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时看《三国演义》,天真无邪,就是崇拜蜀汉一班英雄人物。什么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借东风,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张飞据水断桥,曹营诸将不敢争锋;赵云长板坡七进七出,视曹军八十三万大军如无物;马超潼关之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黄忠老当益壮,定军山一战,斩杀曹军大将夏侯渊。如此情景,令人心潮澎湃,拍手叫绝。比及刘备夺取汉中,关羽水淹七军,蜀汉盛极一时。当时刘备文有卧龙、武有五虎,天下无敌,北伐曹魏,南并孙吴,中兴汉室,应当指日可待。

刘备
谁料好事多磨,风云突变,吴下阿蒙,白衣渡江,兵不血刃袭取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兼左臂负伤未愈,沔水大战徐晃,已是英雄迟暮,不复当年之勇,终让竖子徐晃一战成名。关羽进退失据,失荆州,走麦城,最终为东吴鼠辈生擒活捉,杀身成仁,令人掩卷唏嘘。
刘备继承汉统,不顾诸葛亮、赵云之劝谏,尽起傾国之兵伐吴。可惜当时法正、黄忠已逝,刘封赐死、张飞遇刺,未曾出师,先折两员大将。尽管初战如风靡草,连营八百里,有灭此朝食之气概。奈何天佑东吴,陆逊横空出世,火烧连营,刘备折戟夷陵,饮恨永安,马良、傅彤、张南、冯习一班谋臣战将阵亡,蜀汉自此局促益州一隅,一蹶不振。虽然诸葛亮天纵奇才,英霸之器,东和孙权、南抚孟获,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斩王双、毙张郃,然胜负无常,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出师未捷,卒于五丈原军中。
姜维承诸葛之志,以攻代守,九伐中原,屡败屡战,百折不挠。虽破王经、斩徐质,毕竟众寡悬殊,攻守异势,一旦黄皓弄权,沓中屯田避祸。钟会、邓艾伐蜀,绵竹失险,后主刘禅出降,蜀汉灭亡。姜维图谋复国,雄心不遂,身歼家灭。司马氏簒魏灭吴,三国归晋。终至八王之乱,永嘉之祸,五胡乱华,中原左衽,衣冠南渡,南北对峙,天下大乱极坏几百年。读史至此,仁人君子,莫不废书长叹!

曹操
遥想当年,“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经曰:“卧龙、凤雉,两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刘备兼得诸葛亮、庞统,更兼五虎上将,能征善战。无奈天意已定,人谋不及。庞统雒城中箭阵亡,诸葛亮率张飞、赵云入川,致使荆州守备空虚,已经埋下隐患。荆州四战之地,关羽贸然北伐,虽败曹仁、斩庞德、擒于禁,兵锋直指许都。然孤军深入,难于成功。正所谓常胜之家,百虑一失。孙权毁盟弃约,吕蒙偷袭荆州。关羽以一旅之师,拒两国之众,此时此刻,虽孙吴再世,韩白重生,亦无能为力,何况关羽兵微将寡。
当时刘备在成都称王,魏延坐镇汉中,益州无北顾之忧。而麾下法正、黄权、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济济一堂。以刘备之雄才大略,诸葛亮之神机妙算,竟然于襄樊之战视若无睹,不置援兵。而刘封、孟达攻取上庸三郡,又未令其策应关羽。孙权、曹操双方调兵遣将围攻关羽,刘备未尝派遣一兵一卒救援荆州。种种缘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孙权
或以关羽刚愎自用,大意失荆州。其实不然,纵观整个襄樊之战,曹操方面,曹仁、满宠、吕常、于禁、庞德,皆一时名将,而孙权方面,精锐尽出,吕蒙、陆逊、蒋钦、甘宁、凌统、潘璋、徐盛、丁奉等等倾巢而出。关羽显然势单力薄,麾下仅关平、廖化、王甫、赵累、周仓,敌众我寡,虽败犹荣。
假使当时刘备、诸葛亮防患未然,别遣大将,增援荆州,遂吕蒙鼠辈,就不敢轻举妄动。如此关张不死,待天下有变,比如曹操逝世,那时,刘备率益州之众席卷关陇,关羽率荆州之师,攻取许、洛,会师中原,灭亡曹魏,手到擒来。一旦消灭曹魏,孙权别无选择,唯束手请降一途,中兴汉室,还于旧都,水到渠成。至于司马懿父子,凭其才干,无非是刺史太守而已,如何兴风作浪。
是以后人对于三国归晋,耿耿于怀,本着尊刘贬曹肤之宗旨,创作出各种版本的反三国小说,犹以清人周大荒之《反三国演义》脍炙人口。本人对蜀汉情有独钟,是以去年花费一年时间,完成《季汉中兴英烈传》一百回十余万字,因为下笔仓促,感觉粗糙、简约,有点重武轻文,只见刀光剑影,缺乏诗情画意。
闲来无事,心血来潮,欲重新修改,假以时日,使《季汉中兴英烈传》焕然一新。自关羽水淹七军开始,至马超绝漠封禅,刘备大封功臣完结。本文无意颠覆历史,只是别开生面,演绎三国历史,使蜀汉一众英烈,大显身手,南征孙吴,北伐曹魏,扫荡五胡,威加四夷,建功立业,扬眉吐气。小说虽有悖于正史,诸君读者且莫较真,茶余饭后,聊博一笑,以此为序。
2025年3月20日
本文纯属娱乐!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