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林青霞苦追,鲁豫痴迷:40年了,再没有比三毛更自由的女人!

九木的生活 2025-03-27 22:16:41

1943年3月26日,一个叫三毛的奇女子降临人间。

昨天,是她诞辰82周年的日子。

距离她离世,也已经过去了34年。

但光阴带得走她的身影,却抹不掉她文字里迸发的生命力。

这位用脚步丈量世界的流浪诗人,用燃烧的姿态活出了千万人渴慕的模样。

人们也从未忘记三毛。

作家廖辉英曾感叹:

"三毛用短暂的一生,活出了常人几辈子都难以企及的精彩。"

女神林青霞与三毛因文字结缘,从读者变成闺蜜,直到三毛去世三十多年后,依然对她念念不忘。

鲁豫更是公开坦言:

"我对三毛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欣赏,近乎一种虔诚的崇拜。"

我在看完她所有的书后,总结了她笔下最美的6句话。

这些句子不仅是文字的结晶,更是一个自由灵魂对生命最真挚的告白。

让我们跟随她的笔触,重新读懂生活,找回内心的勇气与热忱。

01

“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是一样的,那我就不要了。”

荷西比三毛小8岁。

读高中时,荷西就对她一见钟情。

他对她说:

“你等我六年好吗,四年读大学,两年服兵役,六年一过,我就来娶你。”

三毛哈哈大笑,只觉得这位弟弟有点可爱。

六年后,三毛受了情伤,决定圆自己小时候的梦,去撒哈拉沙漠。

荷西没有问,而是不声不响先一步到了撒哈拉,找好了工作,租好了房子。

三毛写信告诉他:

“你实在不必为了我去沙漠里受苦,况且我就是去了,大半时间也会在各处旅行,无法常常见到你——”

荷西却说:

“我想得很清楚,要留住你在我身边,只有跟你结婚,要不然我的心永远不能减去这份痛楚的感觉。我们夏天结婚好么?”

结婚前,荷西问三毛:“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看得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得中意,亿万富翁也嫁。”

“说来说去,你总想嫁有钱的。”

三毛叹了一口气说:“也有例外的时候。”

“如果跟我呢?”

“那只要吃得饱的钱也算了。”

“你吃得多吗?”

三毛十分小心地回答:“不多,不多,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就这样,他们结婚了。

没有豪华的婚礼,没有亲朋好友,就在一个普通工作日的下午。

三毛穿着一身朴素但优雅的细麻布长衣服,戴着草帽。

没有花,她就别了一把香菜在帽子上。

就这样,和刚下班的荷西一起,走路到镇上的法院结婚。

有句话说得好:

“好的爱情,是认定一个人后,所有的好,只想给她。

于彼此,永远都是明确的爱,真诚的喜欢,以及明目张胆的偏爱。”

女人在感情里,其实要的并不多,不过是一颗能偏爱她的心罢了。

这份偏爱,是在我心里,你永远排在第一。

02

“拾荒的人,并不比一个小学老师差,这完全要看个人的兴趣,自己的选择,外人是没有资格在这件事上来下评论的。”

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布置作文,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毛在作文中说,自己长大后要做一个拾破烂的人。

因为,拾破烂的人可以自由自在的到处游走玩耍,可以呼吸新鲜空气,快乐得像天上的鸟。

但老师却很气愤,要求她重写。

三毛又写了一篇,说自己长大后要做一个夏天卖冰棒冬天卖烤红薯的小商贩。

因为,这样也可以当初玩耍,也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还可以一边拾破烂。

老师彻底被气到了,直接画了一个大叉。

无奈,三毛只能说自己长大后要当一名医生,救死扶伤。

这下老师很高兴,给她的作文打了优。

不过,长大以后,三毛还是成为了一名“拾荒者”。

漂亮的花石头,她捡回来贴在硬纸板上,挂在墙上分外好看;

腐烂的羊皮,她带回家,简单加工记下,就成了一个坐垫;

甚至棺材店不要的木板,她都拖回来,做成了桌子。

这个时代太喧嚣,大家每天忙忙碌碌,但可曾问过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而三毛告诉了我们:

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非活成他人喜欢的模样。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03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三毛曾开过一个玩笑:

“本人的书和牙刷恕不外借,如果只能借一件,那就牙刷吧。”

