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
摘要:最近巴勒斯坦地区爆发了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的严重武装冲突,有关巴以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在不少人的思维定势中,总是认为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人的家园,甚至认为哈马斯这次袭击以色列就是几十年来双方矛盾积累的总爆发。那么,从历史和现状来看,巴勒斯坦到底是谁的?
最近巴勒斯坦地区爆发了哈马斯和以色列之间的严重武装冲突,有关巴以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在不少人的思维定势中,总是认为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人的家园,甚至认为哈马斯这次袭击以色列就是几十年来双方矛盾积累的总爆发。那么,从历史和现状来看,巴勒斯坦到底是谁的?
首先,巴勒斯坦是个地理概念。
最早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希罗多德提出了”巴勒斯坦(Palestine)“一词,是指腓尼基和埃及之间的整个区域,大致是今天包括黎巴嫩、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在内的大片地区。
“巴勒斯坦”这一地名来源于“腓尼基” (philistines),意思是“腓尼基人的土地”²。这是因为公元前12世纪初,腓尼基人控制了巴勒斯坦沿海地区。而在腓尼基人之前,在这一地区定居的是闪族的迦南人,并创造了著名的“迦南文化”,所以巴勒斯坦也被称为迦南。
而”巴勒斯坦“作为官方称谓,最早出现在罗马帝国。公元132年-135年,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爆发了犹太人大起义,罗马帝国在镇压了起义之后,将犹太行省更名为”巴勒斯坦行省”,并将犹太人驱逐出了这一地区,以此来消除犹太人在这一地区的影响。
接着再简要说说历史的变迁。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从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迁移到迦南,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犹太国家,不久就分裂为犹太国和以色列国。“以色列”(Israel)一词是犹太人的传说中,犹太人的祖先雅各与天神角力摔跤,并赢得了胜利,所以天神就把雅各叫作“以色列”,意思是与天神较量获胜的勇士,也有神勇斗士的意思。从这个词语的来源中,似乎在冥冥之中就预示着犹太人的复国建国之路必定是要经过一番艰苦的斗争。
此后,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等外族先后统治巴勒斯坦地区。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征服了巴勒斯坦,设立了犹太省。
在古巴比伦国、马其顿国和古罗马帝国统治时期,都对犹太人进行了迫害,造成了犹太民族历史上的三次大流散大迁移,尤其是罗马帝国时代,犹太人进行过两次大规模反抗罗马统治的大起义,遭到了罗马帝国的残酷镇压,被迫背井离乡流散到全世界,导致犹太民族二千多年间漂泊迁移的悲惨境遇。但是,还是有少数犹太人始终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1851年,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曾做过人口普查,耶路撒冷的2万多名人口中,犹太人有5000多人,占总人口的22%,在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有1万人,大约占0.5%。
公元622年,阿拉伯帝国崛起,击败了罗马帝国,成为巴勒斯坦的统治者。也就是说,阿拉伯人要比犹太人晚了大约一千八百年才来到巴勒斯坦这片土地。而且从公元前11世纪到现在,三千多年来这片土地上,一直都有犹太人,只不过从以前的主体民族逐渐成了少数民族。相比而言,巴勒斯坦才更是犹太人的故土。
不过,阿拉伯人统治巴勒斯坦差不多将近九百年,直到1517年才被奥斯曼帝国所取代。
所以,从历史上看,犹太人要比阿拉伯人更早来到巴勒斯坦,而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的时间更长,影响更深。
要说种族的话,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巴勒斯坦族,现在所说的巴勒斯坦人,其实就是特指生活在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从种族生物学基因角度,巴勒斯坦人就是阿拉伯人,和其他地区的阿拉伯人基本没有区别。当然,广义上说,生活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和其他民族也可以被称为巴勒斯坦人。
奥斯曼帝国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随着在战争中战败,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原来巴勒斯坦地区的出现了多个独立国家,如叙利亚、黎巴嫩和约旦,这样一来只有西起地中海,东到约旦河,南到西奈半岛,北至戈兰高地的这一片狭长土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巴勒斯坦地区。
1896年,犹太作家西奥多·赫茨比出版了《犹太国:解决犹太问题的一种尝试》一书,为犹太民族的复国运动提出了明确的理论基础,勾勒出犹太复国的前景。1897年8月也正是在赫茨比的积极推动下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犹太复国运动代表大会,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起草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纲领的《巴塞尔纲领》,明确提出了犹太复国主义所追求的就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受到国际法保护的家园,正式开启了犹太民族复国的历程。当时犹太人考虑建国的地点并不只有巴勒斯坦,还有好几处,甚至中国的东北都在考虑之列。但最后犹太人还是选择巴勒斯坦,这片他们曾经的故土,上帝给他们的“应许之地”——《旧约》中记载,上帝和犹太人祖先亚伯拉罕立约,犹太人的后裔将拥有一片“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迦南,也就是约旦河以西,包括加利利海以南和死海以北地区,今天所说的巴勒斯坦地区。就这样,犹太人开始陆续迁入巴勒斯坦,一些犹太富豪,如洛克菲勒家族也在巴勒斯坦大量购置土地。从19世纪初开始,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数量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不少犹太人聚居的定居点。
