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每次都栽在老十三胤祥手上,老八胤禩为啥不吸取教训?

杨角风发作 2024-03-17 09:35:37

《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虽然已经面世二十多年了,全靠同行衬托,是越看越有意思,越看越爱看。

要说这部剧中,谁的分量最重,且每到关键时刻都能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恐怕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人。没错,他就是两次拯救雍正帝于水火之中,既帮他登上皇位,又助他坐稳了皇位的十三弟——胤祥!

康熙帝驾崩当晚,老八胤禩原本稳操胜券,偏偏漏掉了一个老十三胤祥,被人家从后面抄了家。同样,八王议政逼宫时刻,认为自己已有九成胜算的老八胤禩,再次忽略了老十三胤祥,又一次被端了老巢。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老八胤禩为什么不吸取教训,两次在同一地方摔倒呢?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每每到关键时刻,老八胤禩为什么总会忽略老十三胤祥?

一、

康熙六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经历了“死鹰事件”,被气病的康熙帝终于油尽灯枯,驾崩于畅春园。

当然,历史上的康熙帝到了晚年后,已经是疾病缠身,最终一场小感冒便要了他的命。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会这么快死去,所以晚年的他并未立太子,驾崩之日估计也是匆匆传位。因此,才引发了几百年来,大家对雍正帝即位是否合理的争论。

在剧中,虽然康熙帝临终前明确告知在场的皇子们,要传位给四阿哥。可是,不甘心失败的老八胤禩一伙,故意打岔,要么没听清,要么听成了传位给十四阿哥。

在这关键时刻,张廷玉“越权”发令,随后老四胤禛派出了张五哥,让他手持金牌令箭,马上赶往雍亲王府,并让邬思道依计行事。而所谓的计,便是让张五哥去宗人府放出老十三胤祥,并让他火速赶往丰台大营,控制局面。

重获自由的老十三胤祥手持金牌令箭,孤身闯了丰台大营,并很快控制了局面。这才让还在观望的九门提督隆科多死了心,如实取来传位诏书,并当众宣布,康熙帝将皇位传给了老四胤禛。

也正是因为失去了京城内外的武力保障,老八胤禩一伙才不情不愿的下跪磕头,接受了老四胤禛已经是皇帝的现实。

也就是说,雍正帝夺位的关键是丰台大营,而控制丰台大营的关键又是老十三胤祥。可是,如此精明的老八胤禩,为什么会忽略掉这一点呢?

二、

“死鹰事件”是老八胤禩向皇位冲击的一计妙招,但凡康熙帝左右摇摆一下,都会引发朝廷动荡,皇位不保。

道理很简单,康熙帝若是彻查此案,并将罪名安到送寿礼的老十四胤禵头上。那么,老十四胤禵肯定一万个不服气,毕竟他确实没送死鹰,而是寿石。那么,统帅几十万大军的他,一旦发怒,要清君侧,找凶手,那就等于内战爆发。

而且,从西北战事再起之前,康熙帝的身体就已欠安,众人都知道他已时日不多,所以看戏的时候,一群阿哥们全都盯着老爷子看。

而老八胤禩送死鹰,即使气不死老爷子,也能把他气个半死。再加上要彻查老十四胤禵,到时候老八胤禩再玩个里应外合,那皇位之争,就成了他跟老十四胤禵争了。而且,从天时地利人和来看,显然坐镇京城的老八胤禩有利,他的胜率更大。

若是康熙帝相信老十四胤禵,彻查老八胤禩,那他肯定一万个委屈啊。是啊,礼物明明是老十四胤禵送的,你却把罪名安在素有“八贤王”美称的老八胤禩头上。不仅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跟着在朝中叫屈,其他八爷党成员也会趁机发难,到时候康熙帝气都气死了。

所以说,老八胤禩将老十四胤禵的寿石换成死鹰,就是试探康熙帝的心思。不管他把罪名定在老十四胤禵,还是老八胤禩头上,都代表他有心将皇位传给这俩人中的一个。

三、

这也是为什么“死鹰事件”发生后,老八胤禩赶紧向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使了个眼色,让他们站出来发话,试图给这件事定性:

“图里琛,快把鄂伦岱给我抓起来,这是谋逆!隆科多,隆科多,快将出路堵住,不要放走了同党!”

