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金陵副将马国成,相信大家都会微微一笑,这可是《雍正王朝》中的名人,尤其是以盘辫子,晃头,外加一口标准的京味国骂出名。
要知道《雍正王朝》这部剧已经问世二十多年了,热度迟迟不退,至今还能被人津津乐道。除了剧情精彩,主演给力以外,也离不开剧中这些小配角的精彩表现,比如马国成。
由于其第一次亮相,就对追缴户部欠款的田文镜一顿“疯狂输出”,又是“问候”人家妈妈,又是辱骂人家出身的。在众人看来,就是个粗鲁、无礼、头脑又简单的“混不吝”!
可是,为什么他的这番浑人表现,却没有受到任何处罚,还是说,他此举的背后另有所图?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难怪马国成要“问候”田文镜妈妈,你看他凭啥当上的金陵副将?
一、
江南筹款赈灾之后,老四胤禛不仅被封雍郡王,还接手了户部欠款的追缴任务,由此便引出了本文的主人公——金陵副将马国成。
那么,金陵副将马国成,为什么会借户部的银子呢?
在接下追缴户部欠款差事之前,邬思道曾经跟老四胤禛有过一段对话,他明确提出欠款的主要有以下三类人:
一种是不得已而借之,这一类人是最多的,因为俸禄银子太少,在京城当官的花销又大。所以,为了生活,为了升官,只能借钱,不然只能忍受清贫,那还当什么官。
第二种是不安分而借之,这一类人虽然人少,但非常难对付。因为他们都是跟随康熙帝多年的心腹重臣,借银子大都也是为了讲排场,讲阔气,且金额较大。
第三种是最可恶的,他们是纯属贪得无厌,唯利是图,他们见别人借银子,自己也去借。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王公贵族,皇室成员借钱,这一类也不在少数,至于借钱的原因,则五花八门了。
同时,邬思道也给了老四胤禛一个追缴思路,那就是从王公贵族和第三种人入手。这一类人搞定了,那整个追缴户部欠款的差事就完成了大半,剩下的人要不要追,便要看圣意了。
可惜,邬思道毕竟刚到府上,老四胤禛并未完全采纳其意见。而是决定眉毛胡子一把抓,自己去对付那些王公贵族,而由田文镜去对付剩下的人。
二、
于是,也就有了田文镜当众羞辱老臣魏东亭和老状元陈文盛,从而引出后来的马国成痛骂田文镜事件了。
田文镜这个人,怎么说呢,虽然为人正直,敢作敢为,但在当时的官场中,确实显得格格不入,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公无私!
他在扬州当县官的时候,才干了三年就被扬州知府车铭给停职了,并给了个理由:
“田文镜在任三年,虽也不无功绩,可处事偏颇,怨声沸腾……田文镜判案,不问有理没理,只问有钱没钱。”
原来田文镜判官司,有着自己的一套逻辑,有钱的输给无钱的,钱多的输给钱少的,所以才有失偏颇。
其实人家车铭说的很清楚,也不怕老四胤禛发怒,问他为什么跟田文镜过不去。这就说明,他对田文镜的处理合理合规,并没有不可告人的地方,也不怕告。
事实上,田文镜确实走了极端,有些穷苦的老百姓这样想,有情可原。但你当县官的,又是判官司,哪有这么绝对,不可能全都是富人的错啊:
“我穷,我有理!”
可想而知,他的治下,估计也存在冤假错案。
而且,在他借了车铭的官服,开设粥棚赈灾的时候,底下官员的汇报并非毫无道理,可田文镜就一句话:
“从明天起,立刻增设五个粥场,你听仔细了,一日两顿,粥要插筷子不倒、毛巾裹着不渗;凉饭团子要手拿着能吃;再饿死一个人,我唯你是问。”
三、
这里的田文镜其实又犯了一个错误,虽然他亲力亲为,又是亲临赈灾现场,又是亲自盛粥给灾民的,但还是给人落下“处事偏颇”的印象。
就像前面的三年,知府大人下令了,每家每户送十个口罩,两瓶消毒水,外加够吃一周的蔬菜。想法是好的,老百姓肯定也是举双手支持,关键是去哪弄这些东西?
