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九尾狐救落难布商,他发家后送谢礼,九尾狐:谢礼有毒

易说往史 2022-03-11 23:01:25

从前,有一个姓谢的布商,很早没了父母,经常独自一人背着布匹下乡贩卖。有一年突然生了一场大病,吃了很多药也不见效,接连把十多匹布抵了药钱。半死不活得躺在床上,连口喝的水都没有。

一天傍晚,“咯吱”一声门开了,走进来一位陌生的大姐儿。谢生问她是哪里人?来做什么?大姐儿说她住在谢生隔壁,已经搬来半年多了,听说谢生病了很久,刚好懂点医理,就想来帮他搭搭脉。

谢生说,真不好意思,病了半年,连邻居也不认识了。说着,就伸出手来。

大姐儿号上脉,一会儿就说不要紧,能治好。从身上掏出一个纸包,里面有一粒红色的药丸,又端来一碗水,让谢生把药丸吃了。

过了一夜,谢生顿觉身体舒畅,身体恢复了些气力,心想:这个大姐用的是什么药,整个人都轻松多了。

第二天,大姐儿送来一碗稀粥喂给谢生吃,此后连着送了三天稀粥,第四日送来面条,第五日谢生吃完面条,已经能够下床行走了。

谢生很感激大姐儿,问她,嫂子,你叫什么名字。大姐儿回答,别人都叫她胡大嫂,又问谢生是做什么的。

谢生说他是卖布的,只是因为生病已经把本钱都花完了。胡大嫂一听,就说不然她出钱让谢生去做生意,只不过有个条件。

胡大嫂救了谢生一命,如今还要拿出钱财来帮助他做生意,就算有十个条件也愿意答应。只是没想到胡大嫂的条件有点特别。

胡大嫂问谢生知不知道她的情况,谢生摇摇头说不知道。胡大嫂接着说她是个寡妇,丈夫已经去世三年多了。既然谢生没有娶亲,她把钱借给谢生,就是想把自己托付给谢生,就看谢生愿不愿意。

此时的谢生哪里会不愿意,说胡大嫂是他的救命恩人,又借本钱给他,肯定愿意。

胡大嫂是过来人,自然明白男人的话不能轻易相信,就说谢生现在缺钱,讲话都挑好听得。只是她现在四十一岁了,比谢生大十几岁,以后要是生意做大了,成了大东家,不能嫌弃他老,还有不准娶小老婆。只要能做到,两个人就一起过,做不到也不要紧,让谢生再好好想想。

谢生急忙点头,说他愿意娶,胡大嫂是他的恩人,肯定不会嫌弃她岁数大,日后也绝对不会反悔,不娶二房。

就这样,胡大嫂把她的东西收拾了下就搬了过来,两家合并成一家,正式过起了夫妻生活。

胡大嫂把自己的金银珠宝首饰都拿了出来当本钱,租了个店面。她开货单,让谢生去进了一批绸缎。当时天气挺冷,货刚进店,天气一下子就热了。别的店铺都没有绸缎卖,只有他们家有。

不到十天,这批绸缎就全部卖完了,这么一转手就赚了几十两银子。谢生怎么也没想到,胡大嫂竟然是个做生意的能手,只要是她开货单进的货,不出半个月全部卖完。

仅仅过去三年,谢生就赚了几千两银子,开起了绸缎庄,请了账房先生,雇了小学徒,自己当上了大掌柜,还买了一座大宅院,胡大嫂也安心操持家务,不管店里的事了。

只三年就当上了大东家,这是谢生想都不敢想的,只以为胡大嫂有能耐,却不知道她是一只九尾狐,能掐会算,有她相助想不赚钱都难。

有一天,谢生到隔壁邻居家里玩,邻居是个老伯,名叫杜石三。杜石三专门做些牵线搭桥的活,帮人做媒,买卖房屋。

两个人坐下闲聊了一会,杜石三就问谢生今年几岁了?谢生说三十岁了。又问家里有几个小孩了?谢生笑笑说还没有小孩。

“没有?!”杜石三有点不可置信,说谢生是个大东家,怎么说也要有个传后人。年龄这么大了还没有孩子,那肯定是东家母不会生,不如让他做媒再娶一个。

谢生叹了口气,说杜石三有所不知,他开店的本钱都是老婆给的,老婆不准他再娶。

杜石三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说:怎么那么老实!在远一点的地方买间屋子,再娶个十八九岁的姨娘,东家母在家里不会知道的。

这么一讲,谢生心动了,在二十里外买了间屋子。第二天,杜石三就找来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姓杨,谢生一看两眼放光,高兴地狠,花了二百两银子娶上门。

谢生和杨姑娘过了三个月甜蜜的日子,只是每天来回奔波,开始嫌麻烦了。一日,谢生回家刚好碰到杜石三。

一见面,杜石三就问谢生日子过得香甜不?谢生说好是好,就是路有点远,不大方便。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搬近一些?

