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懂九王爷胤禟给年羹尧下跪,才明白雍正帝此计有多毒

杨角风发作 2024-03-31 18:31:26

在《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剧情,非常耐人寻味,那就是年羹尧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没多久,老九胤禟也被雍正帝派往了军中,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事件。

当时跟随老九胤禟一起去西北军营的还有十名御前侍卫,毕竟是皇上面前的红人,且都是些皇亲国戚,所以并未把年羹尧放在心上。可没想,到了西北大营没多久,年羹尧便找了个借口要砍了这十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侍卫。

由于这十位是老九胤禟带来的,也算是自己的帮手,真要砍了他们,不仅自己性命难保,就算回到京城也没法向皇上交代。万般无奈之下,老九胤禟竟然跪倒在年羹尧面前,求放过。

那么,问题就来了,年羹尧哪来的胆子,竟敢让“九王爷”胤禟下跪?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看懂九王爷胤禟给年羹尧下跪,才明白雍正帝此计有多毒?

一、

老九胤禟给年羹尧下跪这事,从头到尾都透露着一股邪性,要多离谱就有多离谱。

老九胤禟乃雍正帝的亲兄弟,虽然爵位仅仅是个贝子,但在清朝宗室皇亲制度下,也是高于公爵的,故人称“九王爷”。像老十四胤禵被康熙帝任命为大将军王,出征都是帝王标准,实际上他的爵位也是个贝子,但不妨碍他自称大将军王。

不过,《清史稿》中的记载跟《清圣祖实录》不同,它里面记载的老九胤禟爵位是贝勒。所以,剧中也是采取的这种说法,比如老九胤禟急着见年羹尧的时候,就特意强调:

“军前效力九贝勒胤禟,求见大将军!”

但是,就像我杨角风前面提到的那样,老九胤禟就算是个贝勒爷,那也是王爷级别。比如在他去西北之前,雍正帝下达的命令中,对其称呼就是九王爷:

“张廷玉,拟旨,九王爷允禟,前往西北战场!”

后来老九胤禟到了西北大营,众军士迎接的时候,也是称呼其为九王爷:

“给九王爷请安!”

而年羹尧呢,虽然职务是抚远大将军,但爵位按照史书记载,这时候应该是三等公。后来他取得西北大捷后,雍正帝才封了他一个一等公,还说:

“论理啊,就是封你个王爷也不过份,不过自古以来啊,异姓封王多没有好下场啊!”

这样一来,九王爷胤禟,给一个包衣奴才出身,顶多算公爵的年羹尧下跪,就说不过去了。

二、

要想解释清楚九王爷胤禟这下跪一出,究竟是咋回事,我们还得雍正帝撤掉老十四胤禵的大将军王说起。

康熙帝前脚刚蹬腿,后脚即位的雍正帝就下达了一条命令,解除老十四胤禵的军权,并让他火速回京奔丧。而负责执行这件事主要人物,就是年羹尧,也是他带着三千绿营军一路跟随老十四胤禵回了京。

正因如此,西北大将军的位置便空缺了出来,并在后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补上。

毕竟西北的战事还在继续,这个位置必然不能长久空着,这也导致朝廷上下官员全都盯着这个位置。

第一个站出来主动请缨的是老十三胤祥,因为他俩下棋总是和棋,被雍正帝一顿训斥。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老十三胤祥已经摸不透雍正帝的脾气,一方面有邬思道临走时的警告。另一方面,他也发现雍亲王府做秘密事情的人全被清除了,所以有点害怕。

等到俩人开诚布公、敞开心扉细聊之后,老十三胤祥才说出了自己的请求:

“臣一身一命惟皇上是从。臣即请缨请命,愿与青海与罗布藏丹增兵车相会……”

就像我们之前有一期分析的那样,雍正帝毕竟刚当上皇上,根基不稳,留下老十三胤祥在京城,心里更踏实一些。另一方面,他都打算封老十三胤祥为铁帽子王了,若是再让他去立功,那封赏的时候除了皇位,还能赏啥?

三、

更重要的是,让老十三胤祥当大将军王的后果,是雍正帝所不能承受的。

老十三胤祥立了大功,要么赏无可赏,只能赐死,要么就是自己被逼让位。别忘了,当年老四胤禛举荐老十四胤禵当大将军王的时候,就说过这么一句话:

“十三弟的外公是喀尔喀蒙古的大汗,倒不是说他去带兵就会反叛,而是牵了这层关系,就会影响军心!”

