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三年(735年)七月,一场盛大的婚礼在长安举办,京城的所有官员和大唐帝国的豪门家族全都出动了,宽阔的街道竟然被挤了个水泄不通。
什么人家的婚姻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别惊讶,还有更令人震惊的场面呢——唐玄宗亲临现场了!原来,这场婚礼的女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唐玄宗的爱女咸宜公主。
唐玄宗是个风流天子,至少生了29个女儿,可唯独这个咸宜公主最得宠,因为她的生母正是唐玄宗的心头肉武惠妃。
武惠妃虽然得宠,但命不大好,生了三女四子,却生一个夭折一个,直到咸宜公主出生才挡住了死神的魔爪。所以,咸宜公主寄托了唐玄宗、武惠妃的爱情磨难。
唐玄宗为了这个女儿,不惜跟大臣们“斗智斗勇”,最终打破了“公主封邑不得超过三百户”的桎梏,让宝贝女儿的食邑一次性加到一千户。
豪门婚礼上,嘉宾们有人专注于精美的礼品,有人忙着交际应酬,有人醉心于美食,有一个年轻人却像做贼似的悄悄跟在一群女眷后面探头探脑。
皇家婚礼混进来一个“登徒子”?
豪门深深,普通百姓都进不了朱门,何况登徒子?这个年轻人的来头其实很大,大得足以让所有的宾客给他行礼。他不是别人,正是咸宜公主的胞弟,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李琩。
咸宜公主是唐玄宗和武惠妃“扣住”的第一个女儿,李琩则是他俩从死神手上夺回来的第一个儿子,为了保住这孩子,唐玄宗心一横,将李琩送到宁王李宪府上抚养,这叫“贱命好养活”。果然,死神“上当受骗”了,靠这个手段,李琩在宁王府安然度过了童年才回到宫中。
可以想象,李琩比咸宜公主还要受宠,简直被宠上了天,唐玄宗甚至都想将天下传给他。
李琩被宠坏了?成了登徒子?当然不是,小伙子正是荷尔蒙萌发的年龄,一不小心被一个丰满的身影迷住了,一时忘了自己皇子的身份,竟然像一个小偷似的跟在人家身后。
这个迷倒李琩的姑娘就是杨玉环,此刻她正以宾客的身份出现在新郎官的家中,不料却被“登徒子”盯上了。
跟那些出身高贵的宾客相比,杨玉环确实很掉价,她的父亲杨玄琰只是个蜀州司户参军,七品下。
更不幸的是,杨玄琰去世早,杨玉环是由叔父杨玄璬养大的,而杨玄璬还不如杨玄琰,仅是个从七品下的河南府士曹参军。
人家咸宜公主府上的看门大爷估计都要比杨家兄弟高一头,杨玉环这只丑小鸭怎么会有资格出席公主的婚礼呢?
现代人对古代文化有一个误解,认为“穷”就等于“贱”,“富”就等于“贵”,其实不然。“穷”、“富”只代表经济水平,“贵”、“贱”代表的则是身份,二者不是一回事,古代“富人”不乏“低贱”的,比如吕不韦,“贵者”也不乏“穷人”,比如杨玉环。
杨玉环出身“贵”吗?很贵,因为她的头上有个金光闪闪的名字——弘农杨氏。
没错,杨玉环出身于古代数一数二的豪门家族,开创东汉“四世三公”的杨震就是其先祖,隋炀帝家族跟她同宗,李世民的后宫有三四个“杨妃”,都出身弘农杨氏,武则天的母亲也姓杨。
在唐朝,豪门家族有政治特权,比如读哪个学校、授什么级别的爵位、职衔、跟什么家族通婚,都是由法律保障的,取决于出身,哪怕开局职位很低也不会耽误他们的政治前途。
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身份,他们就可以获得跟上流社会的交往,一不小心就“坐火箭”。
杨玉环就得益于此,因为那天的新郎官也姓杨,叫杨洄,同样出身弘农杨氏。杨洄是唐中宗李显的外甥,此时又成了唐玄宗的女婿,尊贵得很。
杨玉环跟杨洄虽然没法相提并论,但同一个“杨”让他们有机会平起平坐,在一个舞台上展现,这就是身份的优势。于是机会真的来了,杨玉环被“小狼”盯上了。
堂堂的寿王爷掉价追“丑小鸭”,这事儿很快就被人发现了,并且传到了武惠妃的耳中。
按照正常思维,武惠妃应该棒打鸳鸯,理由很简,杨家虽然出身不低,但皇家联姻需要对等的政治资源,这一点杨玉环的家族拿不出来,与皇家这个高门槛还是没法匹配。
唐朝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豪门联姻,所谓的“血统”其实就是遮羞布,说白了是因为这些家族都占据了相当的政治资源,相互联姻就是“强强联合”,以保证家族的百年基业而已。
以李琩的出身,有资格跟他联姻的应该是韦氏、裴氏、崔氏、柳氏、卢氏、薛氏、王氏等豪门家族的当权派系而且还得是这些家族的嫡女,没落旁支,以及庶女只能靠边站。
所以,即便武惠妃拗不过儿子的痴情,杨玉环这种出身的姑娘,顶多也就是寿王府的一个侍妾,给人家做生娃的工具,而不是王妃。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事发生了,武惠妃竟然力挺儿子,还说服唐玄宗同意,册封“丑小鸭”杨玉环为“寿王妃”。
太白瞎“寿王”这顶金帽子了!一群豪门家族看着自己的姑娘直摇头叹气。
武惠妃吃错药啦?她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就是为了满足儿子的一片痴情?
