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要摧毁一个家庭,最彻底的方法是什么?是拐卖这个家庭的小孩。
以前没有孩子的时候,体会不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就知道了,如果哪一天孩子突然没了,那我这个家也完了。
以前看过一部电影,叫《亲爱的》,说实话导演拍得特别克制,没有故意去煽情,我看完哭得稀里哗啦,而且直到现在也不敢看第二遍。
去年有个拐卖儿童的人贩子被抓,叫余华英,一审被判了死刑,二审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被发回重审,现在还没有再次开庭。当时很多媒体都报道了,我也没太注意,最近看了一个视频,才知道余华英的落网,跟一个被她拐卖的女孩杨妞花的不懈努力密切相关。
今天来聊聊杨妞花的故事。
杨妞花长得挺漂亮的,就现在看来,她算是人生赢家,有一个爱他的老公,有三个孩子,有一个自己的美容院,还有亲姐姐跟许多家人,说实话都有点令人羡慕。
其实杨妞花经历了一个很不幸的童年。
1990年出生的杨妞花,出生地在贵州毕节,后来跟着父母搬到贵阳,5岁那年,邻居搬来了一个“和蔼可亲”的阿姨,有个女儿,两个同龄的小女孩经常在一起玩,杨妞花对邻居阿姨自然没有防备。
谁能想到,这个邻居阿姨的心肠有多坏。如果没有这个邻居阿姨的话,这一家子现在会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
有一次,杨妞花一个人在家,余华英问她想要什么,她说想要织毛衣的签子。就这样,杨妞花被余华英从贵阳一路转火车、汽车,千里迢迢卖到了河北邯郸。
不知道杨妞花是幸运还是不幸,收养她的家庭没有虐待她。但是这不代表杨妞花的童年是幸福的,从小杨妞花就在各种闲言闲语中长大,比如“哑巴家的女儿”,“童养媳”,“将来是要给养父当老婆的”等等,童年的杨妞花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杨妞花的奶奶对她防备心很重,不愿意她问起自己亲生父母的事情,而且在杨妞花小学6年级的时候,就让她辍学了,从此之后杨妞花开始了打工生涯,电子厂,超市,什么都干过,直到攒下了自己的美容院。
镜头前的杨妞花,逻辑清晰,落落大方,条理分明,完全看不出她只上了小学,可见这是个多么优秀的姑娘,即便受教育程度这么低,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如果能够好好读书接受教育,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历史没有假如。
2012年,22岁的杨妞花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她老公说刚认识杨妞花的时候,她敏感、多疑、自卑。杨妞花很幸运,我们现在看到的杨妞花自信、大方、活泼,是她老公跟孩子们用爱一点一点滋养了童年饱受委屈的杨妞花。
稳定下来的杨妞花不再有顾忌,走上了寻亲之路,但是通过DNA比对,很多年一直没有匹配上。2021年,杨妞花开始通过短视频寻亲,这次效果很好。
很快,她远在贵州的堂妹联系上她,杨妞花也跟自己的亲姐姐杨桑英取得了联系,当她问起父母时,得知了一个噩耗,父母早就去世了,就在她被拐之后没多久,3年内,她们父母相继去世。就是因为父母走得早,所有没有在后来全国建立的失踪人员DNA库中录入信息。
为了找到她,杨妞花的父母背着棉被在火车站、汽车站睡了8,9个月,手里又没有其他线索,就这么苦苦寻找,其中的辛酸与艰辛可想而知。
我特别能理解这对父母,就像前面说的,一个正常人家庭,无法承受丢孩子这种打击,能把这个家庭彻底毁掉。
杨妞花父亲走的时候38岁,母亲走的时候32岁,这人生才刚刚开始啊,抑郁成疾,就这么撒手而去了。
从那刻开始,杨妞花从寻亲之旅踏上了复仇的路途,她发誓要让人贩子付出应有的代价。
要说杨妞花真的是天赋异禀,5岁时竟然能记住自己是贵州人,姓杨,还能记住拐卖她的人贩子叫余华英(音),和余华英的长相。她自己说这跟余华英打她有关:“一条裤子,一件秋衣,她就让我现在寒冬腊月的外面。我清楚地记得她怎么打我。”
余华英低估了这个5岁孩子的记忆力,当办案人员将众多嫌疑人的照片拿给杨妞花指认时,她一眼就从里面把余华英给认了出来。
在杨妞花的不懈努力下,余华英的案子进展很快,2023年9月18日,余华英被一审判处死刑,余华英不服提起上诉,二审因为又发现新的拐卖儿童案件与余华英有关,发回重审。
杨妞花被拐卖的金额是2500块钱,区区2500块钱,就彻底毁掉了一个家庭,夺走了两条人命。杨妞花的姐姐杨桑英回忆起父亲去世时的场景,痛苦落泪:“ 那时候我就觉得是我把妹妹弄丢了,爸爸不想看见我,我就跟爸爸说,你再坚持坚持,等我再长大点,我就能出去挣钱了,但是我爸爸没说话,他把头埋进被子里面,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的。这么多年了,我觉得我特别对不起爸爸妈妈,我就应该把妹妹带好。”
