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丽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是不受宠的那一个。
妈妈王英华临去世前,把所有的积蓄和一套房都留给了儿子,只给她1万块钱。
直到母亲去世后,刘晓丽去银行取钱时,她才明白了母亲的苦心……

01
刘晓丽从小就知道父母重男轻女,家里所有的好东西都没自己的份,要留给弟弟刘晓东。
所以自从和李涛结婚后,她就打算和家里断绝关系了。
父母为筹备弟弟的婚礼,花光了半辈子的积蓄。
自从爸爸生病去世后,家里也只剩下妈妈王英华一个人。
刘晓丽认为妈妈会和弟弟一块住,毕竟母子情深。
可她万万没想到,母亲却以有心脏病不想拖累儿子为由,搬来和刘晓丽一块住。
住也就算了,这一住竟然就是15年。
这天晚上,李涛下班回家就大吐苦水:“哎,这天天糟心事怎么这么多呢!”
刘晓丽这时候正在做饭,边做饭边说:“这又是怎么了,天天就知道唉声叹气的。”
“今天下午厂子里开会了,要裁员了,要优化人员结构,裁掉我们这些没文化的”
刘晓丽闻言顿时惊了,锅铲都差点掉地上,大喊道:
“什么?那干了这么多年,说裁就裁了?说到底还是你没用”
“你冲我喊什么,我这些年挣的不全给家里了吗?还有你妈,到底还要在咱家住多久?”
听到丈夫的话,刘晓丽瞬间沉默不语了,她难道不想让母亲搬走吗?
自从她生了孩子之后,就当起了全职主妇,家里的经济来源只有李涛。
她从小就知道家里重男轻女,所以一结婚就搬了出去,和家里不再往来。
没想到这时候,母亲却以不想拖累儿子为由,死乞白赖地住到了自己家。
她嗫嚅着道:“再忍忍吧,老公,我妈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02
刘晓丽现在是全职主妇,王英华以有病为由,从不帮女儿分担家务。
而刘晓丽每天都要忙着洗衣做饭、接送6岁的女儿果果上下幼儿园。
眼看着果果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她也焦虑起来了。
现在的小孩什么都要赢在起跑线上,小学也要找好的,光学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刘晓丽觉得自己天天省点没什么,就是苦了孩子了。
弟弟刘晓东和弟媳张艳红前两年生了个儿子,这让本就重男轻女的王英华可高兴坏了。
她逢人就说自己有孙子了,没少给孙子买好东西。
刘晓丽早上送完孩子后,又忙着收拾屋子、洗衣拖地。
快到中午的时候,她又赶快准备午饭。
就在这时候,突然听见有人拍门,而且拍得震天响!
这样毫不客气的只有一人就是刘晓东,刘晓丽打开门就看见弟弟笑嘻嘻的站在门口:
“姐,中午好啊,我是来看看妈啊”。
刘晓丽才不会信他的鬼话,她比谁都了解她这个弟弟,天天游手好闲,没个正经工作。
说是来看妈,每回都空手而来,肯定是又没钱了。
王英华听见声音从卧室走了出来:“是晓东来了吧!哎呦,我儿子来看我了。”
“好几天没见怎么感觉瘦了,一会让你姐做点好吃的补补”。
刘晓丽受不了看这出母子情深的戏码,选择离场。

想都不用想,寒暄一番,刘晓东就会说出他此次来的真实目的。
老太太这么爱他的儿子,肯定有多少给多少。
这么多年,老太太的退休金都被他这个儿子给造光了。
而刘晓丽和李涛却过着拮据的生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好的也都给了孩子。
刘晓丽心里想,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种生活啊。
03
这天晚上,熟睡中的王英华被争吵声吵醒,原来是女儿和女婿在吵架。
自从王英华搬进来,小两口没少吵架,她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其实刘晓丽当初选择和李涛结婚,除了他是真心对自己好之外,关键是人也老实。
那时候,二十来岁的李涛勤勤恳恳的,是个过日子的人。
可是这么多年的磋磨之下,李涛也崩溃了,他说了一句很早之前就想说的话:
“快点让你妈搬去和刘晓东一块住吧,要在咱家住到什么时候?”
“要是你妈再不搬出去,那咱俩就离婚,等你妈死了再复婚!”
“你说什么?”刘晓丽震惊的看着李涛,她没想到丈夫会提出离婚。
这么多年,家里的经济来源就是李涛,离婚了她怎么办?女儿怎么办?
刘晓丽也知道,自己确实对不起李涛,但此刻也崩溃了:
“我也想让她搬出去!我也知道这些年你确实很累,再等等吧。”
“我妈这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没多少日子了。”

“人家向着她儿子,哪里会记得你,我有时候真想知道你到底是不是你妈亲生的!”
李涛在一边抱怨着,一边骂骂咧咧的要睡觉,刘晓丽却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因为他说的确实是事实,这么多年了,一直如此。
而王英华在门外默默地听着,仿佛思考着什么……
04
这天,刘晓丽像往常一样,送完果果后又在菜市场买了打折的蔬菜,准备回家做饭。
但这时候,她却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
电话是市医院打来的,说王英华突发心脏病,在路边晕倒了。
刘晓丽一刻不停的去了医院,可医生说王英华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只能靠药物维持。
王英华一直患有心脏病,只是让刘晓丽不解的是,母亲平时都不出门,今天这是怎么了?
不过她最终还是没多想,晚上十一点的时候,王英华醒了。
她醒来后的第一件事,还是关心儿子有没有来看自己,但让她失望了,刘晓东没有来。
“你再给晓东打个电话,他可能还不知道我生病了……”
刘晓丽一脸不耐烦的道:“打了好多次了,他说今天新找的工作,请不了假”。
其实刘晓丽心里清楚地很,弟弟明明就是不想掏住院费,所以才不来。
她有时候真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比刘晓东再差的人了。
“行了,别想着你儿子了,对了,你今天出门干什么去了,平时不都是在家吗?”

