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阅读开启这个春天
刚刚过去的周末,北京经历大面积的降温,不过书市现场依然被各地赶来的读者的热情“保温”着。这届书市整体充满了“开启春日”的诸多元素。入场检票口处,一张大面积的“春日登高 花开有答”展板率先引起不少读者的注意。在不同颜色的花朵形状卡片背后,是书市主办方提前向各个出版社摊主征集的“支棱问题”——
“如果发起一场‘反精致运动’,你的第一条行动准则会是什么?”
“如何熬夜能让自己活得久一点?”
“如果一辈子只能吃一荤一素,你会选择哪两道菜?”
……
观众在留言墙上写字。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不少卡片都“脑洞大开”,在这些角度刁钻的问题背后,藏着这届年轻人真实的生活体验和极其具有当下性的具体的困惑。它们往往没有标准答案,同时还因人而异,吸引了许多读者打卡留言。在展板一侧,还有书市与小红书平台合作推出的“情绪肖像免费体验”,留给今年到场的读者一份私人的影像记忆。
新京报公益摊位,小摊主邀请观众品茶。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春日的细节还藏在书市的许多角落。从虞社场馆入场区的“春日宜坚墙”留言板,到书市不少摊位热卖的自然类主题书籍,春意与生命力似乎成了春季场不同于秋季场的关键词。其中,“青豆书坊”摊位的背板——“在春天长成一棵树”是书市四天里大热的打卡点之一,摊位上摆放着今年出版的新书《如何阅读一棵树》,据摊主称吸引了不少读者翻阅。作者以二十年自然观察经验带领读者重新看看那些曾被忽视的一棵棵大树,“树会讲故事,但只讲给那些知道如何阅读的人听”。“读库生鲜”还颇具创意地推出买书送大葱(“聪明”)和芹菜(“勤奋”)的优惠活动,让人忍俊不禁的谐音梗里巧妙地连接起阅读与生活的桥。通过书籍,春天也许会以另一种方式在生命中敞开。
意大利作家老安带着他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书市现场,“旧书新知”系列活动是今年的另一个亮点。除延续往年的二手书拍卖活动,今年还开展了更多围绕旧书漂流的互动环节。书评君配合新京报书评周刊合订本三周年特别推出了脑回路竞速的“你画我猜”,成功通关的读者现场领取一份旧书盲盒和塔罗牌,不少读者还摩拳擦掌现场“组队”。此外,为了让读者对旧书有更直观的触感,中国书店专门设计了旧书展览,读者现场可以体验古籍修复的精微步骤。
读者参与旧书盲盒拍卖大会。
在常设环节之外,多家出版社品牌构思的“春日限时快闪”也不定时掉落。磨铁经典围绕旗下出版的女性经典系列“发光的女性”推出同名快闪,以书籍串联文学史上的五位女作家如何跨越性别、地域、身份和文化,最终用作品向世界发出呐喊——“女人!去写那些如果你不写出来就无法呼吸的东西!”艺术领域,许多知名艺术家背后都有一位被世人忽略的“缪斯”。她们曾为艺术家带去灵感,却在艺术史上留不下哪怕一个名字。出版品牌大风围绕新书《秘密缪斯》组织了一场特别的“考古”,恢复那些缪斯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女性不必成为谁的缪斯,而要去做鲜活的自己。这些摊位前有许多妈妈带着年龄尚小的女儿前来,有编辑轻声说:“如果我以后有女儿,我一定要让她读读这些。”
一位90后的年轻作家别出心裁,身穿小马造型的充气衣,拿着自己的作品与读者合影留念。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在本次图书市集上,《新京报书评周刊》2024年的全年合订本也在线下和大家正式见面。作为活动的主办方之一,书评周刊为此精心设置了春季图书特展,《春晖》《理性的命运》《荒野之境》《贩卖过去的人》……过去一年我们在报纸专题中“种草”过的好书,此次书展都被毫无保留地推荐给读者们。
一位编辑推荐新京报书评周刊合订本。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精心挑选的书籍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主题,驻足翻阅的读者总能从中找到直击自己心灵的那一本。这种心灵的相遇,有时是“再逢故知”,两位读者在书架上一眼看到了《寻找裴斯泰洛齐》:“就是这本书,去年我学习教育学的时候,老师极力推荐过,又在这里看见了”。还有的读者,在这里是第一次读到那些感到“相见恨晚”的图书。一位还是学生的读者被阮庭筠的《春晖》深深触动,特来摊位询问哪里可以买到。类似这样的时刻还有很多。
观众在主办方主题书展前浏览。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3月30日,读者在主题书展前阅读《边界的诱惑》。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在展出好书之外,我们也希望能更好地提炼这些书籍传递日常生活的“治愈力”。在展板的一侧,我们设计了“沾沾书香”主题的互动活动。读者可以自由选取这些个性化书签,这些书签上的文字都来自我们过去的报纸专题,是编辑记者们的智慧与心血,也是他们希望能与读者们分享的“力量源泉”。在一个忙碌的时代,专题《人间任天真,大人也要孩子气》提醒大家:“我们过得太‘实’了,有时候需要‘空’一点点”;在急速变动的社会中,纪念契诃夫逝世120周年的专题,则告诫我们忠于内心,“于己最大的善良,莫过于尊重自己的才能,鼓动自己的意志,不懈地劳动”。
新京报书评周刊文创。(摄影:@Zoye不是左姨)
除此之外,今年也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合订本诚意集辑的3周年。在户外空间中,我们还特别设置了快闪活动:脑回路竞速赛——书评周刊“你比我猜”大挑战。读者们可以在活动现场随机两两组队,挑战猜词。这些词语都和过去的主题封面相关,但是又不局限于严肃的主题内容,总会有些你意想不到的脑回路。参与快闪活动的读者都是临时组队,此前并不认识,但大多默契惊人,每天都有全部猜对的高手组合出没。
3月28日下午,新京报书评周刊合订本三周年快闪活动亮相2025北京图书市集·春季场。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你比我猜”大挑战现场,两名主持人帮助挑战者比划。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今年的北京图书市集也是一场沙龙盛宴。韩国作家崔恩荣、摄影师高原、电影美术大师叶锦添、历史学者陈宝良等一众嘉宾也来到图书市集现场,呈现了12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沙龙,分享内容涵盖文学、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3月29日,《既见君子:诗经十五国风行读》作者、文学博士三书现场在郎园Vintage CanSpace带领读者读诗。三书曾历时一年,重访了2500年前《诗经》先民生活的故地,行走山川,与村民闲谈,探寻《诗经》与现代生活跨越千年的奇妙共鸣,再现《诗经》先民在古老大地的诗意栖居。 而在另一场诗人的“春日约会”里 ,《世界悬而未决,但也无关紧要》作者巴哑哑和诗人逍遥兽,在这个春天里和大家一起聊了聊日常生活中诞生的写作以及关于希望的诗句。
小朋友倚靠在家长身边阅读。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摄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申璐 刘亚光 何安安;编辑:李永博;校对:王心。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2024书评周刊合订本上市!
点击书封可即刻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