余华英一审判决下达后,杨妞花将判决书带到父母坟前,哭得撕心裂肺,她哭着说:“妈妈,我把余华英送进去了,我终于有脸来见你们了!”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今年过年,杨妞花一家5口开着车来到姐姐、姐夫一家所在的江苏南通过年,杨桑英有2个孩子,一家9口人整整齐齐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他们上一次聚在一起过年是两年前,兄弟姐妹们两年没见了,但也能很快玩到一起。两姐妹吃完饭就手牵手一起散步,聊着姐妹的悄悄话。她们约定好,以后一定要多多见面,要把失散的这些年统统补回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这是杨妞花最喜欢的一句话,她人生的开局并不好,像她自己说的:“在这样的烂泥滩子里,我一步一步爬起来,才有了今天的生活。”
我特别喜欢杨妞花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我觉得她就像阳光一样,会温暖周边的人,能带给大家希望和力量,这也是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喜欢这种精神,我也坚信自己的美好生活,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我一直信奉的一句话是,只有弱者永远怪别人,强者从来只找自己的问题。
最后说说拐卖儿童这个事情,在中国,拐卖儿童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万一人贩子拐卖儿童被当场抓住,警察来得晚一步,人贩子是有可能被当场活活打死的。人贩子可谓是中国人最恨的群体之一。
可是你不觉得奇怪吗?拐卖儿童风险高,危害大,偏偏收益特别小,在杨妞花这个案例里,一个孩子2500,余华英拐卖了11个,满打满算3万块钱,划不来啊。事实上,会去买儿童的,绝大多数肯定都是穷苦人,支付不起更高的价格,买家的经济能力限制了这种交易的上限。
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拐卖儿童的新发案件,我觉得应该没有或者非常少,一是国家富强了,为了这么点钱去贩卖人口划不来;二是满大街摄像头,要把一个孩子无声无息地拐走,难度太大;三是这么多年血的教训,每家小孩父母都上心,电子手表之类的定位工具也多。我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我从不让小孩离开我的视线,书包里也装了定位器。
有一次去上海迪士尼,那时候孩子还小,她妈带着她上厕所,我在外面等,出来以后说孩子不见了,说实话我不是特别是着急,虽然天有点黑了,但我是在园区里,孩子应该出不去,后来折腾了半天,发现她就在厕所旁边一家商店里看电视。中间还有个小插曲,还有一对夫妇也在找孩子,后来有没有找到就不知道了。
为什么不把人贩子一律判处死刑?那是为了保护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我始终认为,刑罚是无法震慑犯罪的,如果不做任何情节轻重区分,一律判处死刑的话,那么当人贩子拐卖了一个妇女儿童之后,反正已经是死刑了,那是不是干脆多拐一些,遇到不听话的,心烦是不是直接掐死?现在这样情节特别严重的才判处死刑,就是给那些人贩子一个迷途知返的机会,只要停手,就能轻判。
为什么不买卖同罪?比较官方的说法,收买方的处刑比拐卖方要轻,这是因为两者的行为在社会上的客观危害是有区别的,主观恶性上看收买方也要轻一些。同时,处刑较轻的规定也是想要瓦解拐卖方和收买方的“同盟”,从而有利于抓住人贩子。
其实更核心的原因还是为了保护那些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如果买卖同罪,那买家们谁还会支持妇女女童去认亲?他们可能会采用更加极端的方法切断被拐人员与过去的联系,为了不受惩罚,这些买家可能会干出更过分的事情保护自己。
法律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解决人口贩卖根本是摆脱贫困、愚昧跟落后,这个我们一直在做。键盘侠们大声呐喊的时候,考虑一下被拐的妇女儿童们的实际情况,不要满足了你澎湃的正义感跟虚荣心,却让她们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