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各新能源汽车厂家的销售数据开始出炉,传统豪强继续发力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开始出现分化。现在是否可以畅想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汽车的“BBA”,从2022以及2023年销量及品牌影响力看,比亚迪和特斯拉会占据一席之地,三足鼎立的另一极谁会是最终的突围者?
1-5月销量
比亚迪从2022年开挂以来,2023年仍然保持强势增长,2023年1-5月销量超过100万台,同比增长97.7%。尤其是高端品牌仰望、方程豹布局更是彰显其品牌影响力,腾势2023年连续3个月销量过万,尤其腾势D9均价在42万以上,说明比亚迪高端品牌的塑造上取得重大进展。如果仰望和方程豹能够取得突破,无疑让比亚迪在中国乃至世界新能源汽车行业占据重要地位。
仰望U8
特斯拉入门级的model3售价都在20万以上,model S售价更是在80万元以上,在销量上特斯拉1-5月中国销量为15.8304万台,特斯拉全球一季度销量超42万台。特斯拉作为高端新能源汽车一直以来引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尤其在智能化方面走在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前列。另外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超强,具有市场的自主定价权,今年model3的价格下探,就是明显的例子。
特斯拉
广汽埃安、理想、极氪、蔚来和小鹏来竞争另一个席位。目前看蔚来和小鹏已经掉队,尤其小鹏同比下滑38.9%,5月销量已经被极氪超越,远远落后于理想28277台。埃安、理想和极氪将会有终极一战。
先来看看埃安。埃安车型价格区间比较大,覆盖10万以上车型。埃安S主要是B端市场,旗下30万级别的AIONLX和20万级别的AIONV销量都不如人意,直到15万级别的AIONY发布,埃安成功进入C端市场,但中高端市场没有取得突破。今年4月发布高端纯电轿跑昊铂21.99万元起,志在实现埃安的高端梦。因此埃安想要入围前三甲,任重而道远,销量在中国领先特斯拉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关键在30万以上车型要取得市场突破。
AION LX
接下来看看理想。理想一直比较稳健,靠增程式起步,逐步向纯电和混动产品延伸。但理想价格定位均在30万元以上,靠着在高端市场超级性价比取胜市场,月销量连续突破2万,5月已经接近3万台。依靠在高端市场的表现,理想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地位和品牌影响力已经超越一众造车新势力。如果理想在高端市场月销量维持在5万台以上,理想就很有希望突围,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一极。
理想L9
极氪作为吉利汽车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靠着极氪001、极氪X和极氪009三款产品分别抢占轿车、SUV和MPV中高端市场。2021年10月开始交付,目前看销量稳步增长,但与理想和埃安在销量上有差距,在品牌力上和理想有差距。极氪想要入围,进入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者,销量需要大幅提升,品牌的塑造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极氪009
当然传统品牌奔驰、宝马、奥迪、大众、丰田以及超豪品牌也不会坐以待毙,已经在纷纷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尤其在核心三电系统和智能化方面纷纷加大投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三甲也一定是世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三甲。
目前看,特斯拉毋容置疑会成为其中的一极。
比亚迪在销量上碾压竞争对手,但在高端品牌的塑造和市场占有率上还有差距,尤其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技术创能能力需要提升。
另外的突围者会是谁存在较大的变数,传统跨国品牌、国内的造车新势力都有希望,竞争将会异常激烈。当然希望中国品牌能够力压全雄,在前三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变化与竞争无处不在,核心还是技术领先和品牌的塑造,最终谁会脱颖而出,让市场给我们答案,也欢迎您提出看法和意见。
说的啥呀,不懂就别在这里乱写,比亚迪一家独大的局面,被你说的哎!!!不知道收了人家多少稿费
其实电动车的驾乘舒适感比油车舒服多了,但就是充电问题难解决。如果把电车不设置充电口,买车时电车不随车带电池,电池统一由充电站配备。电池的损耗一起打入电价里,估计应该也没加油的消费高。那样电车的续航问题就解决了相信电车的普及一定会干过油车了
电动车还是要看特斯拉
销量是暂时的,品牌力是关键,中国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新能源汽车技术是否领先世界还需要再看看加油自主品牌
没有答案
3.3W排名比4.5W高是吧
高温预警!节约充电!
电动车的价格全溢价,忽悠消费者
油车换电车,前十都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