所以,雍正帝思前想后,再加上李卫带来了邬思道的建议,最终决定让年羹尧当大将军。

这条命令一下,朝廷上下一时间议论纷纷,颇有微词。像老十四胤禵,就直接写信给旧部下富宁安,让他给年羹尧个下马威:

“尔等皆是八旗历经百战之巴图鲁,驰马御边挥刀杀贼皆分内事也,唯俯首听命于一包衣奴才?”

富宁安也确实牛,年羹尧开会讨论军事,都敢站出来怼,还说年羹尧只会纸上谈兵,迟早会误事。

老九胤禟更是一肚子火,不仅怂恿大家去伯伦不归酒楼听小黄曲,还冲老八胤禩大吼。说他们借一个考生(刘墨林)的事,整夜羞辱你,还暗中挤兑老十四:

“楞把一个大将军,派给了异姓奴才年羹尧……你怎么呕得下这口气呢?”

就连雍正帝的女婿哈庆生,听说了这事,也是托张廷玉送橘子,请求皇上把他从西北军中调回京城,不想在年羹尧的手底下办事。

四、

这时候的雍正帝,其实麻烦事一大堆,不仅这些兄弟们,很多大臣也是意见颇多。

像他先后用了诺敏和张廷璐,结果一个搞出了“山西诺敏案”,一个搞了个“科场舞弊案”。这两个用人不当的案子,让雍正帝脸面尽失,也影响到了他任命的其他官员。

比如重用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李卫,还一个劲袒护“酷吏”田文镜,甚至连不尊礼法的毛头小子刘墨林他都用,也导致了很多大臣抗议。

再加上年羹尧到西北之后,一直在养精蓄锐,迟迟不跟叛军决战。可是大军的开支却一项不能少,他这么三天两头的催粮草,也让户部的众官员压力巨大,甚至引发了集体辞职。最后雍正帝实在没办法了,只得成立了军机处,自己亲自督促粮草供需。

而年羹尧在西北也没闲着,一方面冷眼旁观了富宁安大军的覆亡,随后又将其射杀,等于是清除了老十四胤禵的旧势力;另一方面,又敲打了不听从自己指挥,直接给雍正帝写信的岳钟琪,等于整顿了自家阵营;再就是严格执行军令,动不动就以军法处置部下,连雍正帝的女婿哈庆生都未幸免于难。

后来年羹尧还以此敲打那十位御前侍卫:

“哈庆生此人你们知道吗?他是皇上身边四格格洁明的女婿,他原来也在我的军中。上个月,我让他督办军粮,他竟敢误了三日期限,我就请出天子令箭来,一刀斩了他,而且是先斩后奏!皇上不但没有怪罪我,还下旨表彰。”

五、

由于富宁安也好,哈庆生也罢,都跟太后乌雅氏有关系,所以老十四胤禵和洁明格格都跑去太后乌雅氏那诉苦。

正因如此,太后乌雅氏才对年羹尧恨之入骨,转而将怒火发泄到年羹尧的妹妹年秋月头上,并最终促成了年秋月的死。

所以当雍正帝得知此事,打算去劝劝太后时,老十三胤祥先喊住了他,并告诉他现阶段朝廷上下都在流传着一句话。那就是外面传皇上心里只有汉人,没有满人,眼里只有奴才,没有兄弟!

于是,就引出了题目的内容,雍正帝在随后的朝堂之上大发雷霆。说自己之所以不用旗人,是因为清军入关才七十年,很多旗人连马都不会骑了,能怪自己重用汉人吗?

随后便决定派出十名上三旗的御前侍卫,前往西北军中效力,历练历练。

同时,又提到还有人说,自己只有奴才没有兄弟,所以,这次派九王爷胤禟跟着一起去前线,历练历练。

说到底,雍正帝是希望通过此举,打破别人说他不重用满人和兄弟的传言,平息此起彼伏的质疑声。同时,也给这些人一个震慑,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到时候你们就知道西北战场的残酷了。

当然,雍正帝此举还有另外的意思,那就是自从富宁安军队全军覆没,以及岳钟琪被敲打之后,年羹尧在西北一人独大,俨然成了“西北王”。所以,他把老九胤禟派去,也是故意制造俩人的矛盾,并通过十位御前侍卫,监视他俩。

六、

当老九胤禟奉旨带着十位御前侍卫将去西北军营的消息,传到年羹尧耳朵时,他的内心很不是滋味。看完信后,气愤地将纸扔在地上,后来等人都散了,自己嘀咕了一句:

“主子啊,您到底和奴才下的是哪一路棋呢?”