杜石三就说了,搬近一些就不怕被东家母知道吗?不过他有个计谋,可以一劳永逸,就看谢生肯不肯了,还给了谢生一个眼神。

谢生问是何计谋?杜石三凑到他耳边,低声说,过几日就是中秋节了,办个晚宴吃酒赏月,他也去。杨氏也叫上,就说是乡下的表妹进城。三个人合力把东家母灌醉,再用砒霜当醒酒汤把她毒死。只要东家母一死,所有的家产就都归谢生,而杨氏也不用住在外面了。

谢生思索了片刻,说这个计谋不错,只是砒霜很难买到。

杜石三说,不用担心,他有个朋友开药店的,他帮助买。

八月十五那天,谢生把杜石三,杨氏都叫来了,让胡大嫂准备了一桌酒菜,四个人一起赏月吃酒。吃到一半,谢生举起酒杯对胡大嫂说,想当初他病的厉害,是胡大嫂救了他一命,还没来得及感谢。今天这杯酒,算是他的一点心意。

胡大嫂推辞说,夫妻俩有什么好谢的,再说她也不会喝酒。这时,杜石三开口相劝:东家母,这时东家的一点心意,得喝。杨氏也劝说,表嫂就喝一杯没多大关系。那个人也劝,这个人也劝,胡大嫂接过酒杯就喝了。

杜石三见胡大嫂喝了第一杯酒,就把酒倒满,对胡大嫂说,他杜石三是第一次上门,敬东家母一杯。东家母喝了东家的,要是不喝他的,就是看不起他。

“好,好!”胡大嫂又喝了第二杯。

这时轮到杨氏了,她说,表嫂喝了表兄和杜老伯的酒,她是乡下来的,要是有点面子,也喝一杯。胡大嫂不好推辞,喝了第三杯酒。

第一轮敬酒结束,又开始了第二轮敬酒,一杯接一杯,胡大嫂连续喝了六杯,一下就醉了,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了。

谢生急忙说,娘子喝醉了,有谁会做醒酒汤?杨氏开口说她会做,就把砒霜带到了火房,做了碗汤出来,端给胡大嫂,劝道:表嫂,快点把汤喝了,喝了就好了。

谢生扶起胡大嫂,把她的嘴掰开,接过汤碗一下就灌了下去,心想:这下可以逍遥快活了。

哪知,汤才喝下肚,胡大嫂就站了起来,黑乎乎的东西吐了一地,吐完,整个人也清醒了。她指着谢生大骂:没良心的东西!她救了谢生的命,还给他本钱做生意,帮着发家致富,如今却要用砒霜来做谢礼!幸好她不是人,如果是人,此刻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

谢生吓得脸色惨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杜石三和杨氏赶紧逃了个没影。

罢了,胡大嫂长叹一声,这个家已经容不下她了,她走就是了,不过得把本钱还给她。谢生听她这么说,要走,行!当初给的珠宝首饰值三千两银子,他还六千两。

胡大嫂骂道:没脸没皮的东西,谁要六千两银子。她拿了多少金银珠宝首饰出来,要一样一样地还给她,一样不能少。

第二天,谢生去当铺把那些首饰都给赎了回来,胡大嫂整理了个包袱要走,临走时又对谢生说还有一样东西没有还给她。

谢生疑惑地问还有什么东西?胡大嫂说就是当初救他的那颗红药丸。谢生一听,大叫起来,红着脸大声说,那东西吃下肚子早就变成屎了,拉到田里,稻谷都收了三四茬了,哪里还有什么药丸在。

胡大嫂指着他的胸口说,药丸还在心头上。谢生想着赶紧摆脱她,便说还在就拿走。胡大嫂用手在他胸口一拍,谢生从嘴里吐出一个红彤彤的药丸,还透着丝丝红光。他想:反正现在他的病已经好了,药丸拿去就拿去,有什么好怕的!

