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的刑罚中除了死刑外最严重的就是流放了,流放边疆也是很多人都闻风丧胆的,毕竟这一路的艰辛多少人都不能挺过。在将他们流放的时候朝堂也是会派遣衙役押送他们。
在今天看来这一项工作应该是很多衙役都不愿意做的,但真实情况却并非是这样,押送流犯的工作,却是这些衙役们都前仆后继的一项工作,其中原因何在呢?
一、编外人员可能因为一些影视作品的影响让大家对于衙役这个工作也都很羡慕,认为这个职业是很威风的,真实的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影视作品中的威风凌凌在真实历史上是不会出现的,这些衙役的地位是很低的。
这个工作在当时那也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工作,在这可能有人会疑惑了,为什么上不得台面的工作还会有这么多人去做呢?虽说不是什么好的工作但最起码也是一个工作,在封建王朝中百姓们的生活都是很艰苦的,为了生存什么工作都能干。
在古代大部分的衙役都是一些出身贫困的平民百姓,其中代代相传的简直是少得不能再少了,毕竟又不是什么光鲜亮丽的工作,并且衙役的工作也是很杂的,什么他们都要干,像看门、跑腿、传话,甚至有的还需要服侍官员。
当然这些都是他们额外的工作,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在衙役站岗、值班。就和今天普通的打工人一样,按时上班下班,当然也是有特殊工作的衙役,仵作也是属于衙役的一种,这个工作在当时那也是一个普通人都不愿意担任的。
在封建王朝中人们普遍都很迷信,很多人宁愿去干那些苦力活也不愿意去干仵作。作为整个衙门系统的最底层,他们的工作有时候也不是很顺心,在官府中只要是有点地位的人都能够指示、斥责他们。
遇到脾气不好的上级打骂是经常的事情,可能有人会说即使是生活艰苦一些也没有什么,毕竟衙役也是一个体制内的工作,也是很有保障的。事实情况并非是这样,衙役根本就不是编内人员,他们的俸禄都是由当地政府发放的并非是朝廷。
这还是好的,甚至在有一些朝代中衙役是属于今天的义务工,简单来说就是只干活没有钱。这样的工作干着有什么意思呢?虽说朝廷不能给他们发工资,但这些衙役还是有额外收入的,毕竟他们的身份在那儿。
背靠大树好乘凉,有着官府做后盾,衙役们很多时候都能够得到打赏,并且还能仗着官府的身份收取好处,虽说不是特别多,但温饱还是能勉强的。
当然在这些衙役中也不都全是社会最底层的百姓们,其中也有很多家道中落的商人,还有一些落榜的秀才。
这些人他们能识字,是以在进入官府后也就不是单纯地卖苦力了,像秀才就能够干一些文职,比如说给师爷打下手,也就是今天的秘书工作,像一些商人懂得算账的就能去到账房工作。
这些也是少的不能再少的人,绝大部分衙役的生活就像是上文所述一样,生活得很艰辛,每天的工作都很辛苦,但只能拿那些微薄的收入。
在这其中最让人头疼的应该就是押送犯人前往蛮荒之地了,毕竟这一来一回的最起码也要一年的时间,时间长就算了。这一项工作也不是这样好干的,这些犯人那都是犯了大罪的,要是路上出了差错有人跑了,他们也没有办法交差。
虽说在今天的我们看来这简直是一个百害而无一利的工作,但是在封建王朝中依旧有人愿意,并且还是前仆后继地想要押送犯人,这其中有什么是我们不知道的收益吗?
二、香饽饽其实这一趟出差也算是一趟公费旅行,不过就是这旅行路上的条件太过于苛刻了,但在出去后就不会像在衙门中被上级领导所压制了。
在衙门那是什么杂活都要干,但出去后就不是这样的了,这一路最少也要走近一年,路上什么事情都是衙役说得算了。
其次就是在这途中不可避免的打点了,这些灰色收入也是衙役们期盼着的,衙役这路上的生活就已经很艰难了,更不要说这些身上要带着枷锁的犯人了。
不同的时代,所带的枷锁的重量也是不一样的,最少也要有二十多斤,有的时候甚至能超过五十斤。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家人或者是朋友过的好一些,给衙役的打点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他们会尽可能地多给衙役钱,让衙役在路上多照顾照顾自己的家人。
其实这一点在影视作品中也能够看出来,水浒中宋江出事的那一段也是有不少人去给衙役送钱的,这些钱就能够保障宋江在路上少受一些罪。
并且这些流放的人很多都是之前的达官贵人,因犯罪或者是得罪了皇帝才被流放了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从手指缝中流出一些银子就够这些衙役们生活很久了。
要是运气好的衙役在押送的这一趟中有一位是大官,那他的收入也是很可观的,并且这路上所吃的东西也是有限的,要是钱不够或许连饭都吃不饱。别说是这些达官贵人了,就是普通人,肯定也是不会让自己的家人在路上被饿的。
毕竟这些衙役要是想折磨犯人们那也太简单了,找一条难走一些的路就可以了,不仅是走得速度慢,路也不好走。为了能让自己过得好一些,这些犯人的身上也都是会带着一些财物的,为了讨好衙役,在路上就会将这些东西送给衙役。
只要钱花到位了,没有什么事不可能的,只要是钱够不仅能够吃饱饭,就连上文提到的沉重的枷锁都能减轻,甚至还能够让衙役将你身上的枷锁给拿下,这其中的诱惑可是不小的。
虽说这样的工作不是每天都有,但一年几次就能够这些衙役们赚够银子。
三、不成文规矩在这其中也是有着不少潜在的规矩的,并且这些衙役和犯人们之间的关系也是很微妙的,并非是简单的押送关系。能够押送犯人,这些衙役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接触到了不少人,自然也就练成了一双“火眼金睛”。
这火眼金睛也可以说是识人之术,但这些衙役看到犯人们家底殷厚,看着就是豪门望族出身的,对于这些人衙役会在给钱的基础上再多给予一些照顾,并且对于他们也不会看得很严。双方相安无事,还给给这位犯人卖一个好。
毕竟对于这样出身的人,难保他不久后就东山再起了,就成为了衙役们一辈子都触及不到的大人物,能够遇到这样的人衙役们都是争先讨好的,虽说这一项“投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功,但要是能成功,是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生活的。
对于这些被流放的犯人有人想让他们好好地活着,当然也就有人想要他们死,杀人灭口的事情在封建王朝也是层出不穷的,在此时衙役就派上用场了,毕竟要是能够收买了衙役就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让人死在路上。
退一万步说即使是找人刺杀,衙役的纵容也能够增加几分成事的可行性。虽说在今天看来是有些草菅人命,但对于衙役们来说这一次所得的赏钱就足够他们吃一年了,是以没有衙役会拒绝这样的事情,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结语可以说在封建王朝中决定一个人,人生走向的绝对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出身,有些人出生就在罗马,是以对于衙役这种生活在最底层的小吏,他们只能尽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要是有选择,谁都不会愿意步行几千里押送犯人。
闲得蛋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