所以,开几个粥厂,每天几顿,要不要插筷子不倒,并不是田文镜手下的李大人能决定的,而是由不断涌入的灾民数量,和本地赈灾粮的库存决定的。因为一旦灾民涌入数量超过临界点,秩序无法维护,就极有可能发生灾民暴动事件。
但这些问题,田文镜却没有考虑过,只是一味吸纳灾民。若不是后来的老四胤禛和老十三胤祥给他擦屁股,派李卫和高福领着灾民去富户,大户家吃饭,缓解粥厂那边的压力,估计田文镜就交代在这里了。
事实上,就算给擦了屁股,京城的官员们也没少拿这事弹劾老四胤禛,还得靠康熙老爷子给担着。这也是老四胤禛把田文镜带回京的主要原因,因为一旦留下他,他也将永无出头之日了。
当然,田文镜的这个性格放在赈灾上,人命关天的事,也确实有必要,不好说什么。但若是同样的处理方式放在追缴户部欠款上面,那就出大问题了:
“年大人,请步兵衙门派人去传,再不来,就押来问话!”
四、
要知道此时的田文镜连七品县官的职务都丢了,年羹尧好歹也是个正三品的参将,直接命令他干活,呵呵。
年羹尧也聪明,转过头来,就一口一个田大人喊上了:
“田大人有命,差你们去传……要不然,田大人可要下令拿人了!”
大家可听好了啊,不是我要拿人,是田大人要拿人,我也是奉命行事。后来老十胤誐因为这事都被逼着上街卖家当,田文镜过去,不好好劝劝,依然是命令的口吻:
“欠国库的银子一文也不能少,这些东西一件也不许卖,来呀,快把这摊子给拆了!”
以老十胤誐的脾气,这不掏鞭子,都对不起他的身份。
包括后来,田文镜升河南巡抚,路过山西查诺敏的时候,他还跟图里琛套近乎说自己跟李绂关系熟呢。结果,等真到任后,谁的面子也不卖,执意要革了两个考生的功名。
李绂一开始也是一个劲说好话,说考生不懂事,教育教育就行了,不至于革了他们功名。结果,田文镜是谁求情,就处理谁,还放言李绂要是再多嘴,连他都一起参了。本来李绂是雍正帝派过去帮助田文镜缓和矛盾的,结果最后把李绂也给气够呛,扬言要跟田文镜斗到底。
雍正帝没辙了,又把宝亲王弘历派去给田文镜擦屁股,弘历到了现场一了解情况,也是对田文镜意见颇大:
“田文镜在这里推行新政,又做的过于操切,怎能不受到人家的非议?”
五、
再看看李卫,同样是雍正帝的宠臣,同样都是那次扬州赈灾带回来的人,同样推行新政。李卫还大字不识一箩筐,且一身毛病,又逛戏院,又养小媚仙的,也没听说哪个官员跟他过不去。
就连一向瞧不起他的李绂,科场舞弊案的时候,人家李卫一个掏耳朵的动作,就把他的势头压下去了。不仅事情办了,还出了一口气,李绂还得知人家人情。
所以说,田文镜是好官不假,但是总拿官职压人,不懂变通,也确实要命。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也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但他面对的毕竟是人。一直这样硬来的话,要么就被当街鞭打一顿,要么就是一群官员联合起来弹劾。
如此说来,马国成当众痛骂田文镜,已经算客气的了。他都把辫子盘起来了,只要田文镜再说一句过分的话,拳头都要挥过去了。
言归正传,田文镜究竟怎么得罪的马国成,为什么要被“问候”妈妈?
刚才也提到了,田文镜追缴户部欠款,基本上是按照名单上的顺序来的。他第一个面对的,便是老状元陈文盛,上来就是一句话:
“你一个监生出身的人,小人得志,便飞扬跋扈,目中无人!”
陈文盛之所以一上来就怼田文镜,其实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他是康熙三年的科甲第一名状元及第。而且,这个大岁数了,被顺天府的差役押来的,自然心里有气。
六、
事实上,陈文盛,一听说雍王爷在追缴户部欠款,他第一时间就已经托别人把欠的那一两银子交了。
而且,下面的人解释是,陈大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其实这种事,也无可厚非,该收就收嘛,毕竟人家还了。
可惜,田文镜这人较真,非说人家藐视朝廷,借故不来,气得咬牙切齿,硬是派差役将人家陈文盛给拿来了。
所以,陈文盛就得搞清楚田文镜是什么来历,是他自己的主意,还是雍王爷的主意,这也是他点名要见雍王爷的原因所在。因为,他这种靠科举上台的人,还是状元及第,根本就觉得一个监生出身的田文镜,还敢派人拿自己,实在不可思议,只有雍王爷才配跟自己对话。
换一般人,估计得服软,向老爷子道歉,说自己不懂事,赶紧派人看茶,赔笑脸。别说过去了,就是现在,欠钱的哪个不是大爷,这是求人还钱的态度吗?