十名御前侍卫前来的目的,倒是很好猜,年羹尧再傻也不会不清楚他们是来监视自己的。别忘了当年他提四川巡抚时,邬思道就建议老四胤禛派个人监视他,他也有自知之明,主动把李卫揽到了自己身边。

事实上,十名御前侍卫在来的路上,见一路走来如此辛苦,就已经在骂年羹尧了。

其中一个更是提到:

“到了西宁,伺候得好老子便罢了,伺候得不好,老子一天一个密折奏上去!”

见大家都在骂年羹尧,老九胤禟觉得这十名侍卫可用,于是掏出一万两银票分给哥几个,算是成了难兄难弟,达成了一致意见。

雍正帝派十名侍卫,问题不大,年羹尧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要派老九胤禟?

因为,年羹尧跟老九胤禟向来不熟,俩人唯一的交点还是血洗江夏镇那次。当时年羹尧可是悄无声息的端了江夏镇,不仅杀光了老九胤禟的门人,连带着将那里的金银财宝搜刮一空。

要知道,任伯安和刘八女积攒多年的财产,真正的主人是老九胤禟。他吃了这么一个哑巴亏,还有气没处撒,怎么可能会跟年羹尧关系好?

七、

再加上,此时的老十四胤禵恨死了年羹尧,同阵营的老九胤禟也没少说年羹尧的坏话,此行对于他来讲,也是一项巨大的考验。

面对九王爷的到来,年羹尧的下属(好像是师爷)一直在劝,说那十名侍卫很有背景,跟皇上关系很近。而且,九王爷胤禟不仅是皇上的亲兄弟,也是康熙朝的贝子,于情于理都该去迎接。

可惜,年羹尧并未理会,直到老九胤禟进了大营之后,他才千呼万唤始出来。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时候的年羹尧脱掉了大将军的军装,换上了黄马褂。见到老九胤禟之后,也仅仅行了一个拱手礼,并未称呼“九王爷”或者“九爷”,而是直呼“九贝勒”。

至于那十名侍卫,年羹尧直接选择无视,在老九胤禟一再提醒下,才派个副将去安排酒席,气得穆香阿在后面直接大声开骂:

“告诉你们年大将军,就说老子们已经吃饱喝足了,用不着他接什么屁风!”

甚至,给老九胤禟接风的宴席,一点都不丰盛,都比不上年羹尧后来被撤职后,当杭州将军的一顿便饭。这顿饭也比他平常吃的烤羊排啊,小炒肉啊,白菜心啥的要寒酸的多。

说白了,年羹尧迎接九王爷胤禟的热情劲,都比不上后来跑来送军粮的邬思道。

而年羹尧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至少在众人面前,他必须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要知道,上一次他对老八胤禩表现热情,可是被老四胤禛罚跪了一整天。

八、

等到俩人到了后屋,左右没人之后,老九胤禟小心翼翼的提了一句八爷,年羹尧这才下跪行礼,称呼“九爷”!

说到底,他们俩人也是在相互试探,一方面,老九胤禟本身也是被监视的对象,若是跟年羹尧表现太热情,难免会被猜忌。若是一封密折递到了雍正帝手中,就算俩人没事,也成了有事了。

另一方面,老九胤禟并未单独跟年羹尧打过交道,他对年羹尧的印象还停留在一夜之间屠了七百江夏镇男女老少上面。再加上年羹尧不久前又刚干掉了富宁安,以及雍正帝的女婿,老九胤禟并摸不透其脾气。

毕竟,老九胤禟和年羹尧分属两大不同阵营,明争暗斗这么多年了,这里面的隔阂哪是见一面就能消失的。

而且,就雍正帝的重视程度来看,年羹尧不仅是其心腹,还是他大舅哥。虽然平时八爷党们没少讽刺他是包衣奴才,但实际上人家是大权在握的大将军,因为年妃这层关系,还是皇亲国戚呢。

反观老九胤禟,是雍正帝最恨的一个弟弟,历史上他也是被整的最惨的那个。在剧中,雍正帝也早就生了杀心,因为他们去伯伦不归酒楼听小黄曲的事,雍正帝就痛骂:

“多行不义必自毙!”

连老十三胤祥也看出来雍正帝的杀心,一个劲劝: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您千万不要和那帮人一般见识!”