一旦把这件事定性成谋逆,那老十四胤禵就成了逆子,西北大军也就成了叛军。到那时候,朝中大乱,恐怕连康熙帝也控制不了局面。若是皇上都控制不了局面,那么,就算他青睐老四胤禛,不喜欢老八胤禩,那皇位也传不下去。

是啊,老十四胤禵成了逆子,其生母德妃乌雅氏必然受牵连,大概率会被贬为庶人。当年唐太宗的儿子李祐谋反,其生母也是德妃,后来就被李世民贬为了庶人。别忘了老四胤禛的生母也是德妃,生母成了庶人,自己的亲兄弟又谋反了,别说皇位了,雍亲王都可能当不成!

这就是老八胤禩他们一伙定下的计谋,只要朝中大乱,只要康熙帝的控制力下降。那已经笼络了朝中大半官员的老八胤禩,就是最终的胜家,没有意外。

这也是看破此计的康熙帝,在寿宴上,极力平复心情,不动气。并不顾老九胤禟和老十胤誐有关这是“谋逆之罪”的叫喊,执意放掉鄂伦岱的原因所在:

“有罪的,无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

说是不生气,但最终还是被气晕了,随后便卧床不起,命不久矣。

四、

康熙帝一病不起,不仅不追查死鹰的事,还将老八胤禩给撤了职,这让他们有点慌神,以至于老九胤禟说出这么一句话:

“看样子,他是铁了心要将大位传给老十四了,八哥,你说该怎么办?”

好在老八胤禩足够聪明,看出了这里面的门道,知道问题不简单。于是提到康熙帝恐怕是扛不过这个冬天了,但是,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老十四胤禵,他在西北,鞭长莫及,成不了气候:

“老十,老四坐在京里,他才是心腹之患!所以,当务之急,要抓住京里的兵权!”

也就是说,在康熙帝驾崩之前,老八胤禩早就定下策略,一定要抓住京里的兵权。而京里的兵权,主要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一个是丰台大营,一个则是步兵统领衙门。从优先级上考虑,显然是控制了丰台大营,就算步兵统领衙门没在自己手上,也不用担忧。

事实上也是如此,八王议政逼宫时,老十三胤祥只控制了丰台大营,就让控制步兵统领衙门的隆科多束手就擒。

可是,康熙帝驾崩之日,老八胤禩恰恰就忽略掉了丰台大营,让老十三胤祥捡了个漏,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老八胤禩压根就没料到被圈禁了整整十年的他,还能控制丰台大营!

事实上,老八胤禩在分析情况时也对老九胤禟、老十胤誐说了:

“丰台大营是我们的人在主事,我想那边,不用……有什么担心的。”

五、

也就是说,康熙帝驾崩之前,老八胤禩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笼络隆科多去了,而老四胤禛却恰恰相反,他听从邬思道的建议做出的方案,首先就是控制丰台大营。

甚至,就算康熙帝没有传位给老四胤禛,他也会强行用关防大印放出老十三胤祥,并由他去接管丰台大营。

刚才也提到了,步兵统领衙门的实力比不上丰台大营,就算控制住了九门,也挡不住这支野战军的冲击。也难怪隆科多会犹豫不决,从而去找六叔佟国维,而佟国维则警告他,哪个皇子也别信,就等皇上发话,再把宝押上去,原因就在于此!

事实上,就算康熙帝用两道圣旨,一罚一赏来控制隆科多,他仍然有私心,直到得知丰台大营已经落到老十三胤祥手中时,他才姗姗来迟,宣读了传位诏书。

那么,原本自己人控制,本不用担心的丰台大营,为什么会被圈禁了十年,并无职务的老十三胤祥单枪匹马给接管了呢?

我杨角风说的话,大家可能不信,但老十三胤祥曾经跟前来探望他的老四胤禛说过一句话:

“只要我在外面,他们有多少兵马,他们也不敢作乱!”

对啊,为什么他有这么大的底气,只要自己放出来,来多少兵马都不担心呢?

