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食剩骨,正餐奉母”这两个成语,不是出自古代,而是出自当下。
这两个成语的衍生,来源于河南南阳淅川县毛堂乡店子街大庙小学的李士博小朋友。
他把自己的午餐给了母亲吃,自己去捡同学吃剩的骨头。这对于他自己来说再普通不过的行为,在不经意间传遍中华大地,感动着每一个人。
李世博的感人事迹被他的班主任王老师以视频的形式传播到网上。老师的本意是在歌颂孩子的孝心,在侧面让大家珍惜来之不易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没想到视频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李士博同学,收到了许多网友的关爱。
四面八方的网友联系王老师给孩子捐款捐物,老师也是尽心尽力从中间协调帮忙。王老师后来来到了李士博家中,目前他家只有李士博和妈妈两个人。
李士博大姐有智力障碍,二姐去外出打工去了。他母亲智力问题,爸爸离世,他奶奶卧床,平常由大伯叔叔照应。妈妈有五保户的补贴,李士博也办了低保。
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有捐多的,有捐少的,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和一份爱心。这份爱的力量感染着每个人,让旁观者觉得温暖和感动。
拍摄的视频当中我们看到了李士博的家庭境况。因为他母亲有智力障碍,所以并不会收拾家,房间有点乱。
家中现在已经堆满了网友送来的爱心物品,让我们不由得感慨,这世间还是好人多。有人自己过的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却看不得人间疾苦。
还有网友建议说物品不要太多了,吃的会过期,衣服穿不完,不如给钱,留着他们母子以后慢慢用。
我们发现李士博母子已经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孩子身上的衣服大概是网友刚刚寄过来新衣服。他们母子俩还有点不知所措,面对突如其来的那么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既幸福又腼腆。
李士博虽然10岁了,但是他的智力只有5岁。网友给他捐的钱他和妈妈都没有能力保管,就由大伯保管。大伯和堂哥一家这些年对他们母子非常照顾,交给大伯也是最放心的。
最初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到后来有了一个美丽的结局。这美丽的结局是爱心人士书写的。他们又是被李士博的孝心感动的。
一些才华极好的网友为李士博写了《第25孝,儿食剩骨,正餐奉母》:
豫有童,李氏子,名士博,南阳人。方十岁,父早亡,与二姊病母相依,家贫,度日维艰。
一日,其师见士博拾同窗弃骨而食,怪之,遂察。乃见士博每午蹲于堂门内,母立其外。问之,方知士博以堂中膳而奉母,己则以同窗剩骨为食。
师感其德,闻者皆动容!夫士博,处困境而不屈,怀孝义而不馁。以十岁之龄,行大孝之举,诚可嘉也。至此二十四孝之道又多其一,“儿食剩骨,正餐奉母”是矣!
友爱在人间,风知冷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