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一闪,鲜血飞溅,一代诗魂就此陨落。"在盛唐开元年间的一个寒冬,年近花甲的王昌龄倒在了亳州城外。
让人唏嘘的是,这位写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边塞诗人,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惨遭一位地方官员的毒手。
这个让诗坛震惊的惨案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隐情?
开元初年,江南一个寒门学子正埋头苦读。这就是后来的诗坛巨匠王昌龄,他生在吴郡一个清贫之家。父亲是个私塾教书先生,一家人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
年幼的王昌龄天资聪颖,七岁就能写诗作赋,常常让前来拜访的文人惊叹不已。为供儿子读书,王家省吃俭用。
母亲甚至变卖了自己的首饰,只为给孩子买几本珍贵的诗集。这份苦心没有白费,十五岁那年,王昌龄写下"春风东归意,暮雨落花时"的佳句,轰动了整个吴郡文坛。
不同于其他寒门学子的循规蹈矩,二十岁的王昌龄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路。他背起行囊,只身北上,踏上了游历之路。他走遍塞北边关,亲眼目睹战马嘶鸣;他登临河西走廊,亲身感受大漠孤烟。
正是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边塞诗注入了真实与豪迈。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三十岁的王昌龄终于金榜题名!对这个出身寒门的青年来说,本该是人生的转折点。
然而命运弄人,他被分到秘书省当了个校书郎,整日与经籍打交道。不甘平庸的他又考取了"博学宏词"科,这一科考试之难,堪称"曲高和寡"。
就在众人以为王昌龄即将平步青云时,吏部侍郎李林甫的阴影悄然降临。原来王昌龄曾多次在诗文中称赞宰相张九龄的才能,这让与张九龄不睦的李林甫大为不悦。
深谙权术的李林甫没有直接发难,而是暗中作梗,把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打发到汜水县当县尉。在汜水任上,王昌龄虽政绩斐然,却始终无法升迁。他清剿了当地的盗匪,修建了水利工程,还创办义学教授贫家子弟。
但这一切,都被李林甫视而不见。更让人气愤的是,李林甫后来当上宰相,得知王昌龄为被贬的张九龄抱不平,立即以"言论不当"的罪名将其贬往岭南。
岭南之地,瘴气横行,蛇虫遍地,是当时有名的流放之所。在那里,王昌龄目睹了太多贬官的悲惨下场。所幸天无绝人之路,第二年朝廷大赦,他得以返回。这次贬谪经历,让这位满腔热血的诗人对仕途彻底心灰意冷。
从此,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周游天下,以诗会友。离开官场后的王昌龄,走遍大江南北。在这段岁月里,他结识了许多文坛名士。洛阳相会时,他与孟浩然相谈甚欢,二人同游龙门,登临古寺。
谁知这次相遇竟成永别,不久后孟浩然因误食海鲜离世,让王昌龄悲痛万分。他写下"山水程应尽,劳生计未休"的诗句,感叹人生无常。
在长安城外的酒肆里,他邂逅了"诗仙"李白。二人相见恨晚,畅谈诗文,共话理想。只因李白豪饮无度,不胜酒力的王昌龄不得不提前告别。
临别时,他赠诗一首:"十二金钗寒露晓,五陵衣马自轻肥。"字里行间既有对李白洒脱个性的赞赏,也流露出自己漂泊天涯的惆怅。时光飞逝,转眼间王昌龄已至五十九岁。
此时的他在龙标县当了八年县尉,虽官位不显,却深得百姓爱戴。他创办了义塾,教导贫家子弟读书识字;遇到灾年,他开仓赈济,救活了无数饥民。百姓们亲切地称他为"诗县尉"。
就在安禄山叛乱爆发之际,一封家书传来。年迈的父母在信中言及,家乡已有战火蔓延之势,盼他早日归来。
血浓于水,王昌龄顾不得朝廷批准,便踏上了归乡之路。一路上,他避开主要战场,选择偏僻山路前行。途经之处,他写下了许多感人诗篇。
在渭州时,他目睹战火纷飞,写下"边烽起烟屯,战马夜嘶声。老翁在何处,独坐故园城。"字字沉痛,句句心碎。谁知这竟成了他人生最后的绝笔。
就在归乡路上,王昌龄在亳州遇上了不测。亳州刺史闾丘晓听说王昌龄来了,二话不说就派人把他抓了起来。这个饱读诗书的老诗人,就这样死在了一杆冰冷的长枪下。
临死前,王昌龄在纸上颤巍巍地写下了最后一首诗:"归心似箭急,战火满乾坤。不为封侯意,只忧白发亲。"直到咽气前一刻,他想的还是远在家乡的父母。造化弄人,这个写了一辈子边塞诗的人,竟死在了回家的路上。
后来真相才算水落石出。闾丘晓早就暗中投靠了叛军,准备反叛朝廷。王昌龄这一路过,可把他吓得不轻。他怕事情败露,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下手杀了人。
这消息传到淮南,可把节度使高适气坏了。他和王昌龄相交二十多年,关系亲如兄弟。高适按捺住怒火,暗中寻找机会。果然,第二年睢阳打仗时,已经当上谯郡太守的闾丘晓故意不去增援,害得睢阳城丢了。
高适逮着这个机会,马上告到宰相张镐那里,把闾丘晓的老底都揭了出来。张镐一听就火冒三丈,立刻下令处死闾丘晓。
临死前,闾丘晓哭哭啼啼求饶,说自己上有老母下有幼子。张镐冷笑一声:"那王昌龄的爹娘,又有谁管"这一句话,算是给王昌龄报了仇。
如今读到"但使龙城飞将在",谁又能想到,写下这些豪迈诗句的人,竟有这样悲惨的结局。他一生写尽大唐盛世,到头来却死在了乱世里。好在有知己替他报了仇,也让后人记住了这个了不起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