这其实是剧中的一个BUG,按照剧中的说法,老十三胤祥原本带兵的,现如今丰台大营和步兵统领衙门大半将领都是他带出来的。

六、

更重要的是,康熙帝是在刻意引导老四胤禛去找老十三胤祥,也没有断掉老十三胤祥跟自己那些部下的书信交流。

不然的话,关押老十三胤祥的宗人府,竟然只有一个小太监守门,老四胤禛问他:

“你是新来的?”

他还仰着脖儿回答,是啊,怎么着?

结果被赏了个大嘴巴!

回头老四胤禛还跟老十三胤祥讲,自己这次进来是硬闯进来的,这足以说明,康熙帝就是故意在这时候换了个小太监,默许老四胤禛进来,并且,事后也没有追究。

之所以说老十三胤祥并没有被断掉与下属的交流,是因为老四胤禛掏出一份名单后,他都被关了十年了,还能对这些人了如指掌:

“这上面,有的人根本就没有用,有的是没有骨气,有的这些年……变了,有的也难说啊……”

要知道,这份名单是老十三胤祥被关之前,邬思道整理的,现如今他还能对这些人很清楚,还知道有人已经变了,这足以说明问题。

康熙帝在临终前其实也告诉老四胤禛了,自己把十三阿哥关起来,也是对他,和对你的一种保护:

“有了这十年的教训,想他也会成熟起来,可以做好你的帮手了!”

康熙帝一向以仁慈著称,若是这次传位四阿哥,大家都接受,那万事大吉。若是老八胤禩一伙不接受,那他还留了一手,便是把金牌令箭交给了张五哥。

张五哥嘛,一心想的就是报十三爷的恩,那后面的事,还用多说吗?

七、

而老十三胤祥之所以能单枪匹马控制住了丰台大营,并不是靠脸,靠的恰恰就是张五哥送来的金牌令箭!

按照约定,若是大位没有传给老八胤禩,那丰台大营的提督成文运,就会带兵杀入京城,武装夺嫡。由于老八他们被控制在畅春园,不让出来,也导致成文运一直在等命令,迟迟没有动身。直到老十三胤祥都快杀到了,他才下令,说自己接到密令,有人谋反,速速进京。

丰台提督成文运便是老八胤禩的王牌,也是他敢说这里不会出问题的底气所在。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老十三胤祥进了丰台大营之后,其余将领都下跪行礼,唯独这个成文运站在那里不行礼,反而质问老十三胤祥:

“十三爷,据下官所知,您不是在宗人府吗?今天这么晚了,你到我丰台大营,有何公干?”

虽然老十三胤祥说了,皇上命令自己来接管丰台大营,但是成文运不相信他是皇上放出来的,直到他掏出了金牌令箭!

其实就算如此,成文运也不想束手就擒,还想继续控制在场的将领。好在老十三胤祥认出了这里面有三个自己的旧部下,当场给升了官,只需一个眼神,他们自然卖命。只可惜了成文运,还没能大展手脚呢,就被乱刀捅死在当场。

就这样,老十三胤祥带着新任命的三个副将,率领丰台大营的士兵赶回畅春园,隆科多见大势已定,也就不再摇摆。

八、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按理说,老八胤禩吃过这次亏后,理应吸取教训,为什么后来八王议政逼宫时,再次在控制丰台大营上,栽在了老十三胤祥的手中?

老八胤禩选择发动八王议政逼宫的时机,是隐忍多时,找准机会发动的,用他自己的话讲:

“已经有九成胜算了!”

确实,执意推行新政的雍正帝,不仅得罪了八爷党,佟党,以及顽固派,连带着清流和旗人都得罪光了,这时候的他几乎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而老八胤禩,不适时宜的联络关外四大旗主王爷,通过弘时和弘昼的操作,悄无声息接管丰台大营。

再加上本就对雍正帝意见颇大的隆科多加入,老八胤禩几乎同时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逼雍正帝交权几乎是手到擒来。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朝堂之上,面对几位旗主王爷,雍正帝都应对不过来,更不用提老八胤禩亲自下场了。

即使中间有王文昭和张廷玉出来力挺皇帝,但并未扭转局势,尤其是隆科多的临阵倒戈,几乎把雍正帝逼上了绝路。当然,这个问题我们之前也谈过,这本就是雍正帝设下的圈套,但非本文要阐述的内容,暂且不提。

若不是躺在担架上的老十三胤祥犹如天降,带来了丰台大营的兵士,恐怕雍正帝这次真就无力回天,只能交权了。

对啊,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又是老十三胤祥成了老八胤禩口中的“一成天算”,从而控制了局面呢?

