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波罗的海三傻脱离俄罗斯电网后,电价一路高歌猛涨翻倍!

青青游子衿 2025-02-17 18:52:56

欧洲真是越来越有节目效果了!

电价暴涨的冬天,波罗的海“三傻”又开始对百姓的电费上强度了。

怎么回事?

根据北欧电力交易所(Nord Pool)的数据,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三被国内网友调侃为“波罗的海三傻”)在2月8日切断俄罗斯电网后,电价直接从1月的每兆瓦时92欧元飙升至230欧元,涨幅高达150%。

翻译成人话:原本一家三口每月电费100欧,现在直接涨到250欧!(大伙可以代入一下自家电费会不会破防)

立陶宛总统那句“再见了,俄罗斯!”的豪言,大概是用民众钱包里的欧元当烟花放的吧?不知道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的掌声,是为谁鼓的呢?

更讽刺的是

三国此前早已停止购买俄罗斯电力,但电网频率调节仍需依赖俄罗斯系统维持稳定。如今一刀两断,钱和技术尽失,断电也是常事。爱沙尼亚官方试图甩锅给“风能不足”和“寒流”,但专家无情拆穿:电网同步后的系统成本飙升才是主因。

民众账单原地爆炸,喜迎“能源独立”的代价,这波操作,堪称“政治正确”碾压“经济理性”的典范案例,值得细品。

政治动机拉满:16亿欧元买来的“独立”,值吗?

这场断网入欧的大戏,本质是一场地缘政治的行为艺术。

这三傻自2009年启动项目,原计划2026年完成,却因俄乌冲突强行加速到2025年2月。欧盟为此豪掷16亿欧元(约75%由欧盟买单),立陶宛和波兰还建了条330公里的海底电缆“和谐互联”,名字听着挺和谐,电价却一点不和谐,都涨了近两倍了,能和谐才怪了!

政治家的逻辑: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这是历史性时刻!我们终于切断了与‘敌对邻国’的电线链!”

俄罗斯驻欧盟代表团:“恭喜,电价涨了,电网可靠性降了,欧盟经济竞争力又弱了”。

民众的逻辑:

电费单:“您本月已成功为‘自由’支付溢价150%。”

超市老板:“停电备用发电机已就位,毕竟‘独立’的电网可能随时抽风。”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报道:俄罗斯常驻欧盟代表团称波罗的海国家退出BRELL是一个政治举动

脱俄入欧”的隐藏代价:从苏联遗产到欧盟韭菜

波罗的海三国脱离的BRELL电网系统,是苏联时代的遗产。

虽然被诟病为“俄罗斯控制”,但几十年来的频率调节和紧急支援确实保障了电力稳定。如今转投欧洲电网,看似“独立”,实则陷入另一种依赖——需从波兰等国高价进口电力,还要为欧盟电力交易平台的波动买单。

更魔幻的是

三傻一边喊着“能源独立”,一边被曝出关键海底电缆频繁遭破坏(比如连接瑞典和芬兰的电缆)。西方政客忙不迭甩锅俄罗斯,结果调查发现多数是意外事故。北约趁机启动“波罗的海哨兵”行动,保护电缆的军费开支,最终还得三国纳税人分摊。

其实现在想想,之前波罗的海的电缆事故,许是欧洲搞的也说不定啊!

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笑看风云

波罗的海三国“断网”后,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被迫自力更生。俄方早有准备,砸了10亿美元建电厂,发电量超需求两倍,居民用电稳如泰山。反观三国,一边电价飞涨,一边还要担心电缆被鱼啃了、被船锚挂了。

俄罗斯外交部扎哈罗娃都吐槽:“这是摧毁自己国家繁荣的下一步!”

总结:

波罗的海三国的“电网自由”,本质上是一场政治秀。

民众为“独立”买单,政客为掌声狂欢,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默默数钱。当“去俄罗斯化”成为政治正确,经济理性只能退居二线——只是不知道,电价暴涨的冬天,立陶宛总统家里开的是电暖器,还是用冯德莱恩的掌声取暖?

#国际能源 #欧洲电力市场 #地缘政治迷惑行为

(本文数据及背景引用自公开报道,部分内容已做戏剧化处理,但核心事实均有据可查。欢迎理性讨论,拒绝无脑喷。)

---

0 阅读:3

青青游子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