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为写碑文每天早上9点练字,每次15~30分钟,共写了40多篇

梁晓月辉聊 2024-12-03 16:15:29

以文勒石,以文铭功,是中国传统石碑建筑的显著特点。人民英雄纪念 碑的设计抓住了这一点,用毛泽东主席的题字和周恩来总理书写的碑文作 为整个纪念碑的主题,使得主题更加鲜明突出。关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题 字,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石碑的发展源远流长。它的特点是“以文勒石”、“以文 述德”、“以文铭功”、“以文纪事”……这种带有碑文题字,讲究书法艺术的建筑 类型,具有中华民族建筑的特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抓住了这一点,用毛泽 东主席的题字和周恩来总理书写的碑文作为整个纪念碑的主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向着天安门,碑心石上雕刻毛主席亲笔写的8个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身背面,是毛主席著文、周恩来亲笔书写的碑 文。

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定在向北的碑面上,是当时的北京市市长 彭真提出,由周总理拍板确定的。纪念碑的面向问题,最初是根据传统布局,以 朝南方向作为主要立面。在建筑过程中,周总理考虑到广场扩建后,会有更多的 人群从城市主要街道——东西长安街进人广场,并集中在广场北部,能从北面 看到毛主席题字为好。因此,一反传统的格局,以朝北一面作为主要立面。这种 面向,对广场后来的扩建,特别是对毛主席纪念堂的面向问题,起了决定作用。 当时,彭真还建议碑文由“写得一手极好的颜体字”的周恩来总理手书。

周恩来为了写好碑文,他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书写一遍碑文,他前前后后共写了40多篇,最后选了最满意的一篇。从这一件事也可看出,周总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怀念之情。

1951年~1958年任总理办公室秘书的王海青在《总理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书写碑文》 一文中写道:

建国初期,国家百废待兴,许多重大内政外交问题 亟待处理解决。周总理日理万机,工作极度繁忙,一直没有时间书写碑文,1955年8月底,毛主席约周总理到北戴河座谈农业问题,会后让总理在北戴河休息一段时间。

我们在总理身边工作的同志万分高兴,因为总理工作极 度紧张,身体过度疲劳,对此大家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 又无法劝总理休息,这次毛主席说了话,总理才留在了北 戴河休息,这是我们大家的心愿。就是9月初到9月中旬这 段在北戴河休息时间,周总理完成了书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任务。

周总理心里装着天下人民,缅怀人民英雄不朽的功 勋业绩,他把对革命先烈的敬仰融进了碑文的精心书写中。为此,他改变了过去的晚上办公白天睡觉的工作习 惯,坚持每天上午9点按时练习书写,每次15~30分钟,为了求得书写碑文的最佳效果,周总理用墨汁和研墨反复 书写对比。

为了总理书写方便,我把碑文从文件上抄到 一开大的长条纸上,当抄到牺牲的“牺”字时觉得“牺”字 改成简体的“牺”时,似乎不妥。总理说,书法是一种艺 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书写风格,书写时不一定受简繁 体的限制。

总理书写碑文,每写好一部分就送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主任彭真市长那里,征询专家们的意见,并将书写的碑 文放大成纪念碑实际需要的一样大。总理将放大的文字摆满了办公室,逐个观察, 反复比较,精心挑选,以求最佳效果。经过十余天的书写练习,最后于9月中旬写好 了三份碑文,将其中的两份交给了首都人 民英雄纪念碑兴建委员会,请专家们选用。

有一天,周恩来总理来到纪念碑建设工 地,拿出他亲手书写的碑文递给雕塑家刘开渠看,“怎么样,行不行?”周恩来总理非常认真地问刘开渠。

刘开渠说:“从前只看过您的题字,还没有 看到您写这么多、这么工整的书法作品。”

的确,周恩来总理的书法作品极其少见, 一般人只能在天安门广场纪念碑上看到:那深厚、凝重、严谨的笔画,稳重大方又不失其丰富 变化的风格,无不体现着周总理伟大的人格和 精神。

毛泽东主席在书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八个大字时,共写了三幅。当时,毛主席给工作 人员带来口信说,要多请专家们提意见,问哪 一幅可以用,也可以从这三幅字中选一些可取 的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够好,还可以重写。

1955年11月,毛主席与周总理分别 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手书了题词和碑文。毛主席的题词共三幅,选用其中哪一幅,或将三幅中比较完美的字拼成一幅,领导与有关同志反复研 究,并请魏先生参加讨论。

魏长青指出:书法是一门艺术,一 个字、一个条幅的字体是具有气韵、笔势和连贯性的,因此不 能拆开拼用。最后确定其中的一幅即现在已安装的那一幅。 当时没有放大设备,刻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是放大字样。

毛主席手书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是写在16开的办 公纸上的,每个字只有两寸左右见方,要把这些字刻到石碑 上,首先要把每个字放大20倍,其中一个“永”字就高达2米多。几个人放大字样后,体现不出毛主席手书的气势和神韵,未被采纳。

魏长青接受任务后,反复研究了毛主席的书写特点,精描细绘出放大字样。当时用幻灯机投影放大,照成相片 后再缩小20倍,与毛主席的手写体两相对照,竟然不差毫厘, 当即被领导通过采用。

总参测绘局1205工厂的周永兴等人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完成了题词的放大任务。工匠们把魏长青放大的字样描画到碑心石上,凿刻中又 遇到了新的难题。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是取自山东省青岛浮山的花 岗岩,是建碑指挥部从全国几处石材基地精选出来的优质石 材。但是,这块花岗岩又硬又脆,一凿就崩,凿刻不好就会损 毁这块宝贵的石材。怎样才能既快又好,万无一失呢?

魏长青经过研究和试验,提出建议:把胶皮覆盖在碑体上,将需要篆刻部分的胶皮挖下去,形成“阴文”轮廓,然后用高压喷射矿砂往花岗石上“打”,就这样打出一个个边缘整齐的大字。然后以紫铜 为胎,采用我国传统的馏金工艺做成金字镶嵌进去,使其保证300年不变色。碑 题、碑文共用黄金130两。

魏长青出色地完成了刻碑任务,建碑处要给他丰厚的报酬,他坚辞不受,并 说:“为人民建碑应尽心效力。”

魏长青先生病故于1976年,终年79岁。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