九、

其实,自从康熙帝驾崩那一天,吃过一次老十三胤祥的亏后,老八胤禩他们没有放弃过对老十三的打击。

早在老十三胤祥没被圈禁前,他的府上就已遍布了眼线,之前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讲到乔姐儿时,特意阐述过。可以说,自从老十三胤祥跟阿兰接触,并抱上床之后,他的身体就每到关键时刻,便不争气了。

比如,西北战事刚起,雍正帝还没想好派谁去呢,老十三胤祥身体就不行了。

后来年羹尧当上大将军后,富宁安就不服他,还给了其一个下马威。得到消息后的老九胤禟就很高兴,还对老十四胤禵说,用不了多久,这个大将军还得你当。

老十四胤禵不信啊,说还有个老十三胤祥呢,怎么会轮到自己?

没想到老九胤禟竟然未卜先知,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你们还不知道吧,过不了多久啊,老十三只怕连路都不会走了,怎么能带兵去打仗呢?”

要知道,老十三胤祥生病的事,一直是瞒着大家的,连雍正帝都不知道。为此,阿兰还多次劝老十三胤祥,说得告诉皇上,不能瞒下去了:

“我看,还是告诉皇上,请太医院的太医,来给您看看!”

如果这是巧合的话,为什么随后老十三胤祥身体好转,等到年羹尧被处死,又该选大将军的时候,他又病重了?

“难道,一定要等瞒不住的时候,那不是太晚了吗?”

十、

直到老十三胤祥都缺席了好几次朝会了,病的实在下不了床了,雍正帝才在偶然一次拜访时发觉。

而这个时间,距离老九胤禟预言老十三即将下不了床,隔了好几年,经历了年羹尧从当将军,到当大清朝的恩人,以及当鬼的距离:

“你还要瞒朕多久?”

可是,老十三胤祥的病情,老八胤禩一伙儿却知道的一清二楚,有一次大家在军机处加班,老十三胤祥一阵咳嗽,老八胤禩就劝他早点回去休息:

“哎呀,这几天熬下来,我们这些好人都受不了,别说是你了!”

要知道,这时候的雍正帝还不知道老十三胤祥生病了呢,他就已经被老八胤禩排除出好人之外了。

等到八王议政逼宫前夕,老八胤禩他们为什么又忽略了老十三胤祥呢,原因就在于此:

“天厌之,天厌之,这清流和旗人都被他得罪光了,老十三也病入膏肓……”

为什么大家知道此时的老十三胤祥已经病入膏肓了?

很简单啊,大家都有眼睛看啊,而且,这时候的老十三胤祥经常性的不参加朝会。比如这次八王议政逼宫大戏,原本他要参加的,因为弘昼多了一嘴,他决定先不去,理由是:

“弘昼啊,去,回去啊告诉你阿玛,就说我的病又犯了,我去看看太医!”

一个“又”字,就说明,他请病假不参加朝会不是一次两次了。而且弘昼将情况告知雍正帝后,雍正帝的第一反应是要不要紧?

这恰恰说明,连他都知道老十三胤祥现在病的很严重,搞不好哪次就爬不起来了。而当众宣布这件事的时候,四位旗主王爷很惊讶,左右看看,但老八胤禩却一动不动。

这一切都证明,老十三胤祥的病,就算不是老八胤禩派人搞鬼,那他也是一清二楚啊。正因为,他把老十三胤祥归纳成了行将就木的病人,才忽略了其作用,最后,接连在一个地方翻船两次,哎,都是命啊。

至于躺在担架上的老十三胤祥,为什么还能一举夺得丰台大营的兵权,这是后话,因为篇幅原因,咱就不多说了,以后再给大家细讲。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雍正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0 阅读: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