老周“冰血战火”志愿军系列音频节目,包括长津湖、上甘岭、砥坪里等重大战役,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有兴趣的朋友点击二维码免费收听
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为了换取美国犹太人对协约国的支持,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应允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这就是“贝尔福宣言”。
同时,英国为了牵制奥斯曼帝国,当时的英国驻埃及高级专员麦克马洪与伊斯兰教的统治者侯赛因缔结秘密条约,支持他们反对奥斯曼帝国,允许他们战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作为回报。这就是史称“麦克马洪书简”的主要内容。
正是英国人两边下注的两面派手法,大大加深了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战后,奥斯曼帝国解体,巴勒斯坦地区落入英国之手,英国在约旦河以东建立了约旦国,算是兑现了视“麦克马洪书简”。约旦河以西则由英国直接进行殖民统治,作为了“贝尔福宣言”的兑现,于1922年在肚约旦河西岸(今天所说的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民族之家”,允许犹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说阿以之间千年恩怨是不准确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和冲突从这时才开始,到今天也不过一百年。
进入1930年代,尤其是希特勒上台后,加紧了对犹太人的迫害,导致大量在欧洲的犹太人逃离欧洲,其中相当部分的犹太人选择前往巴勒斯坦,仅仅是1935年一年间,到达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就多达6.2万人。这使得阿拉伯人的不满情绪更加高涨,爆发了大规模的骚乱,袭击的目标也从犹太人扩大到英国人。
英国人被迫派皮尔勋爵为首的皇家调查团到巴勒斯坦展开调查。1937年皮尔调查团得出结论,阿拉伯人不可能与犹太人和平相处,必须分开治理。他还提出解决方案,将巴勒斯坦分为三部分:阿拉伯人占70%的土地、犹太人占20%土地,考虑到宗教问题,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10%继续由英国统治。
英国人认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已经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如果把这块地给任何一个民族都可能引起动乱,甚至发生种族灭绝,届时英国将将面临巨大的道德压力和管治上的困难,还不如将两个民族分开,由于当时两个民族的聚居地犬牙交错,所以要实现这个分治方案,还需要非常复杂的人口和土地置换。
犹太人认为,当初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时,英国支持犹太建国的地区包括约旦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地区。但现在约旦成立了新国家,现在还剩下的地区中只占20%,实在太亏了。但是犹太人内部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认为虽然按照皮尔方案,分到的面积是小了点,但总比到处流浪被外族迫害、驱赶、甚至屠杀要强得多。先把国家建起来,以后再找机会开疆拓土。就这样,犹太人最终同意了皮尔分治方案。
阿拉伯人则认为英国人违背承诺,当初与奥斯曼帝国开战时,英国是答应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但英国人玩文字游戏,只答应同意建国,却未明确这个新建国家的领土范围。而且圣城耶路撒冷还要在英国的管治之下,这也是他们难以接受的。因此,最后阿拉伯人拒绝了皮尔分治方案。
从之后八十多年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个方案无疑是对阿拉伯人最有利的方案,但阿拉伯人的拒绝,错过了最佳的和平建国时机。
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勒斯坦问题也就暂时搁置下来。
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人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种族迫害,有600万犹太人被纳粹杀害。由此,进一步激发了犹太人要建立自己国家的愿望,同时也有更多的犹太人为躲避迫害和战乱来到巴勒斯坦。到1945年,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已经增至30多万,和当地阿拉伯人的矛盾更加尖锐,流血冲突不断发生,因此犹太人组建了自卫武装“哈加纳”,这也是今天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哈加纳”不但和阿拉伯人发生冲突,还袭击殖民统治的英国军警和行政人员。而英国此时刚刚经过二战,国力大为衰减,面对巴勒斯坦这样一个烫手的山芋,最后终于决心赶紧脱手,就将巴勒斯坦问题交给了联合国。
194711月,联合国大会以33票支持,13票反对和1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英国将于1948年8月1日从巴勒斯坦撤军,在之后两个月时间里分别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国的面积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6%,阿拉伯国的面积占总面积的44%,耶路撒冷由联合国托管。
犹太国人口包括40.7万犹太人和49.8万阿拉伯人,阿拉伯国人口包括72.5万阿拉伯人和1万犹太人。
也就是说,占总人口不到30%的犹太人得到了56%的土地,而超过总人口70%的阿拉伯人只得到了44%的土地,这样的方案,阿拉伯人自然不可能接受。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分配比例,负责制订方案的联合国巴勒斯坦特别委员会,解释道虽然现在犹太人人口比较少,但之后会有大量的犹太移民迁入,所以预留了较多的土地。另外,划给犹太人的土地有大片贫瘠的不毛之地,适合居住的地方只有10%左右。而阿拉伯人分到的44%土地,绝大部分都是已经开垦的土地,90%以上都适合居住。这样的分治方案,到底对谁不公平不公道?
