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四川铁花表演朝人群打:人群越过警戒线,当地人晒头皮被烫

紫蓝谈社会趣事 2025-02-14 11:40:48

2024年元宵节,四川达州石桥古镇的夜空被绚烂的铁花点亮,这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宴,本该成为人们心中美好记忆,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各方说法不一的罗生门。

其中一名观众发出了自己头发眉毛被烧焦的照片,让人后怕。

“打铁花”——这项古老的技艺,以其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它不同于普通的烟花表演,而是将熔化的铁水用特制的工具击打到空中,形成飞扬而下的火花,如同瀑布一般,绚丽夺目。

然而,这种极致的美,也潜藏着巨大的危险。

千度高温的铁水,稍有不慎,便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达州石桥古镇的这场表演,正是将这种危险暴露在了聚光灯下。

事发当晚,古镇街道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慕名而来的游客们翘首以待,期待着这场视觉盛宴。

然而,随着表演的进行,意外发生了。

飞溅的铁花并非如预期般向上绽放,而是径直落入了密集的人群中。

尖叫声、惊呼声此起彼伏,原本热闹喜庆的氛围瞬间被打破。

事后,官方回应称,现场设置了安全距离,并有公安消防执勤,无人受伤。

然而,这一说法很快遭到网友的“打脸”。

不少现场观众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的“战损”:被烧出破洞的羽绒服,

孩子胸口被烫伤的痕迹,甚至还有人头皮被烫伤。

这些触目惊心的图片,与官方“无人受伤”的说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发了公众的强烈质疑。

那么,这场意外究竟是谁的责任?

表演者、观众、还是管理方?

从表演者的角度来看,虽然“打铁花”是一项传统技艺,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但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同样至关重要。

根据现场视频和网友的描述,表演者在操作过程中,似乎并未充分考虑到现场观众的密集程度,击打的角度和力度也可能存在问题。

而部分观众缺乏安全意识,为了获得更好的观赏体验,不顾现场设置的警戒线,甚至越线靠近表演区域。

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无疑加剧了事件的风险。

虽然追求更好的观赏效果人之常情,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虽然官方回应称设置了安全距离,但从现场视频和网友的描述来看,这个“安全距离”似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达州石桥古镇的“打铁花”事件,并非仅仅是一起孤立的意外,它更深刻地反映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共同守护。

但传承不等于墨守成规,更不等于以安全为代价。

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形式更好地展现。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区留下您的看法!

信息来源:

抖音@果果看好房《感受达州石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次近距离观赏打铁花,还是该戴个帽子的》2025-2-12

“古镇办打铁花表演朝人群打、衣服被烧”,表演安全引争议 2025-02-13 00:28·周道新闻

0 阅读:2

紫蓝谈社会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