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胖东来决定在郑州开店,无数个“郑州人”出来拒绝!

悦已享流年 2025-02-24 13:02:07
前言

2月23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宣布进军郑州的消息,将选址在郑州高铁东站,打造一座艺术特色的综合商业体。

然而,消息一出却引发了一场奇特的“群众运动”,无数人竟然以“郑州人”的身份表示反对。

看似寻常的商业选址,为何会激起如此剧烈的反响?

反对声浪背后的真相

这年头,还有人嫌弃优质商超来自己城市开店?还真有!胖东来宣布进驻郑州的消息刚一发布,网络上就热闹了,各地网友纷纷化身“郑州人”,说啥也不同意胖东来来郑州开店,这场闹剧背后,却藏着一个有趣的真相。

人们不是真不欢迎胖东来,恰恰相反,是太欢迎了,平顶山的李大哥说不要来郑州,建议去他们市,洛阳的张阿姨也说郑州不缺好超市,他们那儿更需要,连远在安徽的王叔都凑热闹,说胖东来最好开到阜阳去。

这些“反对声”里,暗含着各地消费者的殷切期盼,有意思的是,大家都用着同一个句式:除非在我家楼下开一个,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口吻,让人忍俊不禁。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品质生活的向往就像星星之火,胖东来这个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早已成了无数城市消费者心中的“白月光”,尤其是在经历过疫情的冲击后,人们更渴望那种温暖、贴心的购物体验。

不过,这些看似玩笑的留言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代城市消费升级的强烈诉求,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今天,每个地方都在寻找提升生活品质的新引擎,胖东来的到来,不仅是一个商业符号,更像是一块试金石,映照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你瞧,这场由“拒绝”引发的全民狂欢,不就是最好的营销效果吗?一时间,胖东来这个品牌,在全网掀起了一阵“求撩”热潮,这种自带“破圈”属性的传播方式,让人不禁感叹: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有时候,拒绝反而是最热烈的欢迎。

高铁枢纽站的战略布局

说起这次选址,胖东来可真是下了一招“妙棋”,郑州高铁东站,这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每天50多万人在这里进进出出,走南闯北的旅客、往返通勤的白领、接送亲友的市民,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将门店开在这样一个“大动脉”上,胖东来的野心可不小,选的是经纬华悦广场,建筑面积三万多平方米,差不多相当于四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整个项目跟地铁站无缝连接,地上地下的商业空间规划得井井有条。

别看是在地下,可这个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很有意思,两个下沉式广场让采光和通风都不成问题,走在里面一点不觉得压抑,规划图上显示,未来这里不光有超市,还有医药、餐饮、图书、咖啡,甚至还打算设立礼品中心,简直就是要打造一个“地下商业小城”。

仔细想想,这个位置还真是优势多多,高铁一日千里,从许昌、新乡坐高铁来这儿买东西,也就一个把小时的事,对郑州本地人来说,东站这边新发展起来的居民区也不少,周边的写字楼里更是聚集了大量年轻白领,消费能力都不错。

不过,要等到2026年元旦才能开业,这时间点选得也是很有讲究,到那时候,东站商圈的配套设施应该更加完善,周边的住宅项目也都陆续交付得差不多了,胖东来这是要等这片“新城”长大了再来“添一把火”。

看来看去,胖东来这次是要把郑州首店打造成一个“标杆”项目,选在交通枢纽,就是要让更多人认识他们,开那么大的体量,就是要让消费者感受到诚意,规划这么多业态,就是要让购物变成一种享受,这哪是开个超市那么简单,分明是要在郑州打造一个新的“城市会客厅”。

引领商超变革的新模式

说起胖东来的创新,还真不是一般的商超那么简单,去年他们在郑州悄悄打了个“提前量”,跟永辉超市合作改造了6家门店,这一改可不得了,有的门店业绩蹿升了300%,把同行都看傻了眼,这就好比是一个高手,先借别人的场子练了练手,摸清了郑州消费者的脾气秉性。

这次要开的可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超市,而是一个独具匠心的“艺术超市”,啥是艺术超市?说白了就是要让逛超市也变成一种享受,你想啊,以后在这儿不光能买菜买日用品,还能喝杯咖啡,看看书,买点特色礼品,简直就是把超市变成了一个休闲文化空间。

不过,要把这种创新模式在郑州复制出来,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光是供应链这一块,成本就得增加15%左右,毕竟从许昌运过来,这路上就得多花不少功夫,但胖东来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些成本压力,他们更看重的是如何把服务品质保持住。

这一来,郑州本地的商超可就坐不住了,都说胖东来是零售业的“鲶鱼”,这条鲶鱼一进池塘,整个池子里的水都要翻腾起来,光是他们那个无理由退换货的服务,就够其他超市喝一壶的,更别说他们还有“员工委屈奖”这样的创新制度,这在整个零售业都是独一份。

有意思的是,胖东来这次要打造的不只是一个购物场所,而是要搞一个“旅游打卡式商超”,这话听着新鲜,其实他们在许昌早就玩出了名堂,许昌的胖东来都被人叫成了“5A级景区”,每逢节假日,外地游客能从早排到晚,这次选在高铁站,就是要把这种“景区式购物”的概念带到郑州来。

这么一搞,胖东来就不仅仅是在做生意了,简直是在重新定义超市应该是什么样子,从一个区域性的零售品牌,逐步向全国性品牌转型,这步棋走得很有深意,他们要证明的是,真诚服务、极致体验这样的经营理念,不是只能在小城市才能实现。

家国情怀中的企业家精神

说起于东来这个人,就不得不提一个90年代的小故事,那时候,万元户还是个稀罕事,他却一下子拿出两万块钱,要捐给国家造航母,这事要搁在现在,可能会被人说是在做秀,但在那个年代,这份家国情怀着实让人动容。

这样的胸怀,在他后来的经营中处处可见,很多企业家都说要让员工过上好日子,但真正能做到的没几个,于东来可好,直接把公司95%的利润都分给员工,这么算下来,员工的收入差不多是同行的两到三倍,他常说,一个人富不算富,要让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

前不久,河南省委书记刘宁、省长王凯专程到许昌,考察胖东来的综合生产基地,在座谈会上,于东来坐在省委书记和省长中间,侃侃而谈,这场面,在商界可不多见,但凡了解于东来的人都知道,这不是他刻意攀附权贵,而是政府真心认可他的经营理念。

有趣的是,尽管胖东来发展得这么好,于东来却一直坚持扎根河南,这些年,全国各地都有人喊他去开店,但他就是不为所动,直到这次进军郑州,也是响应省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号召,这种“富贵不忘本”的态度,在商界也是少见。

在当下这个风风火火的商业社会,于东来的经营风格显得有些“另类”,不盲目扩张,不搞资本运作,就是专注把一家超市做到极致,这种坚持,让胖东来在河南的两个城市开了13家店,每年创造近170亿元的销售额,其中光是超市业态就有81亿元。

这么看来,于东来倒更像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企业家,他不光是在经营一家超市,更是在践行一种经营理念,甚至可以说是在探索一种新的商业文明,这种情怀,这份坚持,或许正是胖东来能够成为“现象级”超市的真正原因。

结语

胖东来的郑州之行,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商业版图扩张,更是一种经营理念的传播与实践,它向我们展示了,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依然有企业愿意坚守诚信、注重品质、善待员工,这种以人为本、追求极致的经营哲学,正是中国零售业转型升级的一盏明灯,也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股暖流。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