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第12集团军摩步36旅,为何2003年就由师改旅,又整编为特战旅?

太空记吖 2025-04-14 18:12:44

该旅的前身可追溯至解放战争初期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第7旅。其后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以及1984年云南边境两山轮战,积累了丰富的山地作战与快速反应经验。

解放战争期间,部队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在淮海战役、挺进大别山等战役中表现突出,1949年正式改编为第11军31师。

其后又在1950年因第11军的撤编,而改隶第12军。紧接着在1951年随军进入朝鲜作战,经历了金城战役、上甘岭战役等多个重要战役。

特别是在上甘岭战役中硬刚美军表现英勇,被誉为“中野虎师”,成为第12军的核心力量。涌现出的胡修道等战斗英雄,更是用“手榴弹雨”让美军记住了中国军人的韧性。

归国后第31师在1969年根据全军统一的番号编制调整而被改称为第36师,继续隶属于第12军。1985年第12军改编为第12集团军,第36师也相应改编为甲种摩步师编制,并增设了师属高炮团、坦克团等建制。

而在此之前,其还于1984年作为首批轮战部队赴云南参战,在亚热带丛林里练就“变色龙”般的适应能力。

改编后的第36师也被赋予了“应急机动作战师”的使命,成为当时南京军区的快速反应部队。直到2003年为适应我军进一步的现代化改革需求,第36师精简指挥层级,取消了团级建制,从师级单位“瘦身”为摩步36旅。

并率先尝试信息化建设,成为集团军的“科技试验田”。

在2003年改编为摩步旅后,该部通过信息化和机械化升级,形成了旅营扁平化指挥体系,并强化了多兵种协同能力。这一基础使其在2013年具备转型为特战旅的硬件条件。

比如取消团级建制后,营级单位可直接整合侦察、突击、电子对抗等专业分队,符合特战部队“模块化编组”需求。

而且在2013年我军就已经明确,陆军改革要向全域机动型转变,重点发展轻型机械化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而摩步36旅的转型,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落地。

加上其新时期反恐、维稳任务的常态化,特战旅需兼顾高强度战争与非战争军事行动。另外南京军区所在的东部沿海地区面临复杂安全环境,通过摩步36旅的特战化,可提升快速投送和渗透破袭能力,适应台海、东海等方向的非对称作战需求。

2016年军改东部战区成立后,原南京军区部队也相应纳入战区联合作战框架。该特战旅则划入全新整编的第71集团军。

作为集团军的“杀手锏”力量,可与海军陆战队、空军空降兵协同执行跨域任务。其被赋予“海鲨”特战旅的代号,更暗示了其具备两栖作战能力,与东海方向的海上突击需求高度契合。

摩步36旅作为老牌主力部队,其转型既保留了“中野虎师”的红色基因,又注入了特种作战的专业能力。彰显了中国军队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

看了摩步36旅改编为特战旅,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128
评论列表

太空记吖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