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裁9年仍是全球第一:他打造了外媒眼中最可怕的中国制造

景子聊娱乐 2025-04-03 22:37:42
前言

大疆因为一条鼓励员工21点前下班的新规登顶热搜榜,而且,真的有员工被“赶”下班。

本以为大疆的“反内卷”操作已经够吸睛了,而在“反制裁”方面更是堪称楷模。

大家都知道,美国这些年对中国科技企业各种围追堵截,身为无人机行业龙头的大疆也没能幸免。

但让美国没想到的是,即便被制裁了9年,大疆在全球无人机市场的地位依旧是无法撼动。

如今,大疆已经成为外媒眼中“最可怕的中国制造”,这是对中国科技企业实力的最好证明。

从航模少年到无人机霸主

大疆的缔造者名叫汪滔,他出生在杭州的一个高知家庭,这样的家庭背景确保他可以放心追求自己的理想。

在那个娱乐方式相对匮乏的年代,书籍成为了汪滔探索世界的一扇窗。

在一本名为《动脑筋爷爷》的图书里,书中那架直升机的身影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也让他对天空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高中时,汪滔首次接触直升机航模,这也同样激发了他做无人机的梦想。

1999年,汪滔考入了华东师大的电子系,本以为这是他逐梦路上的重要一步,能离自己的航模梦想更近一些。

可华东师大的学习生活并没有如他所愿,这让一心想要在无人机领域大展拳脚的汪滔,感到无比失落和迷茫。

经过深思熟虑,汪滔办理了退学手续,并向斯坦福、麻省一类的世界顶尖学府递交了入学申请。

然而,由于他在华东师大的成绩只是中等偏上,这些世界名校纷纷拒绝了他的申请。

不过,屡次被拒的汪滔业并非真的无学可上,香港科技大学竟成了他的“保底院校”。

虽然这并非他最初的理想院校,但此时的汪滔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

在港科大的日子里,汪滔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每一门课程、每一次实验,他都全力以赴,仿佛要把之前失去的时间都补回来。

除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汪滔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由李泽湘教授主导的机器人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2006年,26岁的汪滔带着在宿舍中制造出的无人机原型,和两位同学来到深圳创立了大疆,开启了他在无人机领域的创业之旅。

之后,汪滔团队成功解决无人机领域难题,推出直升机自主悬停控制技术,并凭借领先技术赚得第一桶金。

凭借着这项领先的技术,大疆成功获得了一些稳定的订单,业务逐渐开始扩展。

大疆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在影视、救援、农业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全球无人机行业的领军者。

然而,大疆在国际市场上的风光无限,尤其是在美国市场的巨大成功,却引来了一些“红眼病”患者,其中以美国政府为代表。

美国制裁下的科技“不倒翁”

美国对大疆的制裁行动可谓是“处心积虑”,从2016年开始,就以各种荒诞的理由对大疆发起“攻击”,试图将大疆赶出美国市场。

那时,美国白宫草坪上突然降落了一架大疆无人机,这一事件成为了美国制裁大疆的“导火索”。

经过调查,发现是一名美国官员喝醉酒后误操作导致的,这和大疆本身的产品安全毫无关系。

但美议员却借此大做文章,以“网安”为理由开启了对大疆制裁的“闹剧”。

2017年,美国又肆意找了个“数据隐患”的借口,严禁本国军方采用大疆的相关设备。

但实际上,大疆一直强调其产品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用户对数据拥有完全的控制权,且大疆的产品符合国际安全标准。

美国政府的这一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就是为了给制裁找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

之后,他们又将大疆放在出口管制的“实体清单”,这一举措无疑是对大疆的一记“重锤”。

这意味着大疆在与美进行贸易时,需要获得美政府的许可,这大大增加了大疆在美市场的运营难度和成本。

就在美国针对大疆的“大戏”不断上演之时,2023年,一场关于大疆的谣言风暴,又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

一时间,网络上到处都在疯传“大疆因专利侵权,被美国罚款440亿,要求交出核心技术,并禁止美国本土企业与其合作”的消息。

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震惊和疑惑,各种猜测和质疑也随之而来。

一些竞争对手更是趁机落井下石,在舆论上对大疆进行抹黑,试图进一步削弱大疆的市场地位。

然而,大疆在谣言传出后不久,就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声明,坚决澄清所有关键信息均为谣言。

大疆发言人明确表示,相关的金额不到3亿美元,且案子截至当时并没有判决完毕。

除此之外,外媒对大疆的抹黑事件层出不穷,其中最让人啼笑皆非的,当属英国《金融时报》的“神操作”。

2023年年末,该报刊声称大疆强制公司高管进行军训,还煞有介事地拿出一张照片作为“证据”。

然而,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能发现,这张照片中的场景其实是位于广州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景区。

而且,这张照片一直挂在官网上,活动时间为2020年9月,当时大疆员工只是在进行一次普通的团建活动。

除了英国《金融时报》的闹剧,美国政客也票拟提案,试图从法律层面禁止中国无人机在美国的销售和使用。

这个提案的背后,同样是美国政府为了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实现自己科技霸权的意图。

大疆硬刚美国国防部

在被列入清单后,大疆并没有选择坐等案件调查,而是积极地与美国部门展开沟通,试图解决问题。

大疆提交了一份材料,各种证据和理由都摆得明明白白,就差没直接说“我真的和军工企业没关系,快把我从名单里放出来吧”。

然而,美国方面拒绝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对大疆的会面请求也是爱答不理,也不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去年年初,美国又一次将大疆污蔑为“军工企业”,这简直就是无视大疆的努力,把大疆的诉求当耳旁风。

不久之后,大疆用56页的起诉状,将美国做的那些荒唐事都给抖落出来了。

在这些材料中,大疆指出美国用来“污蔑”自己是“军企”的报告,完全就是漏洞百出。

而且,美国的制裁和谣言,不仅没有让大疆倒下,反而让它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

在被制裁的9年里,尽管美国不断通过各个环节对大疆实行制裁,但大疆的市场份额却不降反升。

在北美地区,大疆无人机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在85%的高位,这个数据足以让美政府和那些试图打压大疆的人感到震惊和无奈。

面对美国的制裁和禁飞令等挑战,大疆积极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投入到其他赛道,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新篇章。

大疆在车载行业和储能领域的布局,那可是相当有前瞻性,并与比亚迪合作在汽车和无人机领域掀起了一阵旋风。

结语

这不仅仅是大疆一家企业为自身权益的抗争,更是彰显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底气和自信。

大疆在“反内卷”和“反制裁”两条战线上都打出了漂亮的胜仗,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

相信未来,大疆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继续在科技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部分素材来源:

《汪滔:无人机载着梦想飞》科技日报

《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后,大疆:照卖不误》观察者网

《美国众议院将投票表决:禁止大疆和道通这两家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销售新的无人机》观察者网

《“强制9点下班”,冲上热搜第一!大疆员工:人生第一次被赶出公司》第一财经资讯

《封禁中国无人机?外媒:美国农民使用的无人机80%是大疆》西部时报

0 阅读:81

景子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