听到女儿的话,王英华只是说想出去走走:
“没想到在路上心脏突然不舒服,偏偏就是这么不凑巧没带药,又给你添麻烦了……”
刘晓丽闻言顿时愣了,她竟然从母亲的话里听出了一丝歉意?
05
王英华住院的第二天,刘晓东来了,这回倒是知道拿点水果了。
她媳妇张艳红也来了,她比刘晓东大一岁,是个厉害女人。
结婚时张艳红就没少折腾彩礼的事情,但耐不住刘晓东喜欢。
结婚一年后就生了个儿子乐乐,这下张艳红的腰板更硬了,在家里是说一不二。
刘晓东一进来就对着刘晓丽埋怨起来:“你怎么回事,怎么照顾的妈啊!”
刘晓丽显然不想搭理他,直接走出了病房门。
王英华一边咳一边说到,“哎呀,我没事,你们怎么都来了?”
“乐乐还自己在家呢吧,快回去吧,把这水果拿回去给乐乐吃”。
刘晓丽在门口听得一清二楚,她算是看透了,这种时候人家母子情深,她倒是那个罪人了。
王英华已经在医院住了快一周了,这次比任何时候都要久,病情也是一天天的要严重。
医生说她很可能撑不过去了,不知为何,刘晓丽心里竟然有点难过。
按理说这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但归根到底王英华还是她的妈妈,她终究还是做不到绝情。
王英华已经很虚弱了,连饭都要吃不下去和了。
这天,她要求刘晓丽去家里把自己那个小铁盒子拿过来。

刘晓丽知道那里面装着母亲的银行卡,平时自己连碰都不能碰。
随后,王英华又叫来了刘晓东。
刘晓丽知道,老太太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要把自己的这点积蓄给分了。
虽然她不知道王英华手里到底有多少钱、会给她分多少。
但是她认为这15年来,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她希望母亲对自己还有一点的怜爱。
06
王英华看着已经生锈的小铁盒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刘晓东率先问到:“妈,你让我们都过来有啥事啊?”
但其实他心里也是比谁都清楚,他盼着王英华的这些钱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我剩下的日子也不多了,今天把你俩叫来,就是想把我和你爸这一辈子攒的钱给你两。”
“咱们老家还有一套房,就留给晓东吧,你也有儿子,为他多做打算。”
“剩下的还有一张银行卡,里面有1万块钱,晓英拿着!行了,你俩出去吧。”
刘晓丽瞬间感觉天都塌了,她辛苦照顾母亲15年,到头来竟然只有1万块钱?
这时候,就连刘晓东也忍不住嘲笑起她来:
“你呀,就是投错胎了,没想到妈就给你1万块钱吧?”
他一边说着一遍笑着走了,只留下刘晓丽一个人对着墙发呆。
刘晓丽手里紧紧握着那张银行卡,晚上,王英华就去世了。

办完王英华的葬礼后,刘晓丽看着这个空荡荡的屋子,顿时有些伤感。
以前母亲在的时候总想着让她搬走,可现在人真的不在了,她又说不上来开心。
就在收拾王英华屋子里的时候,她在抽屉里发现了一封信,打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晓英啊,这么些年了,我知道你不容易,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年轻的时候总想有个儿子,老了能给我养老送终,可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这么不争气。”
“晓东那天来找我,说他打麻将把钱都给赔光了,艳红跟他闹离婚呢。”
“想当初为了他的婚事,全家人没少忙乎,可他结婚之后还是那个样子,真是让人寒心。”
“我没有对不起晓东,可就是苦了你了。”
“我知道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我给你留了张银行卡,里面有50万,可千万别让晓东知道。”“就当是妈欠你的,好好和李涛过日子。”
刘晓丽看着这封信,一时间百感交杂,她看着最后署名的日期,是刘晓东来她家那天写的。
也就是那天,王英华知道了刘晓东打麻将输了好多钱。
此时此刻,她顿时有点想妈妈了,她后悔曾经和妈妈说过那么过分的话。
李涛下班后,刘晓丽告诉了他这件事,李涛感叹道:“没想到老太太还有这一手呢?”
“行,那你明天去趟银行,把那1万取出来,其他的存在银行,可千万别让你那弟弟知道。”第二天,刘晓丽去了银行取钱。
看着卡里50万的余额,她顿时哭了。
原来那天王英华出门是来了银行,原来是这样才晕倒的……

刘晓丽取出了1万块钱,去了商场给孩子和李涛各买了几件衣服。
这些年说到底委屈了孩子,她以后也可以好好弥补了。
刘晓丽回到家的时候,看到弟弟刘晓东正坐在客厅里等着自己。
看着她大包小包的回来,刘晓东阴阳怪气的道:
“姐,妈就给你留了1万块钱,可得省着点花,可别一不小心就花完了!”
刘晓丽懒得搭理她这个弟弟,因此没有接话。
她明白刘晓东今天来的目的,无非就是想看看妈有没有背着他给自己留钱。
刘晓东在客厅四处打量了几下,随后就离开了。
刘晓丽以后的日子依旧过得很节俭,仿佛王英华真的只给她留了1万块。
刘晓东也放下心来了,继续过着游手好闲的生活……
笔者批注:法治是社会的定海针,守法是公民的护身符。违法之行不可有,守法之心不可无。一人守法,全家幸福;人人守法,社会和谐。
(特此申明:本文含有虚构内容创作成分,人物均为化名,图片源自网络,请勿对号入座,请理性观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