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泽连斯基怒批美国“软弱”
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抱怨美国未能有效施压俄罗斯接受无条件停火。他指出,乌克兰已同意美国提出的“30天停火”建议,但俄罗斯拒绝后,美国却未采取更强硬措施。他还批评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对俄罗斯袭击克里沃伊罗格市的“软弱”回应,认为美国的表态缺乏实质行动。2. 美国可能对乌克兰下最后通牒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可能要求乌克兰在“接受俄罗斯的和平条件”和“失去美国支持”之间做出选择。俄罗斯的条件包括乌克兰放弃加入北约、承认俄占领土现状等。特朗普政府近期与俄罗斯的互动(如美俄总统通话)显示,美国可能更倾向于推动乌克兰妥协,而非继续无限制支持战争。
3. 俄乌冲突的核心分歧
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赫尔松、扎波罗热等地区为俄罗斯领土,并保持中立地位。乌克兰则坚持不放弃领土,并拒绝削减军队规模,这使得谈判陷入僵局。4. 美国的战略转变
美国在联合国的措辞已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转变为更中性的“冲突”,显示其政策可能正在调整。如果乌克兰拒绝妥协,美国可能大幅减少援助,甚至完全撤出支持,这将使乌克兰在战场上陷入更不利的局面。
5. 泽连斯基的政治困境
泽连斯基的总统任期已过(2024年5月结束),但乌克兰因战时状态未举行新选举。美国近期施压乌克兰进行大选,可能意在推动更“亲和平”的领导人上台。 若美国最终选择让乌克兰接受俄罗斯条件,泽连斯基的强硬立场将面临巨大挑战,甚至可能失去国内外的支持。结语
泽连斯基的“怒喷”反映了乌克兰对美国政策转向的焦虑,而美国可能已失去耐心,准备通过“最后通牒”迫使乌克兰妥协。未来几周,俄乌冲突的走向可能取决于乌克兰是否接受美国的施压,或选择孤军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