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在凉州之乱中,差点将韩遂等叛军一网打尽?

高旭评历史 2024-10-24 04:52:47

中平二年(185年)八月,司空张温被任为车骑将军代替“消极怠工“的皇甫嵩,率领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破虏将军董卓,步骑兵共十余万西征凉州。

简单介绍下董卓这段时间的履历。

黄巾之乱时,他接替被罢免的北中郎将卢植,征讨冀州。董卓放弃张角据守的广宗县,率主力北上攻打张宝据守的下曲阳县。

结果连攻数月也没拿下(围攻两月余不克)

废物!

灵帝大怒,把董卓撤掉,从南方战场调来屡战屡胜的皇甫嵩。

好在朝廷有人(董卓曾被司徒袁隗征为掾吏),头顶四世三公袁家的招牌,董卓很快又得以复出,执掌兵权。

当然这次让他出征凉州和他的凉州背景也有很大的关系。

董卓虽出身在颍川郡,不久就随父返回老家陇西郡。在陇西,董卓和当地的羌人关系相当好: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赠卓。

成年后,董卓入郡担任军吏,多次击退胡人骚扰,被凉州刺史段颎看中,推荐入朝。

永康元年(167年),羌人进犯三辅,张奂率董卓、尹端大破之,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

能打,与羌人关系好,过往战绩够硬,又有袁家的关系,凭借这几点董卓终于重回凉州这个让他腾飞之地。

皇甫嵩因“消极避战”被拿下,新上任的张温只能硬着头皮上。其实论账面实力,张温底蕴颇足。麾下十万之众,帐下人才济济,除董卓外,另外两大枭雄也在张温麾下效力。

孙坚、陶谦!

遣司空张温行车骑将军,西讨章等。温表请坚与参军事,屯长安。

司空张温衔命征讨;又请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

然而初一接战,汉军就被凉州叛军击退(边章、韩遂亦进兵美阳,温与战,辄不利开刚一接战)

除了之前多次提过的地形劣势外:上陇需要翻越高山,对军士体力消耗极大。

内部不和也是一个大问题。

又请谦为参军事,接遇甚厚,而谦轻其行事,心怀不服。及军罢还,百寮高会,温属谦行酒,谦众辱温。温怒,徙谦於边

温以诏书召卓,卓良久乃诣温。温责让卓,卓应对不顺。

董卓久经战阵,陶谦也曾担任过幽州刺史,这些军中悍都看不上不善军事的张温,张温一度气的要将陶谦徙到边地。

打又打不过,手下又不服自己,就在张温一筹莫展之际,大礼包来了。

一天夜里,流星划破天际,半边天空火光如柱,战马嘶鸣,叛军和官军都看呆了。

东汉时,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天人感应这套十分崇拜,一有天灾、地震等情况,就要拿掉一个三公,甚至皇帝都要下罪己诏。

这次天象也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叛军内部开始慌了,看来造反不得人心、不符天意啊,部分乱军准备收拾行当回老家(贼以为不祥,欲归金城)。

这事被董卓知道了,具体怎么知晓的史料没有记载,但凭借他在凉州的底蕴和羌人的关系,拿到叛军的情报也非难事。

董卓立刻点起部队,发动突袭,将叛军杀的大败,边章、韩遂败走榆中(卓闻之喜,明日,乃与右扶风鲍鸿等并兵俱攻,大破之,斩首数千级。)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这次行动并没有得到张温的批准!

大胜后的张温开始飘了,令周慎率军三万攻榆中。董卓不爽了,向张温提出领兵接应周慎(大功就在眼前,谁不眼红?),张温不许,你之前不是嘚瑟嘛?不是看不上我么,不是敢私自出兵嘛,现在给我滚一边去。

叛军你是别想打了,张温给董卓安排了一个讨伐先零羌的苦力活。

谁料,此举竟然救了董卓。

周慎围榆中城后,参军孙坚提议:贼兵城中没有粮食,应当会从外面转运进来。给我一万人马,我来截断他们的粮道,到时将军率大军为后继,贼人困乏必然逃入羌部。我们恩抚羌人后,再一并讨伐他们,凉州之乱就能平定(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若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孙坚这招水平的确高,可惜周慎没有听从,反被韩遂截断粮道。于是周慎转而变成了“困乏”之人,仓皇逃走。