这下,胡大嫂是真的走了。谢生欢欢喜喜地把杨氏接进门。可是,才过去一个月,谢生地旧疾就复发了!只是现在的他有的是钱财,各种上好的补品都买回来吃,什么人参鹿茸啊,吃了一堆又一堆。

谁知,病情不但没有好,反而越来越严重,整日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这下可好,绸缎庄没有人打理,学徒偷,账房也偷,不出三个月就把店铺偷了个精光。

杨氏见此情形,思量着已经吃了这么多的药也不见好,肯定是没救了,还不如弄些钱财,趁早走了事。想罢也不管谢生在床上呻吟,当着他的面翻箱倒柜,找出七千多两银子,收拾收拾逃了。

谢生挣扎着伸出一只手,想要拉住杨氏,可根本就够不到,眼睁睁看着杨氏离去,气得一口气没缓过来,剧烈地咳嗽着。

一个人躺在床上,眼睛看着屋顶,眼里没了神,如今店也倒了,姨娘也逃了,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都怪自己听了杜石三的话,才有今天的下场,想来真对不起胡大嫂,一滴眼泪从眼角滴了下来。

忽然,“吱呀”一声,门开了,胡大嫂走了进来。谢生好似抓到了救命稻草,大叫娘子快救救我!

胡大嫂摇摇头,说救人是不可能了!给的谢礼太重太重,一谢就是砒霜。谢生没有心,她有心,好歹做了几年夫妻。今天就要死了,却连个收拾尸身的人都没有。她买来棺材,要送他最后一程。让谢生不要再想她会出手相救。

谢生一听,后悔不已!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一口气吊到了天亮。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屋的时候,头一歪,彻底断气了。

胡大嫂买来棺材,收殓入棺,一边找人修坟,一边让和尚超度往生,七七四十九天后送上山。

做完这些,胡大嫂心想夫妻俩能走到如今这个地步,全都拜杜石三所赐,这个仇要报。就到了杜家,杜石三也病了在床,胡大嫂走了进去,用手一招,杜石三的魂魄离体而起,跟在胡大嫂后面走了出去。

走啊走,来到了菜市场。猪肉摊上有一头刚杀好的猪,白花花的,两百多斤重,等着顾客上门割肉。胡大嫂随手一招,就让杜石三的魂魄附到了猪身上。

这时,有人来买肉了,猪肉佬一刀下去,切下一块肉,杜石三惨叫一声“疼啊!”第二刀下去,他又惨叫一声“疼死啦!”

一个早上,一刀又一刀,足足被剁了几百刀,杜石三疼得惨叫连连,就剩下最后一块肉了,胡大嫂又手一招,带着他的魂魄回去了。

杜石三回到自己家,眼睛一睁就醒了,大喊“疼死了,疼死了!”只见他身上,一道道伤痕,好像被藤条抽打一样,痛苦不堪,一直叫个不停,鸡叫第一遍的时候,也死了,连第二天的太阳也没见到。

杨氏搜罗了钱财回到老家,想靠着这些钱财过上好日子,一天夜里,杨氏突然怪叫连连,等到第二日人就变得疯癫起来,抱着银子出门,嘴里念念叨叨,一路走一路抛撒,见人就给银子,呵呵笑个不停。

胡大嫂重新找了个地方,一个人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偶尔还会想起和谢生相处的日子。

写在最后

谢生不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听信谗言,想要摆脱糟糠之妻,等到终于摆脱了妻子却又失去了一切。就连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临死前才明白妻子的好,到底谁才是真心对他的那个人。

交友不慎是会跌落万劫不复之地,有时候好听的话语里藏着阴谋诡计,听着很舒服却像喝下了一杯毒酒,随时都会出现危机。

人生失去的东西很难再找回来,尤其是一段真挚的感情,一失去就真的失去了。珍惜枕边人,不要独自流眼泪。

声明:本故事为虚构民间小故事,多来自于坊间奇闻、传说、志怪小说、戏曲、传奇等,作者本意是为了传承中国民间古文化,切勿相信真实性,也不要封建迷信!

若各位喜欢,欢迎点赞关注,给您带来更多精彩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作者:易卜元

14 阅读:6580
评论列表