13岁那年,因为长期被老师体罚、羞辱,三毛患上了自闭症,在家里一待就是三年。

那段昏暗的日子里,是书籍带给了她温暖。

她每天大量地读书,乐在其中。

《红楼梦》《会真记》《儿女英雄传》《青红帮演义》……什么闲书都读。

因为读多了书,她开始写稿,还投稿给报刊、杂志。

偶有发表,在给父母慰藉的同时,也让她觉得自己并非无用之人。

也正是因为读书,让她结缘了撒哈拉沙漠。

她在《国家地理》杂志看到了关于撒哈拉沙漠的介绍,只看了一遍,相见恨晚的感觉油然而生。

也正是在文字中浸泡的经历,奠定了她一生自由且浪漫的基调。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虽然读书不会给你带来直接的财富,但是却可以让你内心富足。

当你爱上读书,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偷偷爱着你。因为你会在书里的世界,遇见最美的自己。

04

“奉行吃亏是福的我,得到的是鄙视。做个捍卫自我的人,反而赢得了尊重。”

在国外留学的时候,父母对三毛千叮咛万嘱咐:

“凡事忍让,吃亏就是占便宜。”

刚住进宿舍的三毛,也奉行了这个准则,凡事都抢着做。

打扫宿舍卫生,帮室友洗衣服,借东西给室友……

时间久了,三毛几乎成了室友的女佣。

更可恶的是,那几个室友还越来越过分,开始指责三毛哪里没做好。

终于有一天,三毛爆发了。

她挥动着扫把,破口大骂:

“我也是来留学的,不是你们花钱雇来的佣人,我凭什么一定要给你们收拾房间?我做了这么多,你们领情吗?你们难道就不会自己动手整理吗?”

出完气之后,三毛本以为,这下要与大家的关系搞僵了。

可没想到,室友们反而对她献起了殷勤,一个个来讨好她。

有句话说:

“有棱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没有锋芒,没有棱角的人,很难在这个粗鄙的世界走得更远。”

不消耗自己,不委曲求全,懂得对自己慈悲的人,才能从容过好这一生。

不要因为,给别人撑伞,而淋湿了自己。

05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

初到撒哈拉沙漠时,荷西工资不高,付完房租,所剩无几。

但一个人日子过得好不好,不是看他有多少钱,而是看他怎么过。

三毛开始改造房子。

深绿色的大水瓶抱回家来,上面插上一丛野地荆棘,就是一个好看的盆栽;

捡来铁皮和玻璃,做成一盏风灯;

还趁着夜色,偷偷翻墙挖了总督家的几盆花……

在沙漠里的日子,也是非常有趣的。

他们一起偷看当地人洗澡,被发现后落荒而逃;

捕鱼卖给餐厅里,又在餐厅花二十倍的价格,吃着刚刚卖出的鱼;

凭借着带在身旁的小药包,三毛还成了邻居眼中悬壶济世的“神医”……

那个荒芜的撒哈拉沙漠,竟被三毛过成了诗和远方。

在很多眼里,生活品质等同于钱。

“我过得不好,都是因为我没钱。”

但三毛用经历告诉我们:

真正左右生活品质的,并不是钱,而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06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

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

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

1991年1月4日,48岁的三毛,在病房浴室马桶上方,用一条丝袜环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去世前,她向知己眭澔平打了最后一通电话,可惜对方并未接到。

三毛最终只留下了一段录音:

“小熊,我是三毛,你在不在家,如果你回来了请打医院。你不在家……好……我是三毛。”

这段录音可以在网上找到。

她的声音依然温柔,却像一根绷到极致的弦,轻轻一碰就会断裂。

最后的那几年,她已经患上了精神疾病,经常出现幻觉。

荷西的离去,对她的打击太大了。

她也尝试过很多自救的办法,旅行、宗教、和红颜知己交心,但都没有成功。

三毛曾写道:

"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

可当荷西沉入海底的那一刻,她生命中最璀璨的那部分光,也被永远地带走了。

电影《阿飞正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

三毛就是那种鸟,飞了一辈子,流浪了一辈子。

也许,死亡对她而言,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飞翔的开始。

在那里,荷西会像当年在沙漠里等她那样,张开双臂,轻声说:

"ECHO,你来了。"

有人说,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三毛。

她就像一句有魔力的咒语,只要听到她的名字,那躲在心里深处的诗和田野,就会略过眼前的苟且,燃起熊熊之火光。

北大教授张颐武也曾这样评价她:

“三毛的成就主要不是在文学上,而是在生活方式上。”

她用自己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一种自由而壮阔的活法——

在有限的时空里,活出无限宽广的人生。

这或许就是三毛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

永远保持对生活的想象力。

永远相信,生命的可能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辽阔。

感谢你读到最后,我是双木君,这是我的第87篇原创文章。

如果你喜欢,烦请点个关注,这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作者:双木君,一位三观正、思想深、态度明的90后中年男人。我写八卦,更写人生。我没有酒,但有很多故事。

0 阅读:8

九木的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