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袁绍、公孙瓒罢兵、曹操主动让出三公之位的牛人是谁?

高旭评历史 2024-09-04 07:54:32

古人有云:安顺而下,汉政始紊,时则有袁安、杨震;冲质而下,汉遂衰矣,时则有李固、杜乔;至乎桓灵,王室若缀旒然,时则有卢植、赵岐,二子殁,而汉室偾矣。植挟幽朔之气,高壮质烈力与寇角,以卫君存国为己任,有真勇矣。昭烈以门生奋起,岂非义槩所激?

袁安、杨震、李固、杜乔、卢植看过咱们东汉系列的都比较熟悉,赵岐又是谁呢?

论人生经历,其跌宕起伏的程度远超袁安等人。

赵岐的家世记载不多,但根据零星的记载,可以推断赵家也不简单,应出自官宦之家。

两点理由:

1、《后汉书·赵岐传》中记载赵岐"生于御史台",既然能在御史台的官署出生,这意味着赵岐的父亲在宫内职务不低。

2、赵岐的妻子是马融的侄女马宗姜,马融出自扶风马氏,是东汉六大顶级外戚豪门之一,能娶到马氏,说明赵家的门户也不低。

本可以背靠岳丈这颗大树,但赵岐看不上马融,一直不与他相见 (融外戚豪家,岐常鄙之,不与融相)

为什么呢?

赵岐给朋友写信说起了原因:马季长虽有名当世,而不持士节,三辅高士未曾以衣裾襒其门也。

当时正值梁冀专权,李固被梁冀构陷杀死,起草罪状的人正是马融,此外马融还为梁冀做《西第颂》献媚,为名士所不齿,

漂亮话说完,官还是要去做的,赵岐后被大将军梁冀征辟,外放担任皮氏县长。

任上,赵岐打击豪强,兴办教育,赢得了一致称赞(岐为长,抑强讨奸,大兴学校)

不久,洛阳发生剧变,桓帝在宦官的帮助下,一举铲除跋扈将军梁翼。

受牵连的公卿、列校、州刺史、二千石官员,被诛杀的有数十人。太尉胡广、司徒韩縯、司空孙郎,都因阿附梁冀,免去官职,贬为平民。

夺回权力后,桓帝将单超、徐璜、具瑷、左倌、唐衡五人都封为县侯,单超食邑二万户,徐璜等四人各一万余户。

不仅如此,桓帝还给了他们一项特殊政策,允许五候从亲人那过继孩子当自己的继承人,为将来“传国袭封”做准备。

这项政策意味着宦官正式迈入顶级权力阶层。

宦官集团不仅可以把持中央,甚至可以将手渗透到地方。因为这帮宦官几乎都是关东人,其子弟也都被安排在了关东各郡县。

其中中常侍左馆的弟弟左敏任陈留太守,兄长左胜任河东太守。

为什么特意提左馆呢?

因为赵岐的上级领导就是河东太守。

宦官名声不佳,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时属县令长率多中官子弟,百姓患之。

赵岐得知左胜上任,当即弃职返回洛阳(而中常侍左悺兄胜代之,岐耻疾宦官,即日西归。京兆尹延笃复以为功曹)

凭借赵家深厚的人脉,赵岐很快被京兆尹延笃请为功曹。

当时京都洛阳权斗十分激烈,梁冀被杀后,其旧时属吏和宾客,被免官的有三百余人,整个朝廷,为之一空。一方退场,就会有另一方进场,宦官们在桓帝的默许下火速补缺了地方上的空位。

要动士大夫的基本盘,孰可忍孰不可忍!

东郡白马县令李云第一个站出来弹劾宦官,被桓帝直接丢到牢狱。陈蕃、杨秉上书为李云争辩,免官归田。

五候的霸权时代到来: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雨堕。

作为士大夫的一员,赵岐也在长安开火。

五候之一的唐衡,其兄长唐玹任京兆虎牙都尉,平素行为不端,赵岐和他的堂兄赵袭对他多次贬议,唐玹非常痛恨赵氏兄弟(岐及从兄袭又数为贬议,玹深毒恨)

延熹元年(158年),在唐衡的运作下,唐玹升任京兆尹。与此同时,赵息的从父凉州刺史赵仲台也被罢免。

赵岐知道大事不妙,赶紧带着堂侄赵戬逃走,剩下的赵氏族人被唐玹统统杀害。

赵岐随后开始了逃难之旅,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后在北海郡遇上生死之交孙嵩,在他的帮助下,赵岐得以在孙家避难,避过了唐公公的追捕。

二上二下了。

延熹七年十二月,唐衡、徐璜二人相继病故。

在杨秉的率领下,士大夫全力猛攻换挂集团,桓帝被迫下诏剥夺五侯所有爵位,除具瑗外,剩下的都死了。

赵岐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他和唐衡的恩怨加上数年的逃亡史,让其声名远扬,三府(太尉、司徒、司空)同时对他征辟。

赵岐最后选择了名气最大的司徒胡广。

胡广路子的确粗,在他的举荐下,赵岐一跃当上了并州刺史这样的高官,之前他还只是京兆尹府下的一个小功曹。

赵岐到任后,适逢南匈奴、乌桓、鲜卑扰边,他研究异族的作战方式后,写出了著名的《御寇论》,结果还没上表朝廷,洛阳又发生剧震。

窦武与宦官在皇宫大战一场,最后惨败。窦武、窦绍自杀,后被枭首挂于洛阳都亭示众;窦氏亲族、宾客、姻戚全部被搜捕诛杀;窦太后被迁到南宫幽禁。

从三公九卿以下,凡是陈蕃、窦武所推荐的官员和他们的学生门徒以及过去的部属全都免官,终身不得入仕!

