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宏伟篇章中,攀枝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陲。
这里不仅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建设的第一个特大综合型钢铁企业,更是毛主席倾注大量精力、上马最早、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三线建设”项目。
1964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帝国主义势力的威胁日益严峻。
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毛主席高瞻远瞩,提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攀枝花,这个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偏远之地,因其丰富的铁矿和煤炭资源,被毛主席视为建设钢铁基地的理想之地。
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明确表示:“攀枝花铁矿,下决心一定要搞,把我们的薪水都拿去搞,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
在美国第七舰队轰炸越南北方后,毛主席更加关注“三线建设”,特别是攀枝花的建设。
他多次强调:“建设攀枝花,要有紧迫感,这是和帝国主义争时间的问题。”
“不搞攀枝花,打起仗来怎么办?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好觉。”
在毛主席的亲自决策和指示下,攀枝花的建设得到了国家层面的全力支持。
周总理亲自负责安排部署,国务院两位副总理具体执行,中央13个部委集中会战攀枝花。
在资金投入上,攀钢一期和成昆铁路就投入了近百亿元;在人力资源配置上,更是投入了50多万正式职工和科技人员。
国务院多个部委抽调大量职工参加攀枝花会战,中央军委调遣铁道兵5个师参加成昆线会战。
这场规模空前的建设大会战,不仅展现了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强大力量,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当年的攀枝花建设,面对的是一个荒凉山区,人烟稀少。
但在他们的努力下,2.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钢城。
现在回想起来,这都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的背后,是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英明决策和坚定支持,是老一辈建设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
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钢铁生产能力,更为国家的战略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如今,当我们走进攀枝花,那座现代化的钢铁之城依然屹立不倒。
而当你走进三线建设博物馆,那些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实物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火红的年代。
那里不仅记录着老一辈建设者的艰辛和付出,更彰显着毛主席及老一辈革命家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他们为了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为我们子孙后代打下了稳固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