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建筑施工、道路修建等工程作业的现场,工程车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它们凭借着强大的动力和多样的功能,承担着挖掘、运输、吊装等重要任务。然而,在这些庞然大物背后,隐藏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发动机起火。
工程车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高负荷运转,内部的燃油、机油等在高温环境下有可能出现泄漏情况。一旦这些易燃的液体接触到高温的发动机部件,如排气管等,瞬间就可能被点燃,进而引发火灾。此外,发动机舱内布满了各种电线线路,随着车辆的颠簸和使用年限的增加,线路的绝缘层可能会破损,导致短路产生电火花,这也极易点燃周围的易燃物,使火势蔓延开来。
为了有效应对工程车发动机可能出现的火灾,一系列的灭火措施应运而生。其中,车载自动灭火装置是工程车灭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发动机舱等关键部位,配备了灵敏的温度传感器和烟雾探测器,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舱内的环境状况。一旦检测到温度异常升高或者有烟雾产生,意味着火灾可能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自动灭火装置会迅速启动,将灭火剂通过专用管路释放到起火空间,实现精准灭火。
自动灭火装置采用的灭火剂多为高效且对发动机损害较小的类型,比如干粉灭火剂或新型的环保型灭火剂。干粉灭火剂能够迅速覆盖火源,阻断燃烧所需的氧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而环保型灭火剂则在灭火效果出色的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发动机后续维护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超细干粉灭火剂因其灭火速度快、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成为工程车辆灭火的首选。
除了自动灭火装置,工程车上还配备有手动灭火设备,如灭火器等。施工人员需要定期接受相关的消防培训,熟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发现火灾初期迹象时,能够第一时间拿起灭火器进行扑救。同时,为了确保灭火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日常的维护和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对灭火系统进行检查,包括探测器的灵敏度、灭火剂的储量、喷射装置的性能等,及时发现并排除可能存在的故障和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