赵岐也被牵连在内,遭禁锢十多年(会坐党事免灵帝初,复遭党锢十余岁。)

三上三下!

光和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灵帝下诏选用以前的刺史及二千石官员中文武双全的,赵岐再次复出,担任议郎。

恰逢凉州叛乱,朝廷派车骑将军张温西征。

赵岐因出过大作《御寇论》,被张温看重,但任车骑将军长史,不久又被大将军何进举荐赵岐,出任敦煌太守。

赵岐行至襄武县,传来张温兵败的消息(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众而还,屯住扶风。)

朝廷惨败,凉州全境都落入叛军之手。赵岐也被叛军首领边章抓获,因为名气太大的缘故,边章胁迫赵岐任他们的大帅(岐与新除诸郡太守数人俱为贼边章等所执。贼欲胁以为帅)

赵岐费尽口舌才得以幸免,逃到陈仓,又遇到乱兵,只能躲在草丛中,十多天斗找不到东西吃(岐诡辞得免,展转还长安。岐还至陈仓,复遇乱兵,裸身得免,在草中十二日不食)

四上四下了!

好不容易逃到长安,又遇到迁都而来的董卓。历经坎坷的赵岐也活明白了,老老实实地接受董卓的安排,出任议郎,不久接替鲁旭担任太仆之位。

不容易啊,终于当上九卿了!

董卓死后,李傕、郭汜掌权。为安抚关东联军,李傕派太傅马日磾(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孙,兜兜转转,又和马家扯上关系了)持节出关,赵岐担任其副手。

马日磾到洛阳后,使团分为两路,马日磾亲赴淮南,安抚袁术。赵岐出使冀州,调解袁绍与公孙瓒的矛盾。

对这位四上四下、经历桓帝、灵帝、献帝的三朝老臣,袁绍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听到赵岐来了,主动停战,率军在数百里外迎接赵岐(绍及操闻岐至,皆自将兵数百里奉迎)

袁绍停火后,赵岐马上写信给公孙瓒,向他陈说利害关系。

公孙瓒收到信后,同样很给面子,写信回复袁绍:赵太仆以周公、召公之德,奉诏命前来宣示皇恩,劝双方和睦,我犹如拨云见日,欣喜若狂!过去贾复、寇恂二人相互危害,幸有光武帝为二人排解纠纷,此后二人并驾齐驱,消除误会,他们一同拜见天子,同车出行,当时人为此而赞美。我身处边郡鄙陋之地,幸得以与将军共处此福,此乃将军眷顾之恩,也是公孙瓒之幸(赵太仆以周、邵之德,衔命来征,宣扬朝恩,示以和睦,旷若开云见日,何喜如之!昔贾复、寇恂争相危害,遇世祖解纷,遂同舆并出。衅难既释,时人美之。自惟边鄙,得与将军共同斯好,此诚将军之眷,而瓒之愿也)

能以一己之力让袁绍公孙瓒罢兵,当世又有几人可以做到!赵岐的名望之高可见一斑。

不久,献帝东归,卫将军董承受命先到洛阳修理皇宫。

赵岐向董承请命,找刘表拉赞助(今海内分崩,唯有荆州境广地胜,西通巴蜀,南当交址,年谷独登,兵人差全。岐虽迫大命,犹志报国家,欲自乘牛车,南说刘表,可使其身自将兵来卫朝廷,与将军并心同力,共奖王室。此安上救人之策也)

赵岐到荆州后,刘表二话不说,立即派人北上修缮皇宫(承即表遣岐使荆州,督租粮。岐至,刘表即遣兵诣洛阳助修宫室,军资委输,前后不绝)

此时的赵岐已经是90岁的老人,年迈体衰的他实在走不动,留在了荆州。

曹操迎立献帝后,打算将司空的位置让给赵岐,被其婉拒(司空曹操讓位於太僕趙岐,不聽)

建安六年(201年),赵岐在荆州去世,享年九十多岁(年九十余,建安六年卒)

虽然他被党锢禁锢了十几年,当朝廷需要他的时候,仍挺身而出,即便献帝已经威望全无,他依然竭尽全力为汉室鞍前马后。现在能理解为何关羽水淹七军后,可以威震华夏了吧。

汉室养士数百年,虽有袁绍、曹操等二心者,忠于汉室的义士仍有不少!

要不是孙权偷袭,兴复汉室真有可能实现!

0 阅读:9

高旭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