田文镜不管那套,一看这老爷子一屁股坐那,摆上了,心眼子一活,来了一句:
“请圣旨!”
这下子好了,管你是老状元,还是阁老,都得跪下回话。田文镜也厉害,摇身一变,从一个监生,变成了钦差大人了,代皇上问话。
好嘛,这下子好了,陈文盛只剩下听训了,田文镜也是越骂越过瘾,把人家说的一无是处:
“你这般不尊德化,只图虚名,用尽心机,尸位素餐的假道学,真小人……”
七、
田文镜之所以要羞辱老状元,跟他“仇富”的心理有关,人嘛,往往是越缺什么,就越贬低什么,越炫耀什么,就等于越在意什么。
除此之外,也跟《雍正王朝》这部剧的创作背景有关,整部剧都在贬低知识分子,把他们塑造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不安定分子。看看雍正帝用的这群心腹,李卫、田文镜、年羹尧(历史上是进士,但剧中成了府邸奴才了)没一个是科甲出身。
孙嘉诚、李绂、王文昭、刘墨林是科甲出身,一个被年羹尧砍了,一个被罢官还乡了,一个被骂抽了,还有一个替弘历挡刀,死了。
皇族里唯一一个读书人——三王爷胤祉,也被康熙帝痛骂,书都读狗肚子里去了。
而且,在皇族的眼中,你读书好又能怎样,中了状元又能如何,用老九胤禟骂新科状元王文昭的话讲:
“你算什么东西,充其量,不过是我们满人的一条狗!”
所以,老状元陈文盛很生气,不管怎么说,人家是十年寒窗苦读,凭借着真才实学当的官。而田文镜呢,是花钱买的一个监生,连进士都没考中过。
本来在门外候着的官员们就在观望,见陈文盛老状元被这样羞辱,再联想到田文镜连是朝廷命官都不算,大家原本平静的心态,一下子就沸腾了。等到魏东亭再颤颤巍巍走出来,问他话,也不答,只是一个劲强调:
“别提了,别提了……”
大家也就更觉得田文镜太过分了!
八、
随后,田文镜开始继续喊人,金陵副将马国成和原顺天府尹隆科多被点名了。
他们俩跟前面的陈文盛还不太一样,他们和魏东亭,其实都是跟随康熙帝一刀一枪靠军功打出来的。你田文镜可以瞧不起考取功名的人,但不能小瞧这些靠军功,出人头地的人。
再加上在场的官员也在怂恿:
“国成,小多子,咱们可是刀枪里滚出来的,咱们可别丢份儿!”
其实,大家的意思是说,老状元被羞辱,咱没办法,但是咱当兵的要是被一个监生羞辱,那可就太掉份了,以后也没脸见人了。
大家不要小瞧这个金陵副将,看起来是个副手,其实人家是正儿八经的从二品官,自然不怕田文镜这个连七品县令都不干了的无品官。
见田文镜把代表清流的陈文盛,和代表老臣的魏东亭都压制了,大家自然希望代表武将的马国成和隆科多,能帮大家挽回一点脸面。也就是说,这时候钱不钱的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得出一口气,打击一下田文镜的嚣张气焰。
如果马国成压过了田文镜,那他不仅自己爽了,日后在其他两股势力面前走路,都得昂着头。就算没PK过田文镜,或者日后被处罚了,那其他两股官员见到他,也得有所感恩。
更重要的是,马国成深谙骂街之道,就是想方设法把自己的怒气转嫁到对方头上。对方越生气,自己骂街的效果越大,心情也就越爽!
九、
马国成不仅要压过其他官员,连一开始走在其前面的隆科多,都得比下去,这才能显得他牛!
果然,马国成一进门,没等田文镜发话呢,他就先来了一句:
“田文镜,我……你他*一个监生出身,被革了职的七品官,凭什么在这儿耀武扬威?”
随后,马国成越说越气,索性把上衣都扒了,你要钱,没有,要命,老子这里跟着皇上死了好几回了!果然,这一通话说出来,门口凑过来看热闹的官员们,一个个都夸他:
“好……干得好!”