最后唯有董卓的军队保存了实力,朝廷因功封董卓为封台乡侯,食邑千户。

虽然先胜后败,但无论如何,阻击叛军的目的还是达到了,中平三年(186年)三月,刘宏派使者前往长安拜张温为太尉。

叛军之前一路顺风顺水,这次被汉军暴击,从长安一路碾回了金城郡,要不是周慎没有听从孙坚之策,差点连老巢都被端了。

要想重新凝聚人心,内部必须洗盘。

经过几轮斗争,韩遂干掉了最开始起事的北宫伯玉、李文侯,还有曾经的老同事边章,成为凉州军的老大。老韩毕竟是去过洛阳,见过大世面的人,这帮武夫打仗在行,搞阴谋诡计真不是他的对手。但老韩也别嘚瑟,你的对手兼战友很快就要出现了。

完成内部清洗后,韩遂没有贸然对长安的朝廷主力开展攻击,因为凉州本土亲汉势力已经再度凝聚(韩遂乃杀边章及伯玉、文侯,拥兵十余万,进围陇西)

大贪官左昌因贪赃被朝廷转征回后,宋枭、杨雍先后接任凉州刺史,但都无力应对乱局。

朝廷最后派来了东汉开国功臣耿家的后人耿鄙。到底是军功派的传人,耿鄙一上任,就积极备战,大肆招募勇力过人的百姓从军。扶风人马腾响应号召,应征入伍。

相较韩遂,马腾的家世就差远了,其父亲马平曾任天水兰干尉,后失官留居陇西郡,娶羌女为妻。连汉人女子都娶不起,可想而知马家有多落魄(桓帝时,其父字子硕,尝为天水兰干尉。因留陇西,与羌错居。家贫无妻,遂娶羌女,生腾)

家里穷,马腾只能上山砍材,然后背到城里去卖,靠此来养活自己。谁能想到,他日后竟成为凉州叛军的两大首领之一?

马腾从军后,表现勇猛,因功迁军从事,军司马。

一旦长安的汉军和凉州郡兵合流,如何抵挡?韩遂对此十分忧虑。

他不知道的是耿鄙虽然肯做事,但也有两个弱点:

1、为人过于急切,想毕其功于一役。

2、他信任的治中从事程球为人奸诈贪财,凉州士人都非常怨恨他,耿鄙却置之不理。

中平三年(186年)冬,身在长安的张温被召还京师(遣使者持节就长安拜张温为太尉。三公在外,始之于温。其冬,征温还京师)

张温一走,耿鄙觉得凉州他就是老大了,次年四月耿鄙征调六郡官兵,准备讨伐盘踞在金城郡的凉州叛军。

汉阳太守傅燮知道耿鄙出兵必败,于是竭力劝阻说。

傅燮为何被排挤到汉阳郡呢?自然也是因为得罪了宦官:中常侍赵忠。

两人之前就有怨隙,但傅燮在讨伐黄巾军立下战功,人气颇高。赵忠也不想和他交恶,于是派弟弟城门校尉赵延前去拜访,以示交好。

赵延表示只要你以后少管中常侍的事,不给贿赂都没问题,赵忠一定可以给你弄个万户侯。

不出意料,被傅燮严厉拒绝,事后赵忠愈加愤恨,但畏惧其声望又不敢加害,于是想尽办法将傅燮外调出京,迁为汉阳郡太守。

傅燮劝阻到:

使君统政日浅,人未知数。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今率不习之人,越大陇之阻,将十举十危,而贼闻大军将至,必万人一心。边兵多勇,其锋难当,而新合之众,上下未和,万一内变,虽悔无及。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贼得宽挺,必谓我怯,群恶争势,其离可必。然后率已教之人,讨已离之贼,其功可坐而待也。今不为万全之福,而就必危之祸,窃为使君不取

傅燮对凉州形势看得十分透彻:刚训练的郡兵仍是乌合之众,战力存疑,叛军实力强悍,打起来没有什么胜算。

他的策略就是等叛军继续内斗,一旦出现分崩离析的情况,这时再率领严格训练的军队讨伐,定能获胜。

傅燮特别指出一点:万一内变,虽悔无及。军队内部不稳啊,刺史大人要三思。

耿鄙会听从嘛?