有不少人认为,联合国的181号决议是之后几十年巴以冲突的根源,但是现在看来,如果当初阿拉伯接受了这个看起来很不合理的方案,或许可能就得到了和平,避免几十年的流血。
但是阿拉伯方面认为自己的力量远远大于新生的以色列,因此1948年5月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沙特和也门7个国家组成阿拉伯联军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就此爆发。结果,还是以色列赢得了胜利。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以色列的建国是根据联合国决议,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完全合法的。更不存在从巴勒斯坦人手里侵占,因为这时都根本没有巴勒斯坦国这样一个对这片地区实行有效行政管理的政权。而且,以色列现在的人口中有20%的阿拉伯裔。阿拉伯人的土地私产,同样得到法律保护。
此后,到1982年,又接连发生了四次战争,以色列赢得了全部五次中东战争的胜利。通过这五次战争,以色列的面积从联合国181号决议规定的1.49万平方公里,扩大到了2.5万平方公里,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92%。
原以为可以一举消灭以色列,但最后却被以色列打得鼻青脸肿灰头土脸。回过来想想,还不如当初就接受了两的181号决议。
1963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在耶路撒冷成立,先后以约旦、黎巴嫩为基地与以色列展开武装斗争。但由于巴解和约旦、黎巴嫩的矛盾逐渐激化,经过1970年的“黑九月”事件和1975年的黎巴嫩内战,被迫撤离约旦和黎巴嫩。
失去根据地的巴解1988年在阿尔及利亚宣布成立巴勒斯坦国。其实这就等于是个流亡政权,成立之时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国土。
1993年,巴解和以色列达成和解协议,以色列“以土地换和平”,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交给巴方进行自治,巴解则放弃了与以色列的武装斗争,承认以色列。但是,哈马斯却不愿意与以色列和解,继续坚持要消灭以色列的主张,对以色列展开了一系列自杀式袭击,并拉开了持续到今天,和以色列长达三十年武装斗争。
约旦河西岸的情况比较复杂,有巴方完全控制区,有巴方和以色列共同控制区,还有以色列完全控制区。还夹杂着犹太人居住点的问题,这里就不展开多说。主要讲讲这次哈以冲突的发生地——加沙。
2005年,以色列军队从加沙全面撤军,将加沙交给巴解实行自治。
2007年,哈马斯在加沙的议会选举中赢得了多数席位。此后和巴解法塔赫的摩擦不断,直到2014年爆发了大规模内战,才将巴解法塔赫完全驱逐出加沙,成为加沙的实际控制者。
这就是巴以问题大致的发展脉络,看完了这数千年的历史变迁,尤其是最近一百年期间的渊源。回顾这段历史,巴勒斯坦方面在1937年和1947年拒绝了皮尔分治方案和联合国181号决议,错过了两次和平建国的机会。原来是想得到更多,结果到今天,得到的地盘远比这两次机会要少得多。实在是令人感慨。
从国际法角度来说,奥斯曼帝国解体后,巴勒斯坦地区本质上是一片无主之地。而且历史上就从来没有巴勒斯坦国。犹太人愿意和阿拉伯人共存,但阿拉伯人两次拒绝了分治方案,那又该怪谁?
2011年,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就对错失这两次机会而深感后悔。但是,历史是没有后悔药的。
看完这段历史,巴勒斯坦这片饱经战乱和灾难的土地,究竟应该属于谁?这一百多年来的恩缘情仇,几十年的流血冲突,又是谁的错?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结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亭,长期从事军事战史研究,曾多次在凤凰卫视、上海电视台担任军事栏目嘉宾。出版过二十多本军事书籍,可在微店“知兵堂书店”、某宝网店“知兵堂书店”上咨询购买。现在喜马拉雅上有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类音频节目。在各大视频平台都开设“老周新观察”视频号,解读军事热点,敬请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