皇家婚姻哪有那么多温情?武惠妃或许会兼顾儿子的想法,但肯定还有别的原因。这个原因有两个,其中第二个原因“成功”地反噬了儿子:
其一,“李杨联姻”可以巩固与弘农杨氏的关系,为李琩建立政治生态圈。
杨玉环能出席杨洄的婚礼,说明她与杨洄,乃至其他杨氏家族关系并不远,如果她嫁给李琩,那就是亲上加亲。
武惠妃是个“胸有大志”的女人,彼时的太子爷李瑛只不过是个不受宠的庶子,假以时日,唐玄宗用爱子李琩顶替李瑛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更重要的是,自从王皇后被废,唐玄宗一直没有立后,以武惠妃的得宠程度,被立为皇后也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母子俱得宠,皇帝一点头,母子俩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太子,这事儿不是顺理成章嘛。
为了这个目标,武惠妃不能干等,她需要有人给她摇旗呐喊,有人替她周旋运作,有人给她当打手,杨氏家族无疑就是个最好的选择。
那么,杨玉环就不再是个中看不中用的小美女,而是勾连李琩与杨氏家族的纽带,一个政治令人神往的符号。
事件就是按照武惠妃的设想发展的,杨洄成了武惠妃的一条恶犬,他和武惠妃一唱一和,多次向唐玄宗状告李瑛“欲害寿王,危及圣躬”,导致李瑛被废,酿成了“唐玄宗一日杀三子”的人间惨剧。
其二,杨玉环的美貌与才艺符合唐玄宗的胃口,有利于巩固李琩的地位。
杨玉环不光长得漂亮,而且性情温婉,很有年轻时武惠妃的影子。她还有武惠妃所不具备的才艺,精通音律,擅长歌舞,尤其一手琵琶简直是天籁之音。
唐玄宗就是个文艺男呐,武惠妃虽然想竭力靠近他的爱好,可惜自己的功底太差,这是个大遗憾。自己的缺憾如今能在儿媳身上补足,也不失为亡羊补牢。
到时候,围绕着皇帝身边,武惠妃、李琩、杨玉环各有所长,都是他的心尖尖,这个三角联盟还不得把皇帝迷得走不动道?
人们对自己所缺的东西往往过度追求,以至于迷了双眼。武惠妃从杨玉环的身上补足了自己的缺憾,但却忘记了皇帝对色突破底限的索取。
正是这个“聪明”,武惠妃害了儿子。
当唐玄宗内心空虚之时,他突然觉得杨玉环不光是武惠妃的完美替代者,甚至觉得杨玉环就是个加强版的武惠妃,那还客气啥?
于是历史上最令人鄙视的一幕发生了,唐玄宗不顾老脸,也将他与武惠妃的恩爱忘得一干二净,儿媳成了自己的娘子。
你以为李琩仅仅被夺妻吗?不,他还丢掉了近在咫尺的“太子”之位。
为了这个位置,武惠妃苦心经营,杨洄帮他扳倒李瑛,李林甫直接跳出来立捧李琩。谁也没想到,一个杨玉环让李琩水中捞月、镜中摘花,空欢喜一场。
翁媳恋后,唐玄宗还有可能立李琩吗?怎么可能?试想一下,假如立了李琩,将来李琩与杨玉环怎么见面?三人坐一起怎么称呼?那得多厚的脸皮呀!
所以,李琩一定是唐玄宗和杨玉环最不愿意面对的人,滚得越远越好,最好老死不相往来。而李琩呢,他也不敢面对唐玄宗和杨玉环,否则就是找不自在、找抽。
可怜的李琩,因为老妈的“聪明”丢了夫人又折兵,从太子热门人选陡然成了帝国笑柄,就是不知道武惠妃在地下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