当然不,耿家世代都是武将之家,哪轮到你一个小小的太守来指手画脚。对傅燮这个名望、风评远重于他的下属本就心存忌惮,又急于立功的耿鄙断然拒绝了傅燮,率六郡兵马贪功冒进,妄图一举歼灭叛军。

结果大军刚行到陇西郡狄道,军队就发生哗变,程球被杀死,耿鄙也被别驾所杀,马腾见机不妙,迅速“转正”,率部投奔凉州叛军。

陇西太守李相如一看刺史都被干掉了,索性投靠韩遂。耿鄙这次讨伐非但寸功未立,反而将主力都大包送给了叛军,韩遂势力大增。

韩遂和马腾合流后,拥王国为首领,一同率军围攻孤城汉阳郡。

兵少,粮尽,整个凉州都叛了,你又是被宦官排挤陷害过来的,还为汉家卖什么命?!

傅燮之子傅干也劝说父亲:国家昏乱,遂令大人不容于朝。今天下已叛,而兵不足自守,乡里羌胡先被恩德,欲令弃郡而归,愿必许之。徐至乡里,率厉义徒,见有道而辅之,以济天下。

先弃郡回乡,等有贤德的人出现,再辅助他以匡救天下。

城内在劝说,城外也出现了感人的一幕,数千北地胡骑一齐在城外叩头,请求护送傅燮返回家乡北地郡(北地胡骑数千随贼攻郡,皆夙怀燮恩,共于城外叩头,求送燮归乡里)

原来傅燮到任后,善于体恤百姓,平等对待羌人,一旦有羌人归附,傅燮尽心安置,让他们在城外屯田。

现在要走很容易,但傅燮还是拒绝了,原因他也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儿子:

我拿着朝廷的俸禄又怎么不替朝廷分忧?我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一定要死在这里(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如此)

食君禄忠君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东汉末年又有几人可以做到!

周围的人都被感动了,誓与傅燮共存亡(左右皆泣下)

王国还不识趣,派了前酒泉太守黄衍来劝降:刘氏无德,不如来当我们的大哥吧。

傅燮怒斥黄衍这个软骨头,随后出城与叛军决战,临阵战死。

凉州彻底沦陷,叛军卷土重来,劫掠关中。朝廷拿下了没啥作为的张温,名将皇甫嵩被再次启用,督董卓合兵四万人前去解围。

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

叛军正在全力围攻陈仓,董卓向皇甫嵩建议急速进军,皇甫嵩还是老套路:陈仓县城防备坚固,凉州叛军必然无法攻克,我军只要按兵不动,以逸待劳即可取得全胜。

陈仓果然固若金汤(诸葛亮后来围攻数月也没能打下来),一直到中平六年(189年)二月,打了数月的凉州叛军依然无法拿下陈仓。叛军士气衰竭,疲敝而退。

皇甫嵩下令追击,董卓又来劝阻,认为“穷寇勿追,归众勿迫”,皇甫嵩则认为:叛军是丧失斗志的疲师,而不是归众、穷寇。

随后让董卓负责殿后,皇甫嵩自己率军追击,连战连胜,斩首万余级,叛军首领王国逃走后不久病死。

几次交锋,皇甫嵩证明了谁才是当世名将,这让董卓十分忌恨,后来掌权后一度将皇甫嵩关押起来准备处死,皇甫嵩靠儿子怒谏才得以脱险。

王国死后,叛军又胁迫前任信都县令、凉州名士阎忠担任大领导,阎忠被逼无奈,不久愤恨而死。

皇甫嵩是打不过了,无力与他争锋的韩遂、马腾等继而互相攻杀。

经过多轮角斗,叛军最终分成了三大势力:金城郡的韩遂集团;凉州郡兵为主的马腾集团,河关群盗的宋建集团。

至此,后来割据凉州二十多年的三大军阀基本成型。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