可以这样说,若不是老四胤禛刚好就过来了,田文镜这里根本就无法下台。毕竟,他对老状元耍的那招,现如今被马国成反其道而行之了。正所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那么,马国成玩这么无脑的一出,真的是被百官怂恿的,出洋相?
若真是如此,他也根本做不到从二品的金陵副将了,他啊,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傻!
马国成是谁的人?
大阿哥胤禔的心腹重臣 ,而老大胤禔跟太子胤礽向来不对付,田文镜此时名义上是老四胤禛的人,老四胤禛名义上是太子胤礽的人。
所以,马国成“问候”田文镜的妈妈,已经不仅仅是替百官出头了,更是要替主子出口气。
你看,事后被老四胤禛扒掉官服的马国成,又是一身官服跪在老大胤禔面前。老大当着老四的面,不好袒护,也只是不疼不痒的训斥了一顿。
十、
而且,我们从老大胤禔训斥马国成的话中,也能听出来,他其实还算满意马国成的表现:
“老三他们的人没闹事,老八他们的人也没闹事,在这个节骨眼上,偏是你闹事,扫我的脸。”
言外之意,大家都想学你,但是被你先发制人了。等到老四胤禛前脚刚走,后脚人家马国成就站起来,还端了一杯茶给老大胤禔。老大胤禔一句责备的话也不再说了,端过茶后,一个人在那里生闷气。
但是,他是气马国成吗?
不是,他是气老四胤禛,竟然这么不给自己面子,明知马国成是自己的人,还敢当面扒他官服,太可恶了。
其他人也心领神会:
“大爷,这面子咱们得挽回来!”
你以为仅仅是今天这个面子吗?
不是,早在老四胤禛去扬州赈灾的时候,老大胤禔的面子就已经丢光了。先是在扬州,老四胤禛当众鞭打了老大的门人,池州知府李淦,后又在接风宴上,直接抹了大爷的面子,所以,他一直在找机会报复呢。
(对了,老大胤禔还曾经去江夏镇兼职过胡教头,也被老四胤禛一伙儿给收拾了。)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连血气方刚的马国成面对田文镜的嚣张气焰时,连个屁都不敢放,那老大胤禔反而不满意了。
况且,当时追缴户部欠款的差事刚刚开始,一切都是未知数。就算日后追究马国成的责任,他也完全可以一句,自己是大老粗,没理解透圣旨的意思。田文镜不仅不解释,上来对我们就是一顿羞辱,我一介武夫,气不过,就骂了他两句。
恐怕,就算康熙帝来了,也不好说啥,毕竟人家有军功在身啊。
其实马国成很清楚自己在老大胤禔阵营的定位,就像老十胤誐很清楚,自己在八爷党阵营的定位一样。
老大胤禔就需要这种无条件支持自己的人,就算自己被圈禁了,就算所有人都离自己而去,马国成也不会离开。
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之后,老大胤禛被康熙帝臭骂是蠢猪,还被永久圈禁了。当时连图里琛这种人精,都不给他送炭火,让他就这么冻着。还是人家马国成,捧着一个包裹,托图里琛将东西拿给大爷。
有人说,这是马国成聪明的表现,想以此试探大爷是不是凉透了?
其实不然,如果真是想套图里琛话的话,他也没必要大庭广众之下这么干,私下里问一下图里琛就是了,毕竟俩人都是行伍出身。
他之所以这么干,就是表示自己笨,不懂什么权谋,只知道大爷对他有知遇之恩,他要报恩!
如果,连马国成都离老大胤禔远远的,那他的官估计也就做到头了。是啊,一个不懂感恩的人,哪个皇子还敢用他?
当然,老大胤禔被永久圈禁之后,金陵副将马国成也没有被雪藏。等到雍正帝即位之后,也不知道他怎么搞的,一个武将,竟然参加科举考试,后来还成了清流三巨头之一的谢济世。不过,他依然没有忘记跟田文镜的刻骨仇恨,还发动所有清流,继续弹劾他:
“从这份折子上就可以看到,我们这些科甲出身的人,竟比不上田文镜一个酷吏!”
马国成啊,马国成,果然藏得够深,武的不行,又玩文的。只可惜,这一次雍正帝可不再惯着他,被拉到菜市口了……
开个玩笑!
总之,马国成,或许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混不吝,他也是高手一枚,至少做到全身而退了,试问剧中的这些人物,有几个结局比他好的?
辫子戏比较符合西方意图,所以要大拍特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