九、

所以,就军国大事来讲,富宁安可以杀,哈庆生也可以杀,至于老九胤禟嘛,反正雍正帝对他没好印象,他的死活,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事实上,雍正帝借刀杀人这招屡试不爽,当年他把年羹尧派到江夏镇,就知道他会将那里洗劫一空,以报当年的下马之辱。后来他又把孙嘉诚派到年羹尧那,也知道这俩人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同样,他这次把本就不对付的老九胤禟派到西北,除了督军之外,也不排除想借年羹尧之手将其除之,至少也得敲打他一番,让其吃点苦头。

这一点,老九胤禟跟清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龙,你给我盘着,是虎,你给我卧着。到了人家的地盘,就得表现出足够的卑微,可不能因为一趟西北之行,却成了自己的绝唱。

所以,他才冲年羹尧说,明人不说暗话:

“皇上和我虽是兄弟,但多少年来也存在着不少……芥蒂。”

当然,也不能太怂,毕竟那十位御前侍卫还在面前看着呢。

实际上,老九胤禟是希望那十位侍卫,能雄起,给年羹尧制造麻烦,越麻烦越好。而那十名侍卫的想法也一样,他们不理解皇上的亲兄弟,九王爷胤禟怎么会向一个潜邸奴才出身的年羹尧服软。他们也希望九王爷能替自己出头,硬刚一下年羹尧,看看他到底什么反应。

于是老九胤禟采取萝卜加大棒的策略,来试探年羹尧的底线,一方面搬出八爷来警告对方。虽然你可以拿我不当回事,但我背后的八爷,你总得忌惮吧?

十、

光警告加威胁年羹尧没用,顶多不冲自己下手,但在这里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还得给他点萝卜吃才行。

所以俩人说开了,年羹尧打个胜仗,九爷也能交代了,就体体面面回京。老九胤禟也以令尊大人过寿为名,掏出了十万两银票,买个平安。

就像刚才讲的那样,老九胤禟面上跟年羹尧交好,背地里还是支持十名侍卫闹事的。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年羹尧会这么狠,当着众人的面叫士兵去手,关键他们不带半点犹豫,直接举刀便砍。

啥意思?

证明他们之前也敢不听过,但后果很严重,这也跟后来大殿之上,皇上让士兵们卸甲,一个个都不敢动的原因所在。因为年羹尧发的话,就是铁令,凡是不听的,后果很严重!

随后,这几位嘴硬的侍卫被带到了年羹尧大帐,三说两说,就被判了个斩立决。直到此时,这些侍卫才明白,年羹尧不玩虚的,是真敢杀人啊。

只不过,他在判十名侍卫死刑之时,特意给副将使了个眼色,让他去找九王爷。

此时的老九胤禟还吃着饭呢,听到消息是急忙跑过来求情,不求不行啊。这些侍卫一个个都是皇亲国戚啊,比如直接跳出来跟年羹尧顶的那个,是雍正帝的外甥:

“我母亲是和硕二十三公主,是康熙先帝爷的女儿,是当今皇上的妹妹!”

其他几个基本也是这种背景,好家伙,他也管老九胤禟叫舅舅的。舅舅带着十个外甥到西北大营,这才刚到一天,就全被砍了,怎么向皇上交代?

当然,年羹尧也不敢真全砍了他们,可是这么多将领看着呢,不砍,以后军令怎么发?

就像后来三王爷胤祉救李绂一样,要破坏规矩,就得拿出足够的诚意。在老九胤禟给在场的将领们一个个作揖的时候,年羹尧使了个眼色,大家才全都站出来求情。再加上老九胤禟向其下跪,这才免了十位侍卫的死罪,但活罪难逃。

这样一来,十名侍卫不仅感激年羹尧,也得感激老九胤禟。

随后,年羹尧又设宴请他们吃饭,席间还故意让人送情报,说军饷没了,粮草没了,其实就是试探他们,让他们通过密折告知皇上,大军的难处。

后面的事情就不多说了,总之连老九胤禟在内,原本三支互相制衡的力量,结果全都臣服在了年羹尧的面前。

总之,这段经历,也成了老九胤禟一生中难以抹去的耻辱和回忆。这也是后来年羹尧被处死之后,老九胤禟高兴万分,还特意将上好的松针儿送给那大爷,让他去伯伦不归酒楼宣传去。

当然,出此计策的雍正帝,心更毒,表面上看此计被年羹尧给破了。只不过,他更胜一筹,早早在军中安插了更多的眼线,比如伊兴阿将军,终究是多算了一步。

3 阅读: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