旅游,这导致东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比较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为突破这一瓶颈,东春村敢于尝试创新,借鉴外地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了村级平台公司(东春发展有限公司),与村两委共同谋划停车场、民宿酒店、文旅综合服务中心、新能源充电站等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
完善设施,提升品质为完善提升村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东春村积极建设一批道路护栏、村庄亮化照明、道路滑坡修复等。特别是道路拓宽提升项目,使两个民宿聚集区的乡村旅游跃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旅客人数直线攀升,村民的收入也大幅增加。
数字赋能,智慧旅游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东春村积极与电信公司沟通,争取到数字乡村建设的试点。借助网络信息技术,东春村推进了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下水源和马槽庄重点路口安装了摄像头,安装了智慧停车系统和数字乡村监控平台等。这些措施借助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了乡村治理和村务公共管理能力。
2023年,东春村还争取到了粤桂协作资金和腾讯公司的投入,共200万元,用于数字乡村乡村治理及智慧旅游建设。由华为公司设计的乡村治理数字建设方案和腾讯公司打造的共富乡村云服务板块,为东春村的乡村振兴插上了数字翅膀。
文旅融合,共富发展依托大明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东春村的乡村旅游已成为产业扩展的新亮点。除了大力改善乡村旅游环境和人居环境外,东春村还结合村情实际,以村落旅游化运营为突破口,紧紧依靠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产业、文化创作(旅游研学)、户外运动等项目。同时,东春村还致力于旅游品牌建设,加大创优申报工作力度,持续擦亮世界长